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会,一火就是逾千年!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瞩目的盛大节日。它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对家庭团聚、幸福安康的期盼,也是全民休闲、抚慰一年辛苦的好时光。
南京人的过年仪式感,向来是从赏灯开始,无论老人小孩每年元宵节前后,定要找个时间到夫子庙逛一圈,灯会上买几盏兔子灯或荷花灯挂在家中,这才算真正过了年。作为此次申遗的申报项目之一,秦淮灯会参与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淮灯会,素来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因其灯展、灯市、灯景三灯齐放、庙市合一的特色,在全国众多灯会中独树一帜,让流传1700多年历史的秦淮灯彩焕发新光彩。
《上元灯彩图》
秦淮灯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时期,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广大市民在秦淮灯会时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营造“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辞旧迎新,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寄托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它也是南京重要的文化标志与人文景致,更是南京人的情怀,历经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秦淮灯会作为南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薪火相传、世代延续、历久弥新。
近几年,秦淮灯会观灯空间实现了“水陆空”全覆盖,夫子庙赏灯、坐游船赏灯、登上城墙赏灯,都是不错的体验。会场也从最初的以夫子庙地区为主,逐渐向大报恩寺、十里秦淮等老城南地区延伸。近年来,秦淮灯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除了夺目的灯光,更吸引人的则是那一团团暖人的光和一组组可爱的灯彩背后藏着的金陵记忆,不仅慰藉着南京人的情怀,更是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这里相聚、共度佳节。这流传千年的灯会,不知为多少人创造了相见的机会,留下多少令人回味的故事,灯会的背后,更多的是金陵人的长情与浪漫。
今年,第39届南京秦淮灯会“灵蛇共白鹭·入画六百年”主题,将秦淮彩灯的民间艺术与非遗《上元灯彩图》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融合,瑞兽闹春、鱼跃福运、鸟语花香、上元灯市、蝶舞鹿悦、十里灯街华彩绽放,园内道路和景点被璀璨夺目的灯光温柔环抱。科技互动与光影技术,开启了跨越时空的回望,让人们踏入千年,穿越古今,体验秦淮灯彩的绚丽世界。
走进白鹭洲公园大门,步入与夫子庙贡院街场景联动的“穿越之门”,实时查看上元主题市集。互动趣味性,重现了600多年前秦淮河畔金陵城过元宵节上元灯彩集市盛况,让人们穿越时空,迈入明代繁华灯市,人流涌动,热闹非凡,国泰民安,体验如梦似幻的光影之旅。
灯彩之美,美在千姿百态,精雕细琢树匠心。秦淮灯彩的核心是手艺,涵盖劈、扎、糊、裱、拓、书、剪、画、刻、染等技艺,以及几十道繁琐的工序。千百年来,一盏盏花灯,百变风采传神韵,它带给人们浓浓的年味和温暖的幸福。
“十里灯街”是以明代上元灯市盛况创作而成,它以古画中的灯彩为元素进行设计,在历史的光影流变中,秦淮灯彩始终专注于自身品质的提升,同时融古汇今,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风姿愈发迷人。熙熙攘攘的街市上,道路两旁挂满了宫灯、松鼠、南瓜、荷花、如意、螃蟹、狮子、水牛、兔子、老虎、龙凤、麒麟、寿鹤等种类丰富多元的灯彩,再现古人浪漫的元夕情人节。人们可以在古色古香的市集中,感受古代秦淮河边上元节的热闹与繁华。
“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这里的非遗技艺秦淮彩灯造型各异,鱼跃龙门、百鸟朝凤、二龙戏珠等传统文化,嫦娥登月、蛟龙入海、追梦逐梦等时代主题,栩栩如生。地上的灯、树上的灯、水上的灯、船上的灯、桥上的灯,千灯争艳,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将南京城街市风貌与民俗风情展示在画中,映照的是从古至今的十里流彩,灯火满市井的景象。
“万事大集”,它以新年喜乐热闹氛围打造而成的主题集市,集合了各种特色摊位,人们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热闹与喜庆,还可以与传统手工艺人互动,制作非遗手工花灯、漆扇、绒花、剪纸、雕刻,赏特色美食等,还原明代市井街巷的烟火气息。
“十里秦淮水,波映花灯红”。除了观彩灯,白鹭洲公园还倾情上演王献之与桃叶的经典爱情故事,重现秦淮河畔桃叶渡浪漫传奇。独特迷人的文化风情与彩灯遥相互映,让人们在欣赏灯彩的同时享受音乐盛宴。
好看又好玩的秦淮灯会上还有一项最不能缺少的体验,那就是必须得去灯市逛上一圈,选上一盏花灯带回家。每年的秦淮灯市都绵延数百米,上百家商铺齐聚,场面十分壮观。有意思的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目光,摊位桌面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灯彩还不行,摊主们还会在竹竿和竹架子上挂满荷花灯,伸向店铺外。游人走在灯市中,如同在灯海中穿行。大家边走边看,仔细挑选着最合心意的那盏灯,看中了便让老板取下,然后将这份金陵记忆带回家。
过去,秦淮灯市中的明星产品非荷花灯莫属,而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则是小兔子提灯。逛完灯市回家,会看见小区里互相展示兔子灯的孩子们,若哪家孩子有一盏能在地上拖着跑的灯,那他定能成为当天的“孩子王”。如今,秦淮灯彩的制作也在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从最初的纸质灯彩,到如今用上坚固耐磨的布质材料,从过去的蜡烛到如今的电子灯,从过去的荷花灯、兔子灯,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卡通萌物形象,为了方便存放,灯彩还被做成小挂件,透明外壳保护下的小灯彩可以长久存放,古老的灯彩文化也在不断顺应市场需求,与时俱进。
逛完灯会别急着回家,吃点儿南京小吃再走。糖芋苗、赤豆元宵、金陵双臭、鸭油酥烧饼、鸭血粉丝汤……热气腾腾的美食上桌,人们边吃边聊的画面,最是团圆幸福的景象。
从很久以前起,逛秦淮灯会就是南京人每年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人人都说去秦淮灯会是“人挤人”,可大家却都难以舍弃这一仪式,或许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金陵记忆吧。
作 者:吴月华
吴月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健康报》《新华日报》《中国诗人》《中国诗歌》等文学杂志报刊。获2019年中国作家协会深入定点项目;获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等。
朗 读 者:杨旭
杨旭,南京机关作家协会会员,“医联杯”全国基层卫生主持人大赛银话筒奖,中国基层医生好声音大赛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