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江苏常州:网红油罐“存储”运河沿线老厂的光辉岁月

2024-08-05    吕洪涛

运河不仅孕育了厚重绵长的常州文脉,还让常州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常州依托运河布局,纺织业、粮油加工、机械制造、电力等一大批企业蓬勃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州成为全国工业明星城市。

运河边的网红打卡地油罐公园

运河边的网红打卡地油罐公园

大运河北港段这两年因为油罐公园火出了圈。公园里大小不一的油罐,更新着人们对附近一些老厂的历史印象。

油罐,依水而生

“二十年了,我还是第一次来到油库。”7月22日上午,曾经参与建设五星桥油罐的蒋金华来到油罐公园,看着原来的油罐变成了时尚漂亮的实体店,他既惊讶又惊喜。“真没想到,这油库竟然变化这么大。”

今年75岁的蒋金华退休前曾是原武进煤炭石油公司(后并入中国石化江苏常州分公司)的员工,位于龙江高架西侧的一批油罐就是该公司组织修建的。1973年,蒋金华开始参与这些油罐的建设工作。后来,他还做过管理油罐的油库组长和油库主任,后来成为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工农业用油问题,原武进县政府开始筹建油罐的建设,以便把从外地运来的汽油和柴油更好地储存起来。建设的任务就交给了蒋金华所在的公司——原武进煤炭石油公司。“之所以把油罐建造地选择在五星桥附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靠近运河,运输方便。”蒋金华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运河北港段水道上,运输煤炭、建材等物资的船只往来穿梭,一派忙碌景象。

“当时,建造油罐的沙子、石灰等物料都要经过运河运来,然后再由人工把它们搬到工地上去。”蒋金华告诉记者,当时他和同事吃住在工地,建造这些油罐就像给自己家盖房子一样用心和卖力。

一天,一艘装满石灰的船只刚靠岸就下起了暴雨。雨水太大,船内大量积水,船只随时有沉没的危险。于是,蒋金华和几位同事只得冒雨抢运石灰。“一船石灰20吨,我们持续不歇地搬运了七八个小时。等到结束大家才发现,几个人的腿都被石灰烧伤了。”

蒋金华回忆,这些油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分四批建完,最后一批建造于1998年。目前,保留各式油罐共计15个。

“十多年前,市场上加油站逐渐增多。同时,市区运河禁止货运船只进入,运油的大船无法通行,五星桥这边的油罐慢慢失去了往日的功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021年,钟楼经济开发区对这些油罐进行美观化改造,并对周边景观进行大幅度提升。如今,油罐所在地变成油罐公园,大量市民来这里健身、唱歌、摆摊、拍照。由此,油罐公园变成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老厂,傍河而兴

“其实,在我们脑海里,一提起运河北港段,首先想到的是几个有名的老厂。”陈文(化名)曾是常州冶金机械厂的老员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运河北港段。他印象最深的,除了运河上繁忙的景象,就是运河边的老厂——常州矿山机械厂和常州变压器厂(现为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以前,常州很多工厂都是依河而建。当时的交通运输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航运还是较为常见的运输方式。工厂运输物料,基本靠货船运输。”陈文说。

在油罐公园对面是老常州变压器厂的所在地。《常州变压器厂志》记载,1958年,常州变压器厂成立大会在常州工人文化宫召开,厂址就在小营前22号(原常州大酒店东主楼一侧)。建厂之初,厂里仅有3台陈旧的设备,30多名职工,300元流动资金,工厂主要靠这三个“三”创的业、起的家,所以叫“三三起家”。后来,因原厂址地处市中心,无发展余地,上级决定将常变新厂区移建到运河路现址。

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根据上级指示,常州变压器厂还分别制造过工矿电机车和直-6飞机。1963年,在第四次全国变压器质量评比中,该厂产品质量荣获全国唯一的一等品。

运河北岸的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运河北岸的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7月,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随着整体融入中国西电集团,企业在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基础建设、管理进步、和谐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五星大桥,应“运”而立

从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顺着运河往西走约两公里,是一个高颜值的众创空间——博济·新博智汇谷。该众创空间是江苏省双创企业示范基地,它由一家老厂改造而来,这个老厂就是大多数老常州人都听说过的常州矿山机械厂。

由常州矿山机械厂老厂房打造的博济·新博智

由常州矿山机械厂老厂房打造的博济·新博智

资料记载,常州矿山机械厂始建于1966年6月,原名国营常州工农钣焊厂,是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矿山机械和运输机械的专业工厂。

“这个老厂和运河的渊源很深。当时,我们厂的很多原材料都是走水路运输的。可以说,没有运河这个黄金水道,就没有当时我们企业的快速发展。”据常州矿山机械厂老员工田京滨回忆,该厂当时主要承担拖拉机、柴油机的钣焊件生产任务。1976年12月,CK—30型集装箱跨车的制造成功,填补了国内起重运输机械的一项空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常州矿山机械厂员工最多时有近800人,最让他们引以为豪的当数铆焊力量。当时,厂里有很多技术精湛的老师傅,江苏省的焊接级别评定就是由他们制定。

“历史上,运河和我们厂关系最直接的还有五星大桥。”田京滨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常州矿山机械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凭着过硬的铆焊能力接到了五星大桥项目,这也是他们承接的第一个大项目。“因为是钢结构的桥,对铆焊要求很高。工人们一起加班加点,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相关任务。”

晚上的五星桥

晚上的五星桥

2000年左右,常州矿山机械厂和常州客车厂重组,企业搬迁至横山桥;之后又被今创集团收购,成为集团子公司,更名为常州常矿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从五星桥至童子河西路,运河两岸郁郁葱葱。尤其是南岸,钟楼区围绕大运河生态特色,重点打造了大运河玉兰森林廊道。

森林廊道不远处就是钟楼经济开发区的常州大数据产业园,正构建“大数据+”产业互联新生态。以运河为轴,一幅高科技研发生产、高品质宜居生活、高颜值文化生态的新图景正沿着运河河畔缓缓铺展……

作者单位:常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