江苏常州:44处“虎”地留下美丽传说
作为百兽之王,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威猛的象征。古往今来,以虎为名入字者数不胜数。同样,虎字进入地名的也不在少数。以虎为名,威风凛凛叫得响亮。虎年已至,记者展开一段寻访,到常州的虎地“观光”。
山、河、桥、村、路,常州有“虎”地44处
虽然虎姓人较少,但常州带“虎”的地名不算少,有记载的就达44处。
记者翻阅2020年版的《常州地名历史文化大辞典》发现,常武地区以虎开头的地名有21个,带虎字的有11个。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戴亚君介绍,这本辞典记录了常武地区的地名,审查严格,选录均有出处。另外,在他们的地名库中,溧阳和金坛还有12处带“虎”字的地名。这些“虎”地有山、有河、有桥、有村庄,也有道路。
虎邮
不过,这些“虎”都与姓氏无关。取虎为名,大多与地形、地貌以及传说相关。如武进区雪堰镇下埠山南有座山岭叫“虎嘴岭”,因形似虎嘴而得名;武进区雪堰镇牛头山南太湖边有座山叫“虎头山”,相传曾有老虎由此渡湖。还有一些传说借用了老虎的凶猛形象。
虎虎生威还带了福气。因与“虎”生肖相关,今年,常州龙虎塘邮局入选了全国壬寅年生肖原地邮局名单,全国只有36个。
邮政人员在盖虎年邮戳
虎臣河上有座虎臣桥,当地村民很看重
武进区洛阳镇管城村委有个自然村名叫虎臣村,村中有条河叫虎臣河,河上有座石桥,名叫虎臣桥。记者查询得知,这座桥在2013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赶到虎臣村,找了一圈没发现桥。听说记者为桥而来,村民沈晓忠热情带路,在村东北侧的一片荒芜中,只见一座单孔石桥横跨两岸,桥长20多米、宽约3米,桥南有15级石阶、桥北有18级石阶,无桥栏、望柱、桥联柱等桥梁辅助和装饰物,两侧桥额均雕“重建虎臣桥”。显然,此桥已多年无人行走,桥两侧杂草丛生,桥面上小树生根,将原本平整的石阶拱起。
虎臣桥
沈晓忠一边清理着杂草,一边回忆起小时候与桥有关的趣事。48岁的他一直生活在虎臣村,村庄不大,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但因为有这座桥而特别热闹。小时候,村民住在桥北,农田在桥南,村民每天都要过桥去种地;戴溪一带的村民要进城,只有此桥可以通行。因来往的人多,形成了街面,桥北有两排店铺卖日用物品。休息时,村民喜欢聚在桥上谈天说地。夏天在那儿纳凉,孩子们围聚在桥上,听大人说着各种传奇的故事,胆大的孩子从桥上跳水,胆小的围着桥桩玩水、抓鱼。
关于虎臣桥桥名的由来,83岁的村民沈兆法说了一段村民口口相传的传说:很久以前,离村不远处有两位占地为王的大将,一个叫莫天祐,一个叫管大成,分别筑尹城(后称虎城)和管城。后来,管莫两方大战,莫氏被管氏追杀至河畔投河自尽,他的手下臣服于管氏。为纪念这次胜利,莫天祐投水之河被称为虎臣河,河上的桥自然就叫了虎臣桥。
虎臣桥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查询武进地方志得知,虎臣桥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年间重建,现存桥梁系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所修建。对于53岁的村民薛平来说,这座桥的意义更为特别。记者在他家看到一块精心收藏的石碑,上面《重修虎臣桥碑记》的刻字清晰可见。“你看到桥上‘重建虎臣桥’几个字了吧?那有我爷爷的一份功劳啊。”他说,抗战时期,为阻拦日军行动,虎臣桥桥顶曾被掀去,桥因此断行。人们在桥上架起木板通行,很不方便而且危险。1946年,村里决定重修这座桥,方圆数里的村民纷纷捐米助建,但还不够建桥款。薛平的爷爷是当地粮商,主动承担了不足部分的款项。桥建好,村民们在桥头立了石碑,上刻《重修虎臣桥碑记》,详细记载了捐米助建者的姓名、捐献的米量、修桥的日期。
“重建虎臣桥”
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桥已不能满足通行所需。上世纪80年代,政府在石桥旁新修了一座平桥,2016年再度扩建,石桥由此渐渐荒废,石碑倾倒路旁。十多年前,薛平将石碑扛回家中收藏。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修桥时,曾有意见说要推掉石桥原地重建,村民们都不同意,“这座桥记载了太多的故事,传承着一种精神。真希望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作者单位:常州日报社
- 上一篇:寻“虎”十三城,解析江苏地名中的“虎”文化
- 下一篇:虎年话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