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南京 | 奇芳阁与文人雅集
江南贡院“明远楼”外墙上,有一块题为《金陵贡院遗迹碑》的石碑,记述了贡院的兴衰史。而就在原江南贡院的地界上,如今有一个与文人墨客有着百年不解之缘的老字号,它就是奇芳阁。这家百年老店,自创立伊始,便是文人墨客品茗会友、畅谈时事的雅集之地。或许,一句“今则数百年文战之物,一旦尽归旧商战,君子于此,可以观世变矣”能形容它所反映的近代社会变革历程。

胡小石与梨花大鼓董娘
民国二年(1913),得月台茶馆的老板虎漫卿(又名虎老三)在市隐园首创大鼓书场之后,奇芳阁的老板朱寿仁等也办起了鼓场。

1923年,19岁的梨花大鼓演员董连枝刚到夫子庙,就在奇芳阁演出。1924年9月,时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的胡小石,因喜爱美食和戏曲,授课之余,常邀几位学生,到奇芳阁品尝佳肴、听戏。1934年,胡小石听了董连枝演唱的《剑阁闻铃》,作七绝一首《听歌》赠之。诗云:“四座无声弦语微,酒痕护梦驻春衣;年年花落听歌夜,雨歇灯残不肯归。”

▲胡小石行书作品
胡小石的学生吴翠芬曾介绍,老师一生为董娘(董连枝)所赋之诗有八首之多,首首精彩动人,饱含着对董娘才艺的赞赏、对祖国民族兴亡命运的深深忧虑。对于他们之间的珍贵友谊,吴翠芬说:“师于艺人爱之重之,视若门生、友朋,与当时之徵歌品色者截然不同,故董娘亦视师如前辈。”胡小石晚年时,一次路过奇芳阁,触景伤怀,写下最后一首忆董诗:“小鼓双铧夙定场,烽烟漂泊向蛮荒;《淋铃》一曲肠堪断,何处天涯问董娘。”
京韵大鼓大师骆玉笙曾说:“我是在南京夫子庙听梨花大鼓演员董连枝,从而喜欢上《剑阁闻铃》一曲的。”1926年,12岁的骆玉笙便在奇芳阁、六朝居、魁光阁等茶楼里清唱二黄,后改唱京韵大鼓。
张友鸾与友人三十载后重逢
1985年春,张友鸾与老友画家刘元、作家陈碧茵夫妇在奇芳阁叙旧。他们自1950年一别,便是三十载。当时作陪的有张友鸾的弟弟张友鸿及朱平、仇良矩等人。

张友鸾1925年进入新闻界,1927年来到南京,住在门东小西湖10号,办起《南京早报》。1929年,《南京晚报》创刊,这是他弟弟张友鹤办的,张友鸾作为兄长带头写稿、编新闻,还为其规划业务。
1936年4月8日,张友鸾与张恨水先生合办的《南京人报》诞生。由张恨水先生任社长,张友鸾为副社长兼经理。当时的《南京人报》办得生动活泼,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因而销路很好,轰动了新闻界。画家刘元受张友鸾邀请,为《南京人报》撰写画稿,出名的是长篇连环漫画《王小二列传》。忙里偷闲,张友鸾时常让张友鸿下午陪他去奇芳阁,泡上盖碗茶,来一碗干丝,边吃、边看、边谈,意犹未尽,还会尝一点老卤干、桂皮豆。这里,各色人等皆有,老年人居多,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有老人回忆,当年在奇芳阁品尝干丝的老茶客几乎人手一份《南京人报》。因为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南京人报》才会在民间广为流传。奇芳阁楼下是三义兴炒货店,以香脆酥闻名城南,生意兴隆,张友鸾平常会让人去买点玫瑰花生米和油炸花生米。

《南京人报》的编辑部充满着和睦、友爱和朝气,工作之余彼此之间轮流做东,到夫子庙奇芳阁等处聚会。由于这种聚会是大家互请,别具一格,就吸引了不少“编外”人士参加,如卢冀野、易君左、潘伯鹰、叶古红等先生。
改革开放后的笔会与诗会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奇芳阁由专营小吃的清真茶社发展为集小吃、饭菜为一体的综合型酒楼。1985年首创“小吃宴”,“秦淮八绝”问世。在这里经常举办各种笔会、诗会,迎来了新时期的文人墨客。

1985年3月5日(正月十四)傍晚,奇芳阁举行春节(牛年)有奖征联及书法艺术欣赏会。宽敞的厅堂摆满了桌椅,满墙悬挂着武中奇、尉天池、田原等书法名家的获奖作品。其中有唐圭璋的“酒创三优传盛世,春归四化立新功”,俞律作的“配件万宗甘作配,联营两省更相联”,丁芒的“电缆神经赋千船远志,光纤感应罗四海雄心”等。
1985年春天,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孙望先生写有《乙丑初春奇芳阁雅集》一诗:“细柳舒芳欲试花,秦淮月色正堪夸。高楼趁韵情难尽,君未酡颜莫返家。”孙望先生,193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国文系,曾任金陵大学副教授。孙先生不仅是学者,还是诗人。在20世纪30年代,孙望先生在金陵大学读书时,发起成立了“土星笔会”及其专门的诗歌刊物——《诗帆》半月刊,从1934年9月一直出版至1937年6月,掀起了对日后的诗歌界影响深远的现代派诗潮。孙望先生生前编著《元次山年谱》《蜗叟杂稿》《全唐诗补逸》等,人们称他为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和文学史专家。

1987年,为了领悟《桃花扇》的戏情,江苏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夜游秦淮,觅侯方域之遗踪,探李香君之香巢。她觉得“金陵之美不可没有秦淮河,秦淮河之美不可没有《桃花扇》”。1988年春天,她重游秦淮,先到奇芳阁品尝干丝,再去永和园吃一笼包饺,然后在明德堂廊下的小商店里买一盆精美的雨花石。也就是在1988年,她荣获了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节选自《南京史志》2010年第一期《奇芳阁与文人雅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上一篇:江苏古代快递哪家强?
- 下一篇:方志苏州 | 环秀山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