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通 | 情系同里湖
同里湖——同里人家门口的亮丽风景,波光船影,湖岛岸景,闲暇时去湖边逛逛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同里湖位于古镇东侧,与周边的叶泽、南星、九里及庞山几个湖泊相比,距古镇最近也最亲。然而童年的记忆里同里湖却有点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同里湖还处在农村,平时只从大人口中听说同里湖,却没真正见过。孩时的脚步走到古镇边缘就望而却步,外面是大片的农田,那里纵横的沟渠,晃悠悠的独木桥,还有农家的大狗,都是幼时畏惧的障碍。直到上学年龄,这才有了机会,当年农村每年的夏收、秋收季节,学校都要组织支农活动,记得小学常去的是东庄圩,中学去的是田浪村,都在同里湖边,也就是镇北“后江河”入湖口的左侧和右侧。虽然参加劳动,身边有风景,心情就不一样,只要有空闲,同学就都往湖边跑,看滚滚波涛浪击堤岸,心潮也随之澎湃。

远眺罗星洲
同里湖烟波浩渺,湖水清澈,极目远眺,水天连接处是彼岸隐约模糊的影子。镜面似的湖面上有个突起的土墩显得孤单,像只搁浅的小船,在波峰浪谷间上下浮沉。有知道的人说:这是当年日军放火焚烧后的残骸,同里人叫它“罗千墩”。据史书记载,这罗千墩原本是个集庙宇和园林为一体的绿洲,也是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圣地,因周围芦丛形似罗星而取名“罗星洲”。岛上最早建筑始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建,小岛四周长堤环绕,南部是园林,北部是寺庙,山门面对古镇,上悬门额“罗星洲”。罗星洲以烟雨景观见胜,其罗星听雨在历史上被列入同里二十景之一,也是古代文人的最爱。柳亚子先生曾经写过《罗星洲题壁》一诗:“一蒲团地现楼台,秋水蒹葭足溯回,猛忆船山诗句好,白莲都为美人开。”赞美之心溢于言表。然而一场突降的灾难将所有毁灭,罗星洲不幸于1938年5月被日军焚毁。当时田岫山部队偷袭了驻扎在同里的日军,后旋即撤退,增援的日军抓不到人就迁怒于罗星洲上的葱郁树木,说树木挡住了他们视野,就放火焚烧,于是岛上的树木建筑毁于一旦。成为废墟的罗星洲逐渐衰败,到后来只留下个孤零零的土墩。不过曾经听老人说,同里湖每年都会发大水,罗星洲虽小却从来没被淹没过。
过去的同里湖几乎就是本地人的天然游泳池。在那个家家户户都手摇蒲扇度夏的年代,每天傍晚时分,古镇纵横的河道里就随处可见水花四溅的游泳人,既是乐趣,也为消暑。然而毕竟河面太窄不够尽兴,许多人就更喜欢去同里湖,那里天高水阔,自然条件优越。镇东北的东庄圩是当时大多数人的首选,那里有适宜游泳的湖滩,位置就在今天的同里湖度假村和大饭店之间。说远不远,跨越镇东北的东溪桥,走过和桥堍相连的一条小弄,外面就是过去的东庄圩。说近也不近,穿过古镇曲径通幽的街巷,再走弯绕曲折的田间小道,合算起来起码也有四五里路。记得每天下午三点过后,去同里湖的路上就开始有人结伴同行,其中就有我们邻居和同伴的身影。那时候我们都脚穿木屐板,脚下的街路也都是碎石和碎砖铺成,很多人嫌走路不快,就干脆把木屐板脱了,如此就要忍受夏日地皮的烫脚了。记得每到湖边时那里已经人声鼎沸,放眼望去湖面上也只见一个个涌动的头影。同里湖是由浅入深的硬滩,无论会游不会游的都有各自逗留的合适水域。它是玩水的游乐场,蛙泳、蝶泳、仰泳、潜泳……随心所欲,任意遨游。好像当年游得最远的也只到过罗星洲附近,那里波高浪急,听游过的人说,水很深也很冷,所以不敢久留就掉头往回了。同里湖也是学游泳的习练场,不会游的通常都匍匐在浅滩,练习的也是凡是新手都学过的“狗爬式”,手脚忙乱地尽力让自己的身体浮出水面,还经常口鼻呛水,但是只要呆在浅水区,就没听说过出事。想当年我也是在同里湖学会的游泳,至今印象深刻。
同里湖水产丰富,过去我们游泳时,经常有小叉条鱼在身边穿来穿去,还不时地跟人体亲密触碰。脚下也经常踩到河蚌、蚬子这些贝类,那时的人经常摸了带回家去,在当年这无疑是家里餐桌上的营养美味。同里湖鱼类品种也多:鳊鱼、草鱼、鲢鱼、黑鱼、鲫鱼、汪鱼等,尤其是养殖的鲢鱼和鲤鱼,数量最多。听附近农民说,农闲时他们经常下湖捉鱼:张网、鱼叉、网罩,各有各法。据说捉鱼最佳时机是鱼在产卵时(土话叫消籽),或者雨季涨水时,那时的鱼喜欢滞留在浅滩,更容易抓获。农民吃不完,有时还拿镇上去卖。当年的同里湖曾经划归屯村公社的渔业大队。我因为家属在同里水产站工作的缘故,曾经乘船去看过渔民下湖捕鱼的场景:那是一张由几十条大小渔船铺开的大网,收到开捕信号后,渔船从各自方位逐渐向湖的中央围拢,圈子越来越小,鱼也越聚越多,这时的鱼群因空间的挤压开始乱窜,不计其数的大鱼亮着白肚,争相跳跃在空中又瞬间回落,此起彼伏,看得人眼花缭乱。那时候所有养殖户的鱼都由当地水产部门统一收购,位于吴江的总公司则建有专门的冷库,被收购的鱼除了一部分供应本地,其中的鲤鱼都被冷冻贮藏,据说最后都发往北方各地供应给那里的居民。这样的模式一直到后来企业改制才结束。




上左为罗星洲观音寺;上右为罗星洲景色;下左为罗星洲听雨轩;下右为罗星洲文昌阁
同里湖和古镇结为一体是改革开放后的事。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同里镇区面积逐渐向东面方向延伸,特别是镇东南三元桥至同里湖边道路的开通,以及后来环湖公路的建成,沿街房屋和商店鳞次栉比地建造起来,从前的农田和阡陌小路不复存在,镇上人去湖边也不用再绕弯路。1996年4月,同里镇政府决定重建罗星洲及周围建筑,经过两年的筹划和建设,1998年4月,罗星洲重建完成向游客开放,烟雨景观再现,“罗星听雨”也有了重温的机会。重建后的罗星洲绿树成荫植被葱郁,上面除了有观音殿、关公殿、城隍殿、文昌阁、斗姆阁,还有荷花池、鱼乐池、水阁、旱船、曲桥、游廊等景观建筑。隔湖远望,绿树掩映下的罗星洲宛如漂浮水上的蓬莱仙境,乘船去罗星洲的话只需要几分钟,沿途则可以欣赏到同里湖烟波浩渺,鱼帆点点的水乡景色。

同里湖度假村
随着古镇建设的发展,同里湖周边的环境也愈加优美,除了湖中的罗星洲、沿湖的景观带,还有先后建造的同里湖度假村、同里湖大饭店等大小宾馆酒店,这些宾馆酒店同样也是绿树环绕的园林环境,和湖中的罗星洲遥遥相望、相映相衬。其中的同里湖度假村是我工作了十几年的单位,这座几乎和吴江宾馆同期建造的度假酒店,也是当年吴江为数不多的星级酒店,开张后很受周边游客特别是上海游客的青睐,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时,客房常常爆满甚至加床,住宿那里的游客都会去湖边走走,或湖景亭坐坐,看眼前湖光水色,听岛上寺庙的晨钟暮鼓和袅袅禅音,感受祥和安宁,接受心灵的洗礼。同里古镇的“同里之春旅游节”开办以来,同里湖度假村曾经连续几届被征用为活动的主会场,不仅请来了苏州电视台的嘉宾主持,甚至还请来了中央电视台的嘉宾主持,那可是同里古镇万人空巷的盛会,吸引了周边众多群众前去观看,同样也是同里湖畔人流涌动、争相目睹的盛景。

“法治 和谐水乡”雕塑
2005年2月,同里湖被列为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同里湖以及沿岸的建设和发展更加规范有序。如今的同里湖不仅是同里人悠闲散步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在古镇度假游玩的首选之地。
- 上一篇:方志南京 | 风雨沧桑“东牌楼”
- 下一篇:吴江通 | 吴江小园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