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江南风景旧曾谙

2023-10-09    顾小平

大运河从燕山脚下一路向南,越江而过,便到了江南,从苏州望亭镇流入了苏州,至吴江而出,在苏州境内长达81.8公里。提及运河,苏州人特别的骄傲,中国早先的几条人工运河,都与苏州息息相关。胥溪、练渎、黄浦都是为了苏州的发展而开挖的。三千年来,苏州历经风雨沧桑,人们赋予它种种的称号,诸如鱼米之乡、文萃之帮、丝绸之都、工艺之市、园林城市、人间天堂等,文化底蕴深厚,愈加显示出它的精美。

江南好,最美是苏州。都说美在苏州园林,外地人提到苏州首先想到的,苏州是一座园林城市,这是世人对苏州的第一评价,不过这只说了一半。于苏州人而言,却是“假山假水城中园,真山真水园中城”。这话有两层意思,前一句说的是苏州古城里的园林都是人造的,是假山假水,后一句说的是苏州西部地区都是真山真水,这一半是大自然的恩赐。连绵不断的山脉,每一座山都有着厚重的文化与美丽的传说,把苏州说得神乎其神。

灵岩山在苏州城西南15公里的木渎镇旁,山不高,只有182米,地广1800亩,与那些高山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可是在苏州也算得上是名山。山上多奇石,旧有“十二奇石”和“十八奇石”之说。因为灵岩塔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灵岩山”。又因山石颜色深紫,可以制砚,又称“砚石山”。山南峭壁如城,相传吴王曾在山上筑有石头城,故又名“石城山”。故而灵岩山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灵岩奇绝胜天台”的美誉。至今还留有吴王井、玩月池、流花池、西施洞、西施与吴王的琴台等。

af9314f9-91f5-4e8d-b8bb-3d6d6c799f09.jpg

灵岩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

山顶上有灵岩寺,即吴王夫差“馆娃宫”的旧址。春秋时期吴越夫椒一战,越国大败,越王勾践和大夫范蠡被押为人质,居住在石室之中,向夫差献上越中美女西施。吴王夫差为西施在灵岩山上建造行宫,铜钩玉槛,奢华无比。吴人称美女为娃,故名“馆娃宫”。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从水路攻进吴国,将富丽堂皇的馆娃宫付之一炬。东晋时有人在灵岩山吴宫遗址修建别业。后舍宅为寺,南朝梁天监二年(503)扩建寺院,名“秀峰寺”,唐代改称灵岩寺。

山连着水,水在山脚下环绕,这是苏州的山水,灵岩山南有采香泾,专为西施去香山采种香草之用,传说是依据吴王一箭所射的方向而开凿,又名“一箭河”。山西南麓有韩世忠墓。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合葬于此,墓碑巨大,碑文长达1.3万余字,世所罕见。灵岩山南麓香水溪北,百步小浜石桥东有清初诗人张永夫之墓。

灵岩山之北约两公里,便是天平山。天平山本来是一座荒山,山石是钾状岩花岗石,属断层山,日复一日的风吹雨蚀、冰冻日灼,使岩体逐步开裂、风化。唐宝历元年(825),儒雅风流的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他深爱大自然,以观山听泉为乐趣,到任后不久就闲游了天平山,在山腰发现一股清泉从石罅中涓涓流出,山泉明澈洁净,带着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挂峭壁穿石隙,直流下山。白居易诗兴顿至,题《白云泉》诗一首: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中唐正是我国茶文化蓬勃发展时期,“茶圣”陆羽撰《茶经》,品评煮茶用水,推崇山中乳泉。白云泉醇厚甘洌的品质,很快爱到文人雅士的激赏,赢得“吴中第一水”的美誉,当之无愧成为天平山一绝。现在白云泉边有茶室,游客可入汲泉品茗,领略名山秀液的真味。

f7919412-b069-4ecd-ba16-d4adb1154530.jpg

苏州天平山清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

如果到这座山仅仅是为了喝茶,那就没有必要了。如今来天平山的大都是为了游览古枫林、瞻仰范仲淹家祖坟的。范仲淹是唐朝宰相范履冰后代,原籍陕西彬县。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范仲淹四世祖范隋出任处州丽水县丞。三十余年后中原离乱,唐王朝覆灭,范隋一族子孙遂落籍苏州。据《吴郡志》记载,范隋在苏州居住在如今的侍其巷,范家坟是范仲淹祖坟古墓群,墓群最显者即范隋墓。范隋墓依山临水,墓前有牌坊,上书“范氏迁吴始祖唐柱国丽水府君墓门碑”,阴额“发祥中吴”。到了景祐年间,范仲淹知苏州,以祖坟在天平山,奏请将山中白云寺改为范氏功德院。因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一篇《岳阳楼记》声动天下,身建安邦定边之功,宋仁宗赵祯不但准奏,还将天平山赐给了范仲淹,作为其祖坟之地,故苏州民间亦惯称为“范坟山”。范坟周边松林苍翠如盖,山溪曲折,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崇文重教的苏州更是忘不了这位乡贤,为范仲淹建起“忧乐坊”作为纪念馆,供世人瞻仰。建忠烈庙,世受祭祀。自此以后,历代官宦文士路过苏州,都会到天平山拜祭。

天平山的红枫林是明万历年间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营造的,迄今已有400年。每至深秋,丹叶灿烂,绚胜晚霞,妆出漫山锦绣,红染秋空,引来游人如织,驻足观赏。

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临天平,深感于范仲淹的德政义行,御赐匾额,褒奖有加。天平风光与范仲淹的英名合为一体,倍受世人仰慕,正如清代诗人赵翼《天平山谒范文正公祠》诗所称:

森森万笏石参天,丙舍千秋傍祖阡。

不独子孙来下拜,游人谁不瓣香燃。

地以人名,景因文传。历代名人游览天平山的遗迹大多得以保存,为雄奇秀美的天平山增添了魅力无穷的人文意蕴。这样天人合一的山景才合乎人心,远超于那些因为隐居避世、安乐恬适而造的园林。

紧靠天平山北麓、支硎山之西、华山之东有一座山,石壁峭立,山径萦回,风景幽绝。然而一直不知其名,当时也没有山名。到了明万历二十年(1592),赵宧光偕妻子及家眷来此居住,他买下这座山葬父,然后全家守墓开山。赵宧光将这无名之山题名寒山,如今这两个字的摩崖石刻仍历历尚存。

寒山的男女主人,可是苏州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人士。赵宧光,字凡夫,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其父教以四书五经六艺及古文奇字,尤精于篆书。他一生著作繁富,至今尚存《说文长笺》《六书长笺》等。赵宧光已是才子,其夫人陆卿子却不逊于他。陆卿子是陆师道之女,名服常,《翠楼集》称其“秉性雅澹,不事繁饰,与赵结庐山中,绣佛长斋,吟咏无间,超然遗俗。”〔康熙〕《吴县志》称其“博学能诗文,娴妇德,或比之鹿门偕隐,而词章翰墨,远出夫上”。陆卿子工书法,精绘画,然而不轻易落笔,翰墨流布一时。

这两位寒山主人,他们一边在此尽孝,一边建设着美丽山庄,使这座荒山既有山林野趣,又有人工之美。前为小宛堂,为藏书之处,辟有绿云楼、飞鱼峡、驰烟驿、澄怀堂、清晖楼、青霞榭诸胜,另有盘陀、空空、化城、法螺诸庵,皆为其别墅。空空庵在山之左,面对天平岭,顺治十四年(1657)僧人止水主持,十八年(1661)顾玉岩于此建平云阁。

乾隆十六年(1751)春正月,乾隆来到了寒山岭。爱好写诗的乾隆,一时兴起,方觉这世上之物之于人,全在“意境”二字,情之所至,遂让侍从铺上宣纸,欣然命笔,一口气写下了《寒山千尺雪》长句:

支硎一带连寒山,山下出泉为寒泉。

淙淙幽幽赴溪壑,跳珠溅玉多来源。

土人区分称各别,岂能一一征名诠。

兰椒策马寻幽胜,山水与我果有缘。

就中宧光好事者,引泉千尺注之渊。

泉飞千尺雪千尺,小篆三字铭云峦。

名山子孙真不绝,安在舍宅资福田。

盘陀坐对清万虑,得未曾有诗亦然。

雪香在梅色在水,其声乃在虚无间。

这是乾隆第一次上寒山岭写下的诗。写下这首诗后,他环顾四周说,朕今晚不回苏州,就在这寒山岭过夜。乾隆六下江南,七次来到寒山岭。每次总是在寒山皇宫岭下榻,每次来到寒山岭都写下诗作,成就了一系列的诗章。

23b729c7-c18d-4343-b380-8df9e6b3e150.jpg

寒山岭赵宧光暨摩崖石刻展示馆(苏州市吴中区委统战部 提供)

乾隆最后一次来到寒山的时候,已是73岁高龄,他在寒山巡游,依然兴味盎然。傍晚,又是晚霞满天,橙红色余晖浸染着绵延山岭。苏州知府带着官员来皇宫岭,呈上丝绸、刺绣、玉雕等珍品。乾隆说,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固然好,却是身外之物。朕分外感谢苏州,感谢寒山赵宧光,给了朕不一般的东西。明月博大,人生浩瀚,生命的精不在权位,不在时间。一时,一瞬,一山,一地,赵高士却酿出了“无穷”,造出了“无尽”,唯有智慧和超拔,才有了天人合一之美妙,才有了永垂不朽之佳酿。

苏州的山水都有魅力,并不是在于崇山峻岭,奇峰异洞,更没有大河急流、深潭悬瀑的惊险,每一座山都有它自己的性格,山峦蜿蜒,山色青翠,遥遥望之,只是淡淡的一抹,即使是三万六千顷的太湖,似乎也温情脉脉,风烟俱净,水天一色。苏州的山水,有一种清秀明丽、幽艳旖旎的意态。但是真正激荡心弦的是历史的遗韵和人文的胜迹,它们才是苏州山水的生命,它们“身上”的故事,演绎着温蕴苏州的美态与美气,为江南美释放着永不枯竭的能量。

苏州城内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园林,想要见真山真水就要到苏州的西部。西濒烟波浩渺的太湖,湖岸便与葱翠绵延数十里的江南丘陵连为一体。还有那何山、狮子山、花池山、法螺寺、大阳山、鸡笼山、大石山等,每一座都不是“等闲之山”,它们山水相连,满眼绿意,夹着叽叽喳喳的啼鸣,还有鸟儿在空谷间翱翔。自然才是最美的,最美的来自大自然。

这样的美景谁不想看,从苏州城区坐地铁三号线到文昌路站下,无缝对接有轨电车二号延长线,这条线路更像一条观光线,穿行在苏州高新区内,真山真水一一从你眼前经过,接受你的检阅,半小时左右,便到了苏州的“绿肺”—通安镇。

如果自驾,从苏州的北环高架沿着太湖大道一路向西,伴随着满眼的青绿,疏密有致的香樟、银杏、朴树、槐树、雪松、桂花、月季……绵延起伏的山脉便扎堆闯进你的视线。同样是半个小时左右,便到了苏州的“天然氧吧”之地—坐落在苏州高新区通安的国家级生态村树山村,深吸着含有负氧离子的空气,你会感到空气都是甜丝丝的,呼吸都变得更通畅了。

树山村南临大阳山,运河贯穿全村,东西全长3公里,村里景点众多,有青山嘴、枣浜上、孙家浜、牛头浜、戈巷、树山头、大石乌、唐家坞、虎窠里等,茶叶采过,紧接着就是千树万树雪白的梨花,之后红红的杨梅又挂满枝头,令人馋涎欲滴,而后羞涩的翠冠梨便开始悄悄地挂上枝头了。

山峦连绵,青涧涓涓,茶叶林碧香幽幽,杉树林蜿蜒深邃,毛竹林蝉噪鸟鸣,进入其间,心胸顿觉宽敞,精神立时焕发。

这就是江南,无论是古城,还是自然山水风光,每个季节、每个时令都是不同的。树山村在太湖水网东部,西北树山,东北鸡笼山,南部大石山,远看像一把太师椅,树山村稳稳当当地坐在这把椅子上,所以人们都说这儿是个“天生福地”。天生福地不是说天上会掉下金银,还需要实干,才能使福地活色生香。

当然,好的自然条件对文人墨客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树山村境内的“三山四坞”,就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逼到了这里,在大石山上上演了一场英雄末路的悲壮,自刎而亡。唐代以前,鲜有诗人踏足这里,也没有人为这里写过一首诗,山还是那座山,坞还是那个坞,默默无语,依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历史的年轮转到了唐代,终于迎来了一位文化人,叫李频,他被这里的景色迷醉了,替树山写下了第一首诗,叫《题顾炼师草堂》:

若到当时上升处,长生何事后无人。

前峰自去种松子,坐见年来取茯神。

李频的名气不大,不过不要紧,凭借周围文人间的相互传播,加上透漏了顾炼师住在大石坞的信息,终于有诗人把目光投向这一带。一传十,十传百,从此传扬开来。大诗人陆龟蒙来到大石山,虽然没有为大石山写诗,但至少可以说明这里值得一游。到了宋代、元代,来的诗人就多了。宋代就有范成大、顾仲英,元代来了谢涛、周南老,在文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范成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这位专写田园诗的大文豪为大石山写下了《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是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的一个生活场景,讲述了农民白天在田里耕种,晚上回家还搓麻线。“村庄儿女各当家”,是以一个老农民的口气说的,指青年男女不得闲,各司其职,各管一行,种田的种田,织布的织布。“童孙”是指那些孩子们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从小也喜爱上了劳动。“也傍桑阴学种瓜”,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习种瓜。这是农村常见的生活图景,颇有特色。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妙趣横生。范成大替这儿写诗,把这里农民勤劳朴素的精神送出了大山,传递了出去。树山在社会上慢慢地口口相传。到了明代,树山村已久负盛名,看看到此游历过的文人大家,就知道树山那个时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杨循吉,明中期吴中地区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其文学观念及创作实践,对当时及后世吴中文学均产生过深远影响。郑善夫,明代官员、儒学家(阳明学),弘治进士,正德初始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佞幸用事,辞官。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以谏南巡受杖。嘉靖初,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高启,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高启在《雨中过憩龙山》写下:

春云晻霭涧奔浑,风雨行人过一村。

不似家山深竹里,乳鸠啼午未开门。

高启的确出手不凡,他未写憩龙山的气势,气势已经尽现,首先是环境烘托,上空云霭翻滚,下面涧水奔冲,真有蛟龙出世之感。接着反衬,别的地方的农家逢到这种天气,中午门都不打开,这儿的农家虽然也待在屋里躲雨,但来到这座山下的人,都会忽略开不开门这类小事,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全被憩龙山吸引过去了。

王鏊、沈周、申时行、吴宽、李应祯、史鉴、袁昭阳、陆俸、徐伯虬、顾闻、童佩、丰坊、吴一鹏、许元溥、李浒、姚广孝等明代文化名人纷纷来到了树山村,即使他们一个字不写,对于树山村来说,都是无声的宣传,就会流传开。

清代时期,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文坛领袖王士祯,遗民处士杨补,清代大臣、诗人、著名学者沈德潜来过,还有王摅、汪琬、徐崧、徐昂发、叶士宽、尤怡、尤侗、凌寿祺、朱天成、张大纯等名人也来过。这些名头甚隆的文化精英对树山村情有独钟。

凌寿祺是个地方史专家,他对憩龙山的感情比高启的更深,他看到了高启的诗,便和诗一首《憩龙山追和高青丘韵》:

风雨奔腾涧水浑,龙归曾此憩山村。

至今云气前峰起,白日家家早闭门。

树山村的“憩龙山”相传因吴王夫差曾憩于此而得名。吴王夫差是条“龙”,大王驾到,等于龙从天降,人人都得回避,所以门全关上了。凌寿祺诗中憩龙山下的农家,和别处的农家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凌寿祺又翻出了“憩龙”的新意。

明清文坛上的几十位著名诗人都来到树山,他们把对这里的吟咏慷慨地洒在了这方土地上,使本来只有花果飘香的青山,增加了文化的色彩,果香中有了书香,鸟鸣中多了诗意。

当我看完苏州园林艺术,游完了苏州西部的真山真水,接受了深厚文化沉淀的熏陶之后,我坐在一座山头上,绿水青山连绵,青涧涓涓,花香幽幽,林木葱郁,听鸟鸣,品书韵,奇石嶙峋,摩崖石刻印在其中。

江南的山山水水是大自然给予的。有山水的地方很多,但是有文化的山水不一定很多,这是江南山水的特点,更是江南好的内涵。

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时,修筑了从阊门到虎丘的七里山塘河,沿河修路,谓之山塘街,方便了城里的人去虎丘山的通行,水路随着陆路并行,可步行可舟行,一座山与城门连接起来,带动了一方经济。为联络感情,各地商于斯、官于斯的同乡之人在这里建起了会馆。从现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的碑刻资料看,山塘街上有明万历年间广东仕商共建的岭南会馆,是苏州城最早出现的会馆。著名的会馆有明代的广东商人建的东官会馆,清代义宁商会建的冈州会馆,山东登州、青州等地商人建的东齐会馆,还有山西钱业会馆,陕西会馆等。会馆公所的聚集说明了这条由阊门通往虎丘山的路是多么繁华。

“流水半篙山一角”“红桥朱塔夹溪山”,山塘的优雅环境吸引了众多文人逸客来此卜居归隐。除寓居虎丘山的大量名人外,在山塘街寓居的还有陶安、沈仲升、任敏等文化人士,还有名妓董小宛、沙嫩儿等。山塘一隅有不下数十座的宅第园林,如程氏“吟啸楼”、沈氏“竹亭”、朱氏“水亭”、吴氏“萍香榭”等。

b2464046-d5f5-4571-ad91-4b6e1f8dfd1b.jpg

山塘河(顾小平 摄)

这里将繁华、热闹与欢乐整合在了一起,被曹雪芹用了“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就道破了,写尽了。早在曹雪芹之前,白居易没有看到那些会馆,但他被江南的遍地美景迷住了,后来离开了苏州后,还写下诗作《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江水如碧绿的蓝草。在白居易的笔下,江南的山水因初日、江花、江水而色彩绚丽,层次丰富,这样的江南怎能不叫人怀念?山塘的过去无疑是动人的,也曾遭受过兵荒马乱,昔日的光彩照人已黯然失色。然而,欣逢盛世,实施了历史街区的保护,有计划地抢救、修复遗存和人文景观,再次把古城文化积淀和内涵深挖出来,弘扬江南文化精粹,山塘变得更加夺目动人,得显其“神州第一古街”的风采。

没有来过江南的人,向往着江南,心中有江南的梦想;来过江南人,感受到江南深厚的文化,江南的美留在了心中,风景旧曾谙,一直会忆着江南的。

(作者简介:顾小平,笔名顾苏,三级文学创作,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员、范小青与当代作家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