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志”载烽火 · 抗战记忆专题 >>> 烽火留声

⑨ 新四军和八路军会师地——狮子口

2025-08-23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重温新四军和八路军两军会师的壮阔历史,感受铁军精神的永恒力量。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国共合作抗日的大旗下,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陕甘地区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分别奔赴华中、华北战场。然而,随着日军占领武汉、广州,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华中地区成为敌、我、顽、伪四方角力的焦点。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刘少奇同志临危受命,提出“发展苏北是关键”,号召八路军南下、新四军北上,实现两军会师,将华北与华中连成一片。


image.png

军民联欢庆祝会师 


1940年,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主力挥师南下,突破盐河、废黄河防线;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取得黄桥大捷,歼敌1.1万多人。两支部队如两把利剑,直指苏北心脏!10月10日上午,秋风习习、晴空万里,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六团的先头部队与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的先头部队在盐城、东台间的白驹镇狮子口胜利会师,两股铁流终于交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抗战洪流。大家兴奋不已,高唱《会合歌》,并在白驹镇召开了两军会师联欢大会。会场挤满了人,锣鼓喧天,鞭炮声不绝于耳。联欢大会上,两军指战员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八路军称赞新四军黄桥战役打得好,祝贺他们取得重大胜利;新四军则谦虚地称八路军为“老大哥”,是能征善战的部队。新四军战士宰了几头猪,买了牛肉、鱼等热情招待长途转战、久别重逢的八路军战友。他们用面盆当菜盆、用瓷碗代酒杯,互相敬酒,互相祝贺。大家边谈边饮,亲如兄弟。会后,两军指战员互赠礼品,新四军赠给八路军方面的礼品有在黄桥决战中缴获的迫击炮和轻机枪,八路军方面赠送给新四军的礼品有缴获的日本指挥刀和左轮手枪。


image.png

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


10月15日,陈毅坐轮船从东台赴盐城慰问八路军部队,黄克诚专程从东沟赶到盐城迎接陈毅。会晤中,双方商讨了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问题,陈毅还用东台县商会赠送苏北指挥部的10万元慰劳八路军,并专程到龙冈慰问了一支队,将来时坐的小轮船赠送给了支队司令员彭明治,用铅油在汽艇上书写了:“赠给八路军同志留念”。八路军回赠20匹军马。晚上在龙冈小学操场上召开欢迎陈毅的大会,陈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八路军老大哥辛苦了!”他向大家连连招手,含笑点头,以示慰问。他在会上作了激动人心的报告,把“敌我友”态势和面临的任务讲得简短而透彻,话语诙谐幽默,引人入胜,富有鼓舞性和号召力,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讲话不断被掌声所打断。他带去的战地服务团还在晚会上作了文艺表演,得到了大家的热烈赞许。满含激动和喜悦之情的陈毅,为此写下了著名的诗作《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同志中有十年不见者》:“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江淮河汉”就是长江、淮河、黄河和汉水流域,是指八路军、新四军当时的活动范围。陈毅的诗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气概,读来令人振奋。


八路军部的张爱萍,后来还为陈毅和了首诗:“忆昔聆教几多回,抗日江淮旧属归。新四军与八路军,兄弟共举红旗飞。”新四军和八路军在白驹镇狮子口胜利会师,标志着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战略目标胜利实现。为皖南事变后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开辟苏北、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华中抗日斗争自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image.png

胜利会师群雕


狮子口,这座因《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著书而闻名的村落,从此镌刻在党史丰碑上。1986年,大丰县树立了22.6米高的会师纪念碑,形似一把直插蓝天的双刃宝剑,顶端的浮雕为镰刀、斧头,象征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两支工农抗日武装。如今,狮子口已成为江苏省党员教育实境课堂,每年吸引数万人前来瞻仰。一位老战士的后人曾动情地说:“触摸纪念碑的瞬间,我仿佛听见了80年前父辈们的呐喊。”此次会师不仅是一次军事胜利,更奠定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基础。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苏北成为华中抗战指挥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80年后的今天,白驹镇以“会师胜地”为品牌,打造红色文旅小镇。狮子口村党性教育基地里,年轻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报告厅内,孩子们观看抗战影片,齐声朗诵陈毅的诗篇。


历史从未远去。80年了,您看见了吗?当我们站在狮子口的纪念碑下,仰望那22.6米的“双刃宝剑”,耳边似乎仍回响着1940年的欢呼与战歌。


来源:《江苏地方志 · 红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