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邬才生:中华老字号“李良济”的百年传承

2025-03-07    

a2638ca5-3e52-4c2e-9b1d-bd5505dfb6f1.jpeg

李记药铺旧照(邬才生 提供)


2024年初,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李良济”品牌列入商务部等5部门公布的第三批中华老字号榜单。中华老字号代表的是中国商业的品质和信誉,体现了中国传统商业的精髓和历史积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李良济”入选中华老字号是其百年传承中医药国粹、始终坚守“良心良药、济世济民”品牌宗旨,长期坚持品质优良和诚信经营的结果。


一、李记药铺与“李良济”的始创


“李良济”的始创,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李金宝和他创办的李记药铺。


清光绪年间,李金宝出生在苏州枫桥镇白马涧小山房村的一个药农世家。白马涧地处苏州古城西部,这里群山起伏,景色清幽,穹隆、天池、灵岩、天平诸山和大阳山,峰峰相连,绵延悠长。群山深处森林茂盛,山坞中有珍贵树木,也有很多中草药材生长其中。在李金宝出生以前,这里就有不少村民“靠山吃山”,以采药为生,他们都把采集的中草药材在马涧(也称白马涧)小镇上卖给城里来的药商。据《枫桥镇志》记载,“明清时期,苏州古城西部的马涧镇是中草药的集散地,当地不少村民都以采集中草药为生”。在众多以采药为生的山民中,就有小山房村的李金宝他们一家,李氏家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药农世家。李金宝的祖辈世代采药,其父李阿木自小生长山中,跟着长辈们长期奔波于山间采药,耳闻目染,不仅熟悉苏州西部山区中草药材生长特点及地理分布,而且采集的药材地道,在药商中有良好信誉。他将采集的药材售卖给苏州药商,再由他们销往全国各地,南京、上海、广州都有来自苏州李氏的精选中草药。


李金宝从小就跟随父亲上山采药,在父亲的带领下,一双草鞋,一条扁担,不避寒暑,采药卖药,风里来,雨里去,他既感受到了上山采药的艰辛,也体会到采药收获的喜悦。同时,在父亲的指教和自己的努力下,他对哪一种中草药有什么药用、分布在哪座山间、哪个时间采集最好,都烂熟于心,如数家珍;通过经验积累,他对中草药的品鉴能力也逐步提升,熟练掌握了各种中草药材的质地分级。在生活中,他目睹许多贫苦人家因为看不起病而饱受痛苦。为把李家的药材生意做得更大,减轻父辈常年上山采药的劳累,也想为周边乡邻做点善事,李金宝产生了自己开药铺的念头。1914年,他在白马涧的街市开设了一间中药铺,取名“李记药铺”。


李记药铺主要经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药丸、膏方,采取前店后坊的形式,前店经营,后坊整理加工。李金宝把自己采集和从采药山民那里收购的中药材,在后院坊间进行分类挑选,去除杂质,经清洗、浸泡、翻晒、切片、熬制等,制成中药饮片进行销售,有些则打磨成粉末状制成药丸,或熬制成膏方进行销售。其时,李记药铺所售药材品种有海金沙、桔梗、南沙参、茵陈、仙鹤草、金钱草、六月雪、苍耳草、鱼腥草、蒲公英、乌梢蛇、枇杷叶等数百种之多。 


为了把李记药铺的生意做好,李金宝坚持做有良心、有品质的药。李记药铺经营的中药材,除了部分自采之外,主要通过收购附近药农的药材,李金宝在药材品质上总是严格把关,确保药材地道、品质精良。枇杷有治疗喉疾的药效,而太湖之滨的光福、东山等地盛产枇杷,为了保证品质,他总是自己奔赴当地采摘,并及时进行加工,制成膏方。李记药铺的中药饮片、药丸、膏方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诚信的经营之道,很快在百姓乡邻中赢得信誉,在苏州中医药界也留下了很好的口碑,苏州城里的不少中医药铺也从李记药铺进货,使得李记药铺成为多位名医之药材专供药铺,生意越做越红火。


李金宝不仅在经营上诚实守信,而且在与乡邻相处中乐于助人。据不少乡邻前辈的回忆,到李记药铺购药,李金宝都会根据大家的治病需求和自己对各类药材功效的了解,给出购药品种和数量的合理建议,对症配药,不让顾客多花冤枉钱。对一些家庭特别困难、因病而买不起药的乡邻,李金宝知道了还会免费送药上门。正因为如此,李记药铺和李金宝的口碑在乡邻中口口相传。


据李家后人回忆,当时苏州城里有一位富商,用李记药铺的药,把他家人久治不愈的病治好了,于是特地带着家人来到白马涧,送给李金宝的李记药铺一副“良心良药、济世济民”的对联。李金宝请了当地有名的雕刻匠人,用一块木板刻了“李良济”三个字,挂在店堂。在李金宝的心里,“李”代表了李氏家族和李记药铺,“良济”表示的是“良心良药、济世济民”。从此,“李良济”成了李记药铺的代名词,也成了李记药铺的一块金字招牌。


二、李记药铺的新生与“李良济”的二代传承


李金宝作为“李良济”的创始人,也想把李记药铺和“李良济”一代代地传下去,对自己的儿子李金福,从小就让他了解和熟悉中草药材。而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改变了李金福的生活,也改变了李记药铺的发展轨迹。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中,李记药铺经过公私合营,并入当地农村供销社,走上了集体经营之路。这时的李金宝虽年事已高,但在家闲不住,仍继续采药,并将中草药识别和药材炮制的技艺传授给儿子李金福。李金福后来回忆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一方面参加农业(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跟着父亲到穹隆山、天池山和大阳山等地采集中草药,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会了药材识别、炮制技艺。在当时非常简朴的条件下,在家里利用茶壶、灶头、铜锅等器具,学会了中药膏方熬制。父亲还经常带着我去拜会苏州老字号雷允上药店、苏州中医院的药工、药剂师,学习更多中药材的品鉴技艺。”正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年轻的李金福不仅掌握了鉴别中药材品质和中药炮制、切片、中药膏方熬制等技艺,而且在心里烙上深深的中药情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家对个体和私营经济采取了逐步放开的政策。1982年,李金福在改革开放政策感召下,在白马涧小镇上重新办起了李记药铺。从此,中断近30年的李记药铺获得了新生。


李金福从李记药铺重新开张之日起,就继承父亲李金宝始创的“李良济”品牌,以“良心良药、济世济民”为经营宗旨,坚持做有良心、有品质的中草药。他苦心经营药铺,在严把药材质量关的基础上,仍然坚持采药,而且走出苏州,到南京和浙江、安徽、四川等地采集中药,使得他经营的李记药铺的中药品质有保障,而且品种多,可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很多中药饮片售给苏州中医院药房和苏州雷允上等药店。有一次,苏州中医院外科名医陈善明在医疗中需要一种叫虎耳草的中药材,但这种草很难找到,当时医院负责采购的药剂师多方联系都没有采购到,最后找到李金福得到了想要的草药。重新开张后的李记药铺在李金福经营下,以其中草药材品种多、品质优和价格公道、诚信经营,赢得了市场信誉,在与国有、集体中药店和其他药铺的竞争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李金福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在经营李记药铺的同时,先是在自己家里办了一个中药材加工场。后来随着经营规模扩大、人员增加,李金福就在村里造了厂房,开办了中药材加工厂,进行规模加工,产品销往苏州中医院、苏州附二院和苏州各大药店等。中药材加工厂的创办,突破了李记药铺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开创了“李良济”中药材工厂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的先河。为把事业做大,李金福于1994年承包经营苏州华康中药饮片厂,使得“李良济”中药材生产和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


李金福在经营李记药铺和中药饮片加工厂的过程中,对父亲留下的宝贵遗产——“李良济”中医膏方制作技艺,进行系统化研究,并不断加以完善,形成了完备的工艺流程。“李良济”膏方遵循古法炮制工艺,药工按照处方配好药材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润药,一料膏方有几十种药材,最重可达十几公斤,浸泡到位才能把药性泡出来。膏方药材须浸泡6—8小时,并进行翻包以使药材润透无白芯,而水面必须没过药材10厘米以上。浸泡好之后,第二步是煎煮,需要煎两次,一煎约2小时,将药液倒出来;加水二煎约1.5小时,把两次汁液混合取用。煎煮两次才可以把药汁充分煎出来,不浪费。需要注意的是,熬膏方的锅子不能用铁锅,要用铜锅,因为铁分子比较活跃,长时间高温熬制容易和中药中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膏方的药效。而铜分子相对稳定,所以“李良济”的膏方熬制全部使用纯手工制作的大铜锅。最后一步是收膏,这是熬制膏方的关键。40—60公斤的中药汁,熬到2公斤的膏方,需要1.5小时。除了不停搅拌,还需要控制火候。收膏十分讲究时机,时间不到,膏方稀了;时间过了,膏方又会太硬。要熬到什么程度,全凭药工师傅的内功。在李金福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下,“李良济”中医膏方制作技艺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三、现代企业的创建与“李良济”的守正创新


d5fe4fdd-d80e-4112-96ae-751615298ce2.jpeg

“李良济”膏方制作收膏环节(邬才生 提供)


李建华是“李良济”的第三代传承人。他从小立志继承父业,学生时期刻苦学习中医药理论和中医文化知识,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药材厂工作,从基层员工一直做到企业管理层,全面熟悉中药材加工工艺及其流程。2002年,李建华以父亲创办的李良济中药材加工厂为基础,组建成立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新公司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要求,突破家族企业的传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机制。公司成立了董事会,行使经营决策权;建立了职业经理人制度,聘请既懂中医药又会管理的专家担任公司职业经理人,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设立监事,监督公司经营决策的有效执行。这些举措,为把公司打造成为现代企业奠定了基础。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从一开始,坚持守正创新,以传承“李良济”的“良心良药、济世济民”的品牌宗旨为己任,按照“以专制药、以诚为人”的经营理念,实施“专注、专业、诚恳、诚信”的经营战略,在员工中培育“以客为本、以质求存、以优取胜、以精图新”的企业精神,着力培育和建设“李良济”企业文化。同时,公司注册了“李良济”商标,抓好产品质量管理。公司主要生产的“李良济”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炮制后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通过国家GMP认证。


以前的“李良济”中药饮片、膏方等采用的是传统古法炮制工艺和手工炮制方法。新公司为适应规模化生产要求,在传承古法炮制工艺的基础上,改手工炮制流程为机器化流水作业。建立了中药生产加工和配送服务全链条可追溯体系,并于2021年通过两化融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李良济”获得“苏州市知名商标”,2009年“李良济”获评“江苏省名牌产品”,2013年“李良济”荣获“江苏省著名商标”。2021年天灵中药荣获“苏州市质量奖”。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一方面着力拓展“李良济”的产品链,引进科研团队,专注中药新品开发,生产和经销常用中药达1000多味。同时还把中药健康产品作为新产品开发重点,先后研发生产中药滋补品等数十种,形成调理膏方系列、鲜炖燕窝系列、药食同源系列、精致滋补系列、新鲜滋补系列、花草茶饮系列等李良济系列产品。另一方面,着力延伸“李良济”产业链,先后成立李良济中药煎制服务中心、李良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李良济中医药文化科普馆(体验中心)、李良济国医馆、苏州市李良济药业有限公司,形成了“李良济”“医、养、购、游”的业务新格局。


为推动“李良济”产品的开发和产业链的拓展,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加大人才引进,与苏州大学药学院形成产学研合作。公司先后获授“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李良济”从李金宝始创的李记药铺到今天成为中华老字号,从100多年前一个前店后坊的小药坊到今天人才众多、科技赋能的现代企业,历经百年传承,更加熠熠生辉。新的百年,“李良济”在开拓电商营销新方式、谋划健康产业新发展等领域继续深耕,未来可期。


(作者简介:邬才生,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


栏目编辑:胡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