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宿迁晓峰路:通向曾经硝烟弥漫的制高点

2022-06-01    徐其崇 邵建萍 葛喆

在江苏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街道晓店中学门口,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泥路,细心的人会发现,学校门口这段路有两个不同的路牌,东侧的路牌叫老营口路,西侧的路牌叫晓峰路。细细打听才明白,从学校门口,向南一直到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正门西侧,叫老营口路,向北一直到晓店街道峰山居,叫晓峰路。

从字面上能够看出,老营口路有着十足的“兵味”。历史上,在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西侧不远处,曾经驻扎着军营,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当年,老营口路是驻军部队通往晓店街的交通要道,所以就有了这个路名。而向北延伸的道路取名为晓峰路,这与著名的宿北大战有关。

晓峰路向北延伸约3公里,道路两旁,紫叶李枝繁叶茂,仿佛撑开的一把把大伞,搭成了连绵不断的遮阳棚,行人走在林荫道上舒适凉爽。宿北大战纪念馆负责人林先生介绍,这条并不算宽的晓峰路,从泥土路、砂礓路再到水泥路,已经历经70多年的演变。这条路,通向曾经硝烟弥漫的峰山之战制高点。

据介绍,峰山之战,是宿北大战各作战阶段最为惨烈的、关键的战斗,此战具有决定性和全局性。1946年12月15日至17日,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命令第8师攻歼峰山守敌预备第3旅。该师师长何以祥指挥全师,经过历时3天的反复争夺、顽强厮杀,最终攻占峰山制高点,切断敌69师与整编11师的联系,为集中兵力火力全歼敌69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那是在1946年12月13日,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11师,在师长胡琏的指挥下,沿宿迁至沭阳公路向沭阳方向攻击前进;国民党整编第69师,在师长戴之奇指挥下,沿宿迁至新安镇公路向新安镇攻击前进,气焰十分嚣张。

为支援宿北前线,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吴奇伟调集原隶属敌57师预备第3旅配属给69师,以增强其作战能力。敌预备第3旅辖7团、9团、山炮营,约6000余人向宿北进犯,具体部署是:旅部率第7团和旅山炮营配置在以晓店为核心的地域,第9团主力配置在嶂山,以一个加强营配属山炮两门,固守峰山制高点。敌人围绕峰山制高点构筑有鹿寨、地堡等坚固防御工事,并利用日寇修筑的旧壕沟和围寨,实施野战防御。

山东野战军8师系1945年8月由当时鲁南军区的主力3团、5团和2军分区3个基干营编组而成。8师于12月9日奉命南下,按野战军司令部命令,到达预定位置。宿迁至嶂山为一条平缓的山岭,而峰山是这条岭上的一个高地,海拔88.3米,地势陡峭,易守难攻,日寇曾在该地安设过据点。8师于12月15日拂晓到达晓店、嶂山西北的大官庄集结后,师长何以祥当即召开作战会议,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首先攻占峰山,而后转移兵力,攻歼嶂山之敌,最后围歼晓店之敌。往日的晓峰路周边硝烟弥漫,勇士们沿着这条路攻击前进,扼守峰山高地,为宿北大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人们徜徉在平坦的晓峰路上,仿佛置身于宿北大战独特红色文化的氛围之中。昨天,它是宿北大战的胜利之路,今天,它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小康之路、幸福之路。

作者单位:宿迁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