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前忆萨翁
刘奎龙与萨马兰奇合影
我是一名普通的南京市民,爱好摄影和体育运动。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交上朋友,缘于我的一封信……
一、寻觅地址
1993年,中国申办第27届奥运会,因2票之差败于悉尼。消息传来,很想不通。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北京各方面都不比悉尼差呀,为什么申报没能通过?我认为,可能是国际奥委会领导对中国不够了解吧。于是,想写封信给国际奥委会,向他们介绍中国申奥的优势,请他们多来中国参观考察,进一步了解中国,助中国申奥一臂之力,圆中国百年奥运之梦!
我正准备写这封信,可还不知道国际奥委会地址呢!这信往哪寄呀?且不懂英文,写一封方块字的信件,那些“洋委员”能看懂吗?
困难虽大,但决心已下。我要克服困难,完成这个心愿。不懂英文,可以求助翻译社。至于国际奥委会地址,我想这么大名鼎鼎的“地方”,只要留心,总会打听到。但这一“留心”,转眼五年就过去了。我这样的普通职工,问同事问邻居,恐怕也不会知道。问谁呢?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在镇江谏壁摄影采风时,遇到一位集邮爱好者夏先生。闲聊中得知他有国际奥委会地址,还曾经和萨翁通过信呢!我很兴奋,立即向夏先生说明想写信给国际奥委会的目的。夏先生听后非常赞同,答应给予帮助。
二、两次退信
第一次给“国际领导人”写信,心发慌手发抖啊!好不容易定下心来写上“尊敬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您好!”接下来就冒昧地自我介绍了:我是一名中国南京普通市民。中国申奥失利,心里很难过。我们国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完全可以承办奥运会。欢迎你们多到中国来看看,对中国多些了解,希望你们助中国一臂之力,让中国早日申奥成功……我在信中还特地介绍了南京,随信寄去我拍摄的10多张夫子庙风光照片,请萨翁欣赏一下南京的美丽风光。
写好信后,找到一家工程技术翻译院,一位邱经理看完信后,笑道:“我们翻译院是收费服务的,你这封信要收取80元翻译费。”我说:“可以。”三天后,取回翻译好的信件,立即写好信封到邮局寄出。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寄国际信件,这封信能否顺利寄出,心里没底啊!唉,谁知第二天,邮递员就把信退了回来!说:“你信封地址格式写得不对。寄到国外去的信,收件人地址应该写在右下角,寄信人地址应该写在左上角,和国内书写格式恰恰相反。你按国内信件的书写格式写信封,所以被退回来了。”听了邮递员这番话后,我如梦初醒,算是长了见识。重新写好信封把信寄出了,这回肯定没问题了。没想到三天后这封信又退了回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邮递员笑道:“你真是外行啊!上次信封写反了,这次寄信人的地址用中文写的,不符合规范,所以又被退回来了。”拿着两次被退回来的信件,我直摇脑袋,怎么这样笨呢!
接下来,我又找人把地址姓名翻译成英文,将这封信第三次寄了出去。信寄出了,能否收到回信,我想:“那是不可能的。”一个小人物写得信,太不起眼了,也许工作人员看一眼就放在一边了。”谁知一个月后,竟然收到了萨马兰奇先生给我的回信!颤抖的手拆开信,萨翁竟然还寄来了他本人签名的照片及贺卡。回信中说:“希望你积极参加奥运。因为奥运会不是哪一个人的,它属于全世界。”拍拍额头,我心里说:“真是太幸运了,我额头好高啊!”
三、开门大吉
萨马兰奇银质纪念章
从此,每年我都给萨翁写三封信。即:1.在他的生日到来之时,寄上生日贺卡,祝其生日快乐、健康幸福;2.在每年圣诞节到来之际,寄上圣诞贺卡,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3.春节期间,寄上一些富有中国民俗喜庆的小礼品,捎带上祝福吉祥语。
鸿雁传书为我们的友谊不断增温。2001年7月12日,我收到萨翁给我寄来的一个小包裹,拆开一看竟然是一件带有五环标志的奥运短袖T恤衫。顿时,我兴奋地大叫起来,“太好了!太好了!”单位同事都被我的叫声吓了一跳。我兴奋地说:“明天晚上,国际奥委会就要在莫斯科宣布2008年申奥结果了,今天我收到萨翁的这个礼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这叫‘开门大吉’啊!这是个好兆头,它可能预示我国这次申奥有希望了!”
7月13日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紧张地看着申奥实况转播。当看到萨翁正式宣布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我开心极了,激动得一夜未眠……。
2002年5月的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消息:国内数十名记者准备去瑞士洛桑参观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并采访。这可是个好机会呀,我立即把事先已经写好、准备寄给萨翁的、祝福他85岁生日的信函及礼物送到报社。找到一位参加此行的高级记者,请他在这次洛桑之行中帮助把信函及礼物带给好朋友萨马兰奇先生。这位记者朋友不负重托,在洛桑参观采访之际,亲自把信函及礼品交给了萨翁。萨翁接到信函及礼品很是惊喜,高兴地对记者朋友说:“没想到你与刘先生同住一个城市。”采访结束后,记者朋友问萨翁有什么信息带给我,萨翁说:“前一时期我身体欠佳,很长时间未去信了,请你转达对刘先生的谢意,他是我好朋友。过几天我就给他去信……”
7月初,正当全国人民庆祝北京申奥成功一周年之际,萨翁又给我寄来了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枚珍贵的银质纪念章。纪念章正面是萨翁半身肖像和他的英文名字以及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21年的起止年代。背面是五环标志及奥林匹克名称。我找到上次帮我带信的那位记者朋友,向他表示致谢并让其欣赏萨翁寄来的礼品。记者朋友惊喜地说:“这枚纪念章我在博览会上看过,是国际奥委会为纪念萨翁光辉业绩21年特别制作的发行量极少,弥足珍贵。”几年中,萨翁又先后送我二件奥运T恤衫、奥运画册、圆珠笔、钥匙扣等礼物。如今,这些礼品见证了我与萨翁10多年来诚挚的友谊。
四、老友相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又是萨翁88岁华诞之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大喜日子里,德高望重的萨翁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提前来到北京。没想到萨翁在繁忙之余,还没忘记我这个南京老朋友,他请随行人员电话联系我,邀请我于8月22日在北京见面。
接到电话,真是太激动了!萨马兰奇先生是国家的贵宾,我穿什么服装去见这位老朋友呢?萨翁肯定是西装革履,而我还从未穿过西装打过领带。经再三考虑,我决定内穿白衬衫,外套藏青色罩褂,脚穿黑色“老北京”的圆口布鞋。另外,为防止感冒,又带了一件大红色的唐装。
到北京后,初次见面前心里很紧张。当工作人员把我领入北京饭店的会客大厅,只见萨翁西装笔挺地站在我面前。他满面笑容地迎上前来和我拥抱。我紧张的情绪顿时消失了。萨翁牵着我步入室内坐下,像老朋友一样笑嘻嘻地与我说话,他竖着大拇指连声说:“OK!OK……”一旁的翻译说道:“欢迎老朋友的到来,今天你穿的服装很漂亮。没想到在中国北京和你见面了,以后还想请你到我的家乡——巴塞罗那去做客……”我连忙点头对翻译说:“谢谢老朋友的盛情邀请。等到2010年老朋友90华诞生日时,如果条件许可我一定前去给他祝寿。如不能成行,我会在南京为老朋友祝寿,并给他寄去生日礼物和贺卡,祝老朋友生日快乐!”我又说:“欢迎老朋友到我的家中去做客,并且品尝六朝古都的美味佳肴……”萨翁听完这番话后,连声表示感谢。随后他询问了我的生日与年龄,我说到2011年过70岁生日。萨翁听完后笑着说:“那好,2010年你先到巴塞罗那去旅游,2011年我再到南京去做客,同时去为你祝贺生日……”没想到那次北京之行竟成了我和萨翁的最后一别……互祝生日成了不能实现的梦!老朋友虽然走了,但我俩美好祝愿和亲切的交谈却让我铭记在心,我将永远关心、热爱、宣传奥运。
2014年8月中国南京即将承办第二届世界青奥会。青奥会前夕,在缅怀老友仙逝4周年祭中,我为萨翁祈祷,祝愿老朋友在天堂永远为奥运事业的振兴和发展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