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明清时期的连岛认知

2024-10-21    张保见

af731e94-79d7-441a-ac98-4f19f2a8cebe.jpg

连云港连岛(张言华 摄)

连岛是江苏省最大的海岛,现通过长达近7000米的拦海大堤—西大堤,与连云港市东部城区相连。因其由东、西两座岛屿连接而成,故又称东西连岛。连岛历史悠久,风光旖旎,人文景观荟萃。汉代摩崖的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至今保存相对完好。明清两代是连岛发展的重要时期,彼时的人们对连岛有了相对全面的认知,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尤其以地方志资料最为突出。周运中在考证南唐罂油港时,附带述及自明至清,鹰游山既是海防要地,又是海运所经之处,但似乎对连岛的其他方面仍缺乏研究。鉴于此,笔者拟以明清地方志为主,辅以其他文献,探讨明清时人对连岛的认知。

连岛古称鹰游山、嘤游山、莺游山、婴游岛。最早完整记录连岛舆地、并给出其命名缘由的著作是《太平寰宇记》,其文称“嘤游山,一名鹰游山,在东海县东北一百三里海中,去崖二十里,高二里。其山周回浮海中,群鸟翔集,嘤嘤然自相喧聒”。至清代,连岛的名称正式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并被清楚地记述为东、西连岛,“东连岛,《崔志》即鹰游山东岛”“西连岛,《崔志》即鹰游山西岛”。清代视连岛为山东、江苏两省海上分界处具有标志性的地理景观,“由佘山以北至赣榆县之鹰游门出洋,约八九百里,与山东洋面毗连”“鹰游门在海州与山东洋面交界处”。

作为南北海运要道,“鹰游山在海中,去平山一十五里,今海运所必经处”。自元以来,会通河、通惠河开凿成功,南方财货可经运河漕运京城。但运河航运,存在运量相对较小、成本相对较高,亦有相当风险等问题,故元代一度盛行海运。明时,随着南北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运河运输固有问题日显,明中后期曾经试行海运。彼时最为便捷的一条海上通道,自淮安而下,东北历鹰游山、石臼所,过成山卫、威海卫,自芝罘岛至登州府城北沙门等岛,历莱州大洋海仓口,入直沽,抵天津卫进京。淮安经鹰游山一段,“二十年来,土人、淮人、岛人贸易南北货物,已为熟路”,在民间早已成为通途。

明清地方志对于经过连岛的南北海途有较多记载,“自菊花沟出淮入海,由云梯关历鹰游山,至登州城北新海口,转莱州海仓至天津”“云梯关至淮河套六十里,淮河套至大海东洲山一百二十里,东洲山至高公岛三十里,高公岛至鹰游山三十里,鹰游山至虚沟所十五里”等。在记述连岛海运、海防状况时,往往会考察海运历史。如鹰游山,“元时海运之所经也”。

连岛地理位置重要,是海防重地,“云台之东北有鹰游山,与西岸孙家山相对,夹峙如门,土人谓之鹰游门,鹰游之南有高公岛,皆防海要冲之地”。明代海防窳败,鹰游山容易成为盗匪窃据之地。如倭寇曾经把它当作进退之地,明永乐七年(1409),“倭寇犯东海千户所,退依鹰游山”。寇盗也屡有占据,所谓“邑北外洋有莺游山,即前《东海云台论》中所谓莺游门。凡北寇窃发,必抛泊于此”。崇祯中,海贼顾荣藏匿连岛,苏松道程峋会咨淮抚史可法,联合尽力会剿,才告平定。所以,才有人感叹:“盖皆紧要之地,哨探所宜先者也。”即此地是紧要去处,要严加防护。

清初推行海禁,岛民一空,海禁废止后,海岛得以恢复发展。有清一代,连岛成为海防驻军重镇。唐仲冕抚今追古,对这段历史有深切感怀:

南城复北城,使海于有蔽。东岛复西岛,禆海环其外。中有鹰游门,洋线画疆界。前明政不纲,奸宄通夷裔。寇攘莫能防,渔樵无所避。国初迁其民,裁之为弃地。承平波不扬,遗黎每垂涕。恩诏许复还,田园重树艺。经今百余年,武尅不忘备,斥堠既增修,营伍常守卫。巡逻兼会哨,巨舰修且制。

商盘《鹰游门观海》对于清代连岛作为海防重镇有较为艺术化的记述:

水涛若连山,溅衣珠百琲。青苍通一气,浑灏涵两戒。赖此鹰游门,万力束澎湃。重镇倚南城,列戍多旌斾。国家置诸郡,永奠六符泰。嘉祥颂清晏,至德同覆载。波臣既效灵,沧溟亦如带。休教保障疏,莫使长城坏。治民等治兵,和衷文武会。铁鹿悬高樯,雄风歌击汰。扬辉蜃蛤浮,鼓浪鼋鼍拜。

连岛作为海上交通要道,曾见证中外海上交往的历史。有两件事具有代表性:

一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六月,琉球国船遇飓风飘至连岛,得到了时为海州知州师亮采为首的中国人的救助。琉球国在明清时期一直与中国友好往来,这个事件是当时中、琉友好往来的生动写照。诗人对此多有歌咏。如《游拯溺行为禹门作》写道:

鹰游山高一千八十丈,猿猱胆落不能上。连东连西烟雾连,自古无人辟榛莽。飓风忽挟海帆入,攀木缘藤呼救急,二十三人共号泣。堠卒走告官,官急来相援。……二十三人共拜官,官视其状心恻然,扫除宾馆急授餐,好官岂惜囊中钱。晨夕相依快游宴,乐且忘归别犹恋。圣主怀柔一德心,海波无此深情深。二十三人归共说,海外家家颂生佛。眼前拯溺复何人,世上风涛无尽日。

该文描述了琉球人所乘舟头尖腹宽的特点,以及飓风导致船只破损,继而海难发生,漂泊到连岛,后为守卫军卒民众发现,得到初步救助。随后,海州知州闻讯赶到,通过笔墨交流,大致清楚了琉球人的身份,以及所经历的海难过程,中国官民提供了舒适的住宿,丰富的饮食,以及活泼的娱乐等帮助。其中特别提到双方语言不通,但对方为首的年岁稍大的八品官能够用中文书写交流,这显然是中、琉交往频繁的有力证据。

二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德国军舰官兵擅入东连岛引起的外事纠纷:

本年三月下旬,有德国兵轮驶赴海州莺游门外游弋。旋至东连岛上岸,在汪姓菜地内支棚住宿。旋至桅尖山顶竖旗一面。随即展轮而去。经海州知州王曜接据该处董事公禀,有升炮竖旗逼迁居民情事。电禀该署督派员前往查勘,并电询德国驻胶总督查明禁止。据胶督电复,谓“实系兵船习练测度事宜,毫无别故。至所留标旗应否拔去,请由贵大臣任便饬令海州办理可也”等语。并据查勘委员会同海州知州禀复,查询居民,德兵上岸时尚无鸣炮之事,间有居民惊疑迁避,亦尚无被德兵逼迁之事。随将德兵船所竖标旗撤下,改悬龙旗,民心现已安靖等情,各在卷。兹复经委员询据该处士民,声称“当时突来洋兵三十余人上岸,携有小炮、洋枪,在汪姓菜地内支搭棚帐住宿,民情甚为惶扰,相率避入云台山中,远远闻有炮声”等语。核与江南印委查复情形大致相合。其竖旗时曾否鸣炮,居民亦不能指实。惟现已将德旗撤去,改悬龙旗,德兵轮去后,亦未再来游弋。现与该处盐场及垦牧公司尚无干涉。此后自应妥筹防维之策,前事似可无庸深究。

这次事件,由中国官方、民间共同努力,获得了较为圆满的解决,维护了国家利益,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连岛在近代南北海路中途地位的重要性,甚至引起了德国人的觊觎。

连岛是海上人文名区,多历代摩崖,尤以明清墨客题咏丰富。关于连岛的歌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连岛的地理状况、历史等。

重洋望不极,云水浩弥漫。未知缥缈处,可有仙人寰。往岁浮轻舠,曾到翠微闲。……昔游山中惟见二峰,今露全体,五峰相属,东连、西连二岛,左右拥护之。恍若珊瑚架,贮之碧玉盘。惜无长房术,缩入壶中看。

远望全岛浮于海,缥缈有仙界之感,且对连岛的外形轮廓描绘清晰。钱泳《渡海至鹰游山烟火数百户屹立大海中真奇境也》一诗描述了西连岛的居民生活,诗云:

十日踏青山,秋晴喜无雨。兴农精力健,山灵固所许。今晨渡海来,挂席轻如羽。蛟龙正安眠,水府亦不拒。乃知山海间,是处皆吾宇。散步西连岛,上有居民聚。衣食生鱼虾,休养多男女。笑他白浪堆,竟是黄金浦。望望三神山,仙仙欲起舞。

在一众风咏中,以谢元淮亲历所记最为全面。道光初,谢元淮由无锡知县奉调海州分司总办盐务,道光十二年(1832)闰九月四日,巡哨海面,“登秦山以了外洋”,遥观连岛,“山在青口东六十里大海中。遥峙洪波,与宿城诸峰相对。中宽十余里,状若天阙,俗称莺游门”。于是“乘潮抵山下”,达岛已日暮,遂休息。第二天,“始得周览其胜”,看到“两峰联起,上矗霄汉”。至此,连岛的地理方位,总体样貌有了大致勾勒。由登岸的西连岛起步,发现其地因与陆地较近,山地坡度较小,土脉相对深厚,故是连岛民众沿山抱海聚集处,“渔户数百家,环山高下重疉而居”。西南支岭突出海中的名罾架嘴。其下二里,山峦怀抱僧寺,“幽坞中有兰若曰镇海寺,冈峦回复,林樾森环”。寺前为庙前湾,“乃海船聚泊待潮避风之所”。寺后山峰巉峻,“高三四里”“总名莺游山”,是所谓鹰游山,实质即西连岛。东连岛“共长二十余里”。连岛物产丰富,便于民众生活,以及南北往来商旅的物资补给,“山中鱼虾极多,水薪尤便云”。最后感慨,东连岛南岸“自竹岛、鸭岛、西墅、墟沟、沃壤、黄窝、东陬、西陬诸山,绵亘八九十里,奇岫叠出,为云台外障,与莺游对峙。中开一门,诚天生阨要,海隅巖岩疆也。外接重洋,茫无涯涘”。

谢元淮所见的镇海寺,是连岛上规模庞大的佛寺,为连岛的标志性建筑群,并在僧俗中颇有影响:“康熙四十九年,僧隐山结草其上。其徒普受字天庚者嗣之,戒律精严,自积香火,赀于乾隆二十七年重建殿宇廊庑几百余间,徒众日多,遂为丛林。按寺在鹰游东、西两岛之间,由孙家山渡海而至。嘉庆九年,知州唐仲冕祷雨辄应,有句云‘为求法雨亲浮海,喜见慈云满布山’,纪其实也。”

对于连岛与云台山间海道鹰游门,清人曾做出其有成陆可能的预估:“莺游门中潮落时,水深五六尺。三十年后,又将与五洋湖同为陆地矣。”江淮入海自身携带的泥沙,在海浪顶托作用下,不停在河口附近沉积,向两列扩散,久之,沿途极易淤浅。

综上,明清时人对连岛地表形态的认知是较为全面的。这里是海道要津、海防重地,苏、鲁二省的海上界限,也是一座具有重要地理位置、见证中外交流的岛屿。连岛是海滨文化名区,历代摩崖歌咏不绝,而以明清为盛。连岛植被良好,明清之际经历了动乱、海禁与恢复的历程,居民增多,依海而生,适宜的土地得到垦辟,建有规模较为庞大的寺院,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者简介:张保见,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