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悲秋是一种季节病,刘禹锡治好了它

2023-10-25    臧磊

图源 视觉中国

图源 视觉中国

已经是深秋,早晚温差让人穿起厚衣,与此同时,医院就诊人数也明显增多,有媒体惊呼:“‘悲秋’是真的”。

“悲秋”当然是真的。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淮南子》一书就曾对此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

“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

1500年前,成书于南朝齐时期的《文心雕龙》也说: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那么,为什么会悲秋呢?

现代医学总结说:秋冬交替,万物凋零,气温变化大,人们容易产生伤感情绪。临近年底,许多人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但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去总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重时,人们对季节的变化特别敏感。从四时八节的设立,就明白自然环境的变化(水土、地域、气候)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

秋冬之交,自然环境的突然变化(秋风萧瑟,万物凋零)导致人产生心理上的变化,尤其是气温的变化,让人意识到一年即将结束,让人生出韶华易逝之感。这些变化都会让人产生感伤情绪。

而这种情绪被古人总结成为“悲秋”现象后,又成为人们尤其是诗人们习见的审美体验。每每一到树叶金黄、西风猎猎之时,他们就像是患了“季节病”,伤怀的句子泄洪似地汩汩而出,关都关不住。

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大文学家宋玉可称为悲秋第一人。在时序上,他不可能是第一个悲秋的人,但他在悲秋文化史上,他是影响巨大的第一人。即便没有读过他的《九辩》,对那句“悲哉,秋之为气也!”想必也不会陌生。

自他之后,悲秋的文辞史不绝书。提起秋天的文辞来,几乎都要被“悲秋”所占据。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隋赫楠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对《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做了一个量性统计,他发现,《唐诗三百首》中,包含悲秋意象的49首,喜秋的仅有8首;在《宋词三百首》中,包含悲秋50首,喜秋的词非常少,几乎可忽略不计。

显然,在文化史上,悲秋已成为秋天写作的一大主流。

那么,古人悲秋,悲的是什么?

一是英雄暮年、壮志难酬。绚烂的秋天,是人间最后的繁华,即将到来的冬天,将会把人们带入黑白灰的世界。一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回到自身,人生也到了暮年了吧?连洒脱的苏轼看到秋景都会说,“浑无处、回避衰容”;“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一是羁旅怀乡之苦。这是悲秋文辞的另一大主题。在古代,交通不便,每年秋末,离乡的人们,不管是在外做官的,还是打工的,都会想着早日动身回家。“落日西风卷白沙,关山万里客思家。芦花雁断无来信,柿子霜红满树鸦。”宋人何梦桂的这首《秋思有感》是古人在秋深的愁思的代表。

此外,古人也会借秋景来感时抚事、咏史怀古,感叹历史兴亡。

秋天,多少总会让人陷入伤感的情绪。现代医学劝解人们,要排解这种不良情绪。而古人,虽然不懂得这些,但他们也会勉励自己,让自己从这种情绪中跳脱出来。刘禹锡就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同时写的另一首诗里,刘禹锡还写道: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深红浅黄,清秋入骨,他写的是山明水净,其实岂止是景色纯净,连心境都变得纯净了。多看看秋天这招人喜欢的一面,或许就不会那么伤怀了。

作者单位: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