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当地铁成为 城市的“围脖”——一份关于地铁的人文观察

2023-11-02    冯圆芳

南京地铁的“世界读书日”活动。

南京地铁的“世界读书日”活动。

南京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7号线(北段)

南京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7号线(北段)


1913年,美国著名诗人庞德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在地铁车站》:“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一句仅有两行的诗歌,传递了某种富有现代性的城市生活体验。从地面转入地下——一列列地铁,从不可知的城市深处呼啸驶来。车门打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鱼贯而出,萍水相逢后,匆匆奔赴下一站。

地铁是人与人之间的接口,也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的人文表征与文化容器。“驰载人文,身心直达”,这句来自南京地铁的标语,道出了我们对地铁、对城市的认知。

遇见人与人——为“看见”他人打开一扇窗

地铁承载着人,也承载着人生百态。

南京媒体人老聂,手机中一半照片来自上下班通勤的旅程。他喜欢那些真实、富有温度和力量感的画面:扛着滑板等地铁的“老男孩”,专心致志研读一张乐谱的合唱团老人,扛着条凳、马扎蹒跚走进车厢的乡下大爷。又或是,疲惫至极、瘫坐在地板上的“打工人”,和拥挤的车厢里,那双轻轻搂住爱人的黢黑的大手。

“中年以后/爱情,或许是种奢侈品/适当力度的拥抱/含蓄内敛的表达/也是爱的一种打开方式。”老聂在朋友圈写道。

热情,疲惫,衰弱,相爱,在地铁这个巨大的公共舞台上,每个人都本色出演。“地铁连接机制的一种——释放真实,在陌生人之中。”老聂说。

南京地铁2005年开通,老聂见证着,这轰鸣于城市腹部的庞然大物,在短短十几年间蔓延成交缠的网络:南京地铁目前共运营12条线、208座车站、449公里,在全国范围内,以最短时间成为公共交通第一主力军。

时代的列车呼啸驶来,并在一间小小的地铁车厢里,留下了它的投影。

“以前,人们会在地铁上看书,身边缭绕着孩子的吵闹。现在,孩子少了,老龄化社会已来,但地铁的总体客流量增多了。特别是近两年,在地铁上经常可以看到穿着汉服、拎着箱子的小姐姐。她们来到这座城市打卡,但通常不超过两天。”

社会的节奏更快,人们的压力更大。老聂在他的地铁人类学观察中,能够清晰感知时代与个体的力学关系。譬如,车厢门口总是很挤,背后是人们潜意识里的焦虑。更松弛的人会选择站在车厢的接口处,在哐当哐当声中找到一种透气的感觉。

“地铁为我们‘看见’他人打开了一扇窗。”文化学者戴珩说,“了解当下人的生命状态,会引发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悲悯。”

戴珩是南京地铁最早的乘客。当年,为迎接十运会,南京地铁加快了建设步伐。1号线,从迈皋桥蜿蜒至奥体中心,戴珩刚好家住奥体旁。十余年间,1号线向南向北拓展,城市的地下交通网络强劲生长。为了充分利用通勤时间,多年来,戴珩坚持乘坐地铁上下班。路上21分钟,有效利用的时间可达18分钟。“这18分钟,”他说,“就是我享受生活的场域。”

衣、食、住、行,合而为百姓日用,地铁构成了重要的生活方式,而非单纯的交通工具。戴珩喜欢在地铁上,用温润的目光一一打量眼前的过客:容光焕发的,面露忧愁的,若有所思的……作为一名研究公共文化的学者,这些具体的“人”,给了他丰富的滋养、巨大的动力。

“我喜欢置身人群之中的感觉,温暖、踏实。你能感到生活的热流在涌动,正是眼前的他们,推动着时代生活向前迈进。我能提供的思想、观点、服务,也都是为了眼前的人。”

置身人群,戴珩的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被交通工具所切割的碎片化时间,被他命名为“即刻与瞬间”,是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迸射的时刻,一点一滴,拓展着人的向度。利用每天的18分钟,他一年写下了近20万字的随笔。如:“看世界的方法有许多种:关在门里看世界;打开窗子看世界;敞开大门看世界;走出大门看世界;走到世界看世界;跳出世界看世界;借助他眼看世界……”

日复一日,在地铁上的漫游时光,何尝不是“走到世界看世界”?

出发,搭乘南京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7号线(北段),南京白领杜巍不仅获得了一种更具科技感和未来感的生活方式,也得到了一种特别的心灵体验。

她最喜欢站在透明的驾驶舱里,以第一视角看地铁穿越茫茫的“时空隧道”。进站,是朝着光明欢欣地驶去;出站,是恋恋不舍地隐入黑暗、似在依依惜别。她发觉即使在地铁上,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人类在旅途中时常泛起的那些古典的思绪。

“我喜欢地铁,它时间确定,不必发愁堵车,让我放松而踏实。在大城市,地铁提供了一种安全稳定的方式,来帮助人们触达更远之处的可能性。”

当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杜巍发现,至少,我们走进地铁的感受是相似的。支付宝扫码,顺利地穿过闸机,踏入地铁车厢,把这一程的身心安定地托付给它。“地铁帮助我们走到更远的地方,更加清晰细致地感受一座城市。”

连接人与城——“看不见的城市”被感知

“王大宝对地铁的兴趣一直不减。听说上海的11号线连通了苏州的11号线,他就想着要来‘无感换乘’一下。我们仨在昆山花桥站,不出闸就顺利倒换了车,到菉葭站(苏州地铁11号线的站点)下车,刷码出站,上海的乘车码已顺利切换成了苏州。”

“趁着今日有小风而不太热,再往‘近处的远方’走走。地铁加专车,到了空荡荡的元荡(江苏吴江区和上海青浦区交界处)边。踏着旋舞彩缎似的元荡桥,渡水凌波,我们一路从上海到了江苏、从青浦到了吴江,感受旷远和静谧,也体验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的现实成果。”

踏上“近处的远方”,解锁城市的更多风景,上海市作协副主席王伟感叹,地铁把城市空间的概念完全改变了。

“地铁把人在城市的活动范围,从10公里一下子伸展到50公里。”今夏,苏州地铁11号线开通,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一项示范工程,也是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对接的线路。在王伟看来,跨城地铁带来的延伸度、便捷性,意味着上海人可以到更大的空间去感受和体验,也让“长三角人”对邻近城市的“体感”更加亲密。

上海地铁11号线,其中3站(兆丰路站、光明路站、花桥站)在昆山,上海人喜欢坐地铁去昆山,游千灯镇、锦溪古镇和周庄。或者,从花桥站下车后,打车到苏州甪直古镇玩。又或,坐上海地铁17号线到漕盈路站,然后乘公交或打车,就可以去到位于上海青浦与苏州昆山交界处的淀山湖。今年春节,王伟带家人乘17号线,去往苏州吴江的芦墟古镇,“感觉上,仿佛在上海郊区,倒不像是去外地了。”

卡尔维诺所忧虑的“看不见的城市”,因为地铁的连接,而变得灯火可亲。在苏州,地铁通到木渎,通到东山半岛,通到城市的边边角角。在南京,地铁伸向高淳、溧水等郊县,把传统南京人空间认知中的“它”化作了“我们”。

如果把城市比作肌体,那么地铁就是血管和筋脉。当下,各大城市都在尝试把地铁和城市更好地连接起来。

“乘着地铁游X城”蔚然成风。打开“上海地铁”公众号,小编给出的攻略可以详细到,如何乘地铁去看“魔都”最古老的银杏树,如何踏寻淞沪铁路的古早记忆,地铁旁有哪些滨江骑行道、高线公园和老牌公园,以及,推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

上海地铁立志“与美同行”,苏州轨交也提出打造“乘着地铁游苏州”文旅子品牌,推动交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从苏州站出来,先去拙政园,游完园去沧浪亭,坐地铁很方便。”王伟忆起他游苏州的“丝滑体验”。

苏州轨交宣传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为每条地铁线路设定了不同的文化主题,配套做好文化墙建设和艺术装置,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苏式公共文化空间。比如1号线以“古韵今风”为主题,呈现苏州通古融今的“双面绣”城市风貌。5号线索山桥西站,联合高新区打造了全国首个苏绣艺术主题站,展示价值超千万元的苏绣名家作品及艺术装置;4号线石湖莫舍站有“莫舍创意空间”,开设文化艺术展览。“青匠BOX”地铁体验店通过商品展销、手作体验等形式,营造多元文化活动场景。新鲜出炉的“苏州地铁By the Way”顺道经济品牌,则鼓励青年在地铁空间创业。

不久前,南京最霸气的地铁站名“神机营”出圈。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复活: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曾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拿复活“站名文化”来说,苏州轨交基于其文旅资源基础数据库资源,打造了全国行业内首本旅游口袋书《乘着地铁游苏州·她的名字很江南》。

在苏州地铁11号线开通之际,苏州轨交又推出以苏沪11号线为主题的第二本口袋书《乘着地铁游苏州·双11我们约会吧》,为乘客提供“双城游玩指南”,推动“沪苏同城化”趋势下新文旅消费场景的构建。

在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刘红杰看来,“站城融合一体化”(TOD模式)正是地铁未来的发展趋势。所谓“站城融合”,即“让城市跟着轨道走”,进行公共交通先导型城市开发,合理利用站城空间,推动铁路站点与周边区域相融合。

不过,刘红杰理解的“站城融合”,不只局限于城市经济发展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维度,而是站与城在方方面面的融合。小到地铁的服务细节、无障碍化水准、早餐点的设置,大到包含公交、慢行、公共自行车、P+R停车场的换乘出行系统,像南京新街口地铁站商圈那样的“地下空间地上化”实践,或苏州地铁推动地铁站公共空间向城市地下文化艺术空间的转化。

在刘红杰看来,围绕地铁站形成的那种丰富度、烟火气、便利感,拓展着我们对一个谈论已久的话题——“人文地铁”的理解。

眺望“人文地铁”——温暖我们,连接我们,表达我们

南京地铁曾率先在国内同行中推出“人文地铁”服务品牌。作为南京地铁的第一个特色车站和“全国最甜地铁站”,1号线珠江路·糖果车站背后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

2007年,一对安徽夫妻带着孩子到南京市儿童医院看病后,乘地铁返回。在珠江路地铁站,孩子一直哭闹着想吃糖,地铁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幕,从口袋中掏出了为孩子准备的糖果。自此,珠江路地铁站常备糖果,送给有需要的孩子们。

在老聂看来,糖果车站的故事“很地铁”。和火车站不同,人们印象里,和火车站相关的故事(《周渔的火车》等)更富戏剧性,情感浓烈、大开大合,地铁则无法链接起熟人社会,却给出了一种新型的交往可能:譬如,像糖果车站那样,在流动的城市人群之间,提供一种“有边界感的温暖”。

挖掘城市故事,建构城市记忆,承载城市文化,坚持“人”的本位——地铁有待真正成为城市的“脸庞”,构筑起我们对城市的想象,成为人们感知城市的方法。

成都欧孚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高翔认为,地铁公司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城市家具”,而非交通企业,此后才能有效地嵌入城市。

在1927年建成的东京地铁浅草段,百年前的瓷砖、遗迹历历在目,“日本地铁之父”早川德次的雕像引人驻足。“人文地铁不是刻意为之,而要把一座城市真正值得纪念的东西沉淀在地铁里,这比单纯的元素拼贴更深邃、持久。”高翔说。

在众多国际大都市中,香港地铁是少数几个能稳定盈利的城市地铁公司,高翔格外关注的,却是港铁的人文实践。港铁的每个车站都会在进站处留出一个橱窗,做成“社区画廊”,展陈周边社区的学生书画;通常,地铁不鼓励乘客在站内过多停留,但“港铁2030计划”立足老龄化时代背景,增加了站内候车的座椅数量,还细心优化了座椅设计。

在高翔看来,这是地铁更具颗粒感的关怀方式:当它不再只是贴标签、堆砌元素式地推介自己,当它不局限于把人从A点运输到B点,而是发自内心地关怀人,强调地铁服务于社区、把公共空间贡献给人,这样,它就有可能把人的日常生活建设得更有内涵、更具温度。

南京地铁也在建构属于它的“场所精神”。至今,糖果车站的那一抹甜,仍被作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延续着。

去年6月3日,南京地铁举办了首届“糖果日”发布活动。“糖果姐姐”带领小朋友跳起“糖果舞”,乘务司机小哥哥与小朋友一起学习地铁知识,珠江路地铁站设置了介绍“糖果故事”和“糖果日”由来的糖果主题墙。一个最让人难忘的细节是,活动现场发放的梅花曲奇饼干和糖果造型珠串,是由爱德面包坊的“喜憨儿”和爱德慈佑院的特殊群体亲手制作的。这些“糖果”,让“地下铁”弥漫开一抹抹动人的暖意。

眼下,中国已是全球超级地铁大国,地铁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这一背景下,我们可以对地铁怀有怎样的想象和期待?

高翔想到了他同事的精彩譬喻:地铁应是城市的围脖。它不只是冰冷冷的车厢或站台,而是围住你、保护你、关怀你;它能串联起所有的物事,文化的、科技的、人群的,就像我们的老友,总带给我们惊喜和“小确幸”,发现生活里埋藏的“糖果”。这便是“围脖”的意义——温暖我们,连接我们,表达我们。

(图片由南京地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