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麦蚕

2019-07-25    

“麦蚕吃罢吃摊粞,一味金花菜割畦。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这首竹枝词,描述了旧时立夏日习俗:秤人、食草头摊粞、吃麦蚕。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疰夏病。

春夏之交的立夏日,是夏季的开始,所以预防疰夏的活动大多放在立夏这一天。古人认为,从这天起人们将经受酷热的考验,尤其是抵抗力较差的孩童可能会得一种名叫疰夏的疾病。《清嘉录》记:“俗以入夏眠食不服,曰疰夏。”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睡眠不佳、体乏无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当时的医术难以从根本上治疗这种疾病,于是各地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预防疰夏的方法和风俗:喝“七家茶”、吃灰馒头、挂蛋食蛋、吃李子、食草头摊粞、穿葛布衣服、秤人等等。

食麦蚕,是太仓人预防疰夏众多习俗中较为独特的一俗。清嘉庆《直隶太仓州志》载:“立夏日,采嫩麦蒸磨作细条食之,谓之麦蚕。”立夏时节,田里的麦子正在灌浆,离成熟收割还有半个月时间。人们割下尚在灌浆而未成熟的青麦穗,用手搓下青麦籽,弄净麦壳,下锅或煮或蒸或炒熟后,用石磨将麦粒磨成细细的麦条,或加点糖,因其长寸许、形如春蚕,故称“麦蚕”。据说人们吃了,可免“疰夏”。

麦蚕,基本上是自家制作,也可以买食。“晓陌晴妍润气含,双歧玉穗话村南。笠云先刈西畴绿,细碾新春卖麦蚕。”可见,当时吃麦蚕是一种很普遍、很普通的食俗。

食麦蚕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中期。明嘉靖《太仓州志》曰:“立夏日,煮麦豆和糖食之,曰不疰夏。”那时的先人们,已经煮麦、豆和糖一起吃,用来预防疰夏。可能受此启发,后来渐渐演变成食麦蚕。明代《酌中志》说,四月“取新麦煮熟,剥去芒壳,磨成细条食之”。

到了明末清初,邑人食麦蚕已蔚然成风。这种别具一格的食俗,也引起了家乡诗人吴伟业的关注,并不吝笔墨写下了这首《麦蚕》(《吴梅村全集》)长诗,咏赞麦蚕之美:

月令初尝麦,豳风小索绹。

茧丝供岁早,芒刺用心劳。

旧谷忧蛾贼,先农摄马曹。

三眠收滞穗,五色荐溪毛。

簇箔同丘坻,缲车借桔槔。

筐分南陌采,缕细北宫缫。

奉种鹒鸣降,输魁蟹绩高。

仙翁蜂化饭,醉士蚁餔糟。

桑蠋僵应化,冰蛆卧未逃。

妇惊将络纬,客咽半蛴螬。

纤手揉乾糒,春绵滑冷淘。

非关虫食稼,恰并鸟含桃。

太仓人吴伟业,号梅村,明崇祯进士,清初诗人。《辞海》评价他,其诗多寓身世之感,注重表现个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也有些篇章暴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榨取。早期作品风华绮丽,明亡后多激楚苍凉之音。《圆圆曲》《楚两生行》等篇较有名。

旧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匮乏。进入立夏时期,秋收之物所剩无几,春播之物刚为幼苗,夏收之物尚未成熟,可谓青黄不接。麦蚕,作为一种食品,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对身体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尤其是对于小孩更是多多益善。至于它是不是真有预防疰夏的功效,已显得不重要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正因如此,几百年岁月里人们所积累的麦蚕一直存在着。

二十世纪初,清宣统《太仓州志》还有记录:“立夏日,设麦蚕。采新麦炒熟,砻为细条如蚕形。”食麦蚕,仍是立夏日的主要习俗。

以后的岁月里,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疰夏已不再是一种难以防治的疾病,传统的防疰夏的种种风俗习惯,已逐渐淡化和消失。与地域民俗血脉相连了几个世纪的麦蚕,也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