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剪纸
2014-07-01
江苏南京剪纸,据史书可考,明代已流传民间。旧时南京人婚嫁喜庆,多聘请艺人来家用大红纸剪各式喜花,缀于箱、柜、被、枕等嫁妆之上,其它如斗香花、鞋花、门笺等品种,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南京剪纸的风格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剪纸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和很高的美学价值。它融北方剪纸的粗放和南方剪纸的细腻为一体,艺术形式非常优美。它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在浓浓的乡土气息中,透露出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形成了独有的南京地域风格。艺人们具有高超的剪纸技巧,不用画稿,全凭心中构思。运剪又运纸,线条流畅,连绵不断,犹如“一笔画”而一气呵成。方法独特,具有很高的表演暨观赏价值。全国独一无二的“斗香花”刻纸。一种花纹,一次刻成,却可以逗拼而呈现出七种不同彩色的艺术效果,从而丰富了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宝库。南京剪纸行业产生了中国近现代剪纸史上两位杰出的艺术家。一位是1982年去世的张吉根,人称“神剪张”,被誉为“中国剪纸的奇才”。另一位胡家芝老人,是世上最高寿的剪纸艺人。
2007年,南京剪纸被列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京工艺美术大楼被列为该项目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6月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