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茶业史小探:一片青山入座 半潭江水烹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地处楚尾吴头,良好的自然禀赋和勤劳的镇江人民为中国茶业发展和茶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茶文化也已成为镇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江产茶历史悠久
镇江饮茶之俗最迟应始于三国时期,“以茶代酒”的典故即源出宁镇地区。陈寿《三国志・吴志》记载:吴帝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饮酒七升,但是有位叫韦曜的丹阳人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特别优待,“密赐茶芪以代酒”,使之得过“酒关”,“以茶代酒”一事直到今天仍被人广为引用。由此也可知当时宁镇一带已有饮茶之俗。
镇江茶叶生产历史最迟应始于唐朝,在明清时期为最盛。陆羽《茶经》记载:“天下产茶者,三十六州,浙西、湖州上。常州次,宜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由此观之,镇江茶在当时虽非上上之品,但产茶历史却已确证。从与陆羽相交甚厚的诗僧皎然写有《望丹阳寻陆处士不遇》等诗也可看出,陆羽曾在丹阳、茅山等地寓居。宋代实行榷茶制,镇江已设有榷货务。
1935年,吴觉农和胡浩川合作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其记载的茶叶产区就有镇江、句容、丹阳等地。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丹阳建山倪山村种茶数亩。1946年,“镇江三老”冷遹、陆小波、严惠宇开办四益农场,在第六分场(现高资茶场)种植成片茶园16亩。新中国成立后,镇江茶业取得巨大发展,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国营和乡村茶场,茶园面积逐步扩大,至今已达7.76万亩,已经成为镇江高效农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镇江好水天下闻名
好茶须有好水,名句“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中,“扬子江心水”说的就是千百年来一直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中泠泉。
中泠泉又名中濡泉,泉水清澈,水味甘醇清冽,沸水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而不溢出。据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载,品泉家刘伯刍对若干名泉佳水进行品鉴,较水宜于茶者凡七等,镇江金山中泠泉评为第一,故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美誉,自唐迄今,盛名不衰。唐宋时中泠泉还在长江之中,汲取泉水须在每日子、午两个时辰,将带盖的铜瓶用绳垂下泉中,迅速拉开盖子,才能汲到中泠泉水。陆游为官京口,有诗句提及汲取泉水之难:“铜瓶愁汲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后来因长江主干北移,金山与南岸相连,中泠泉才移至陆地上,现池畔石栏上仍有清人王仁堪题写的“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
镇江名茶魅力初具
实际上,历史上的镇江茶是有上品名品的。明清《丹徒县志》记载:“徒邑迤西诸山产茶,五州山出者尤佳,名云雾茶,但土人不善焙,故名不闻耳。”“碧螺春茶,系迤西诸山所产的一种,宣统二年送南洋劝业会评审获金牌奖。”《句容县志》也称:“茶则有空青云雾,玉门桥所产亦高品。”“乾茶,出于乾云观。”《丹阳县志》亦云:“土茶,晓里桥南数里,地名杨城,有坟。约四五亩,产此。每年于二三月间采之,风味不减武夷。”但无论是五州山云雾茶、碧螺春,还是乾茶、土茶、空青茶等,其风格品质特征、加工技术、产销情况,均已史无稽考,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镇江属典型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水分和温光条件能满足茶树生长的要求,丘陵山区小气候条件多样,长江水体对沿江地区小气候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相对气温日差较小,湿度大,秋季降温偏迟,极端高温、低温日数少。镇江不少茶区的土壤也呈南北过渡带特性,发育于两大山脉山麓的黄棕壤亚类的黄砂土,成土母质是石英砂岩、古代沉积岩、页岩的风化物,有机质、氮素水平适宜,非常适宜植茶。
1982年7月,原镇江地区林特水产局、供销合作社、商业局联合成立了名茶试制领导小组,动员和组织茶叶技术人员开展试制工作;1984年,镇江市科委下达专题项目,成立陈武生、陈锡寿、杜金海、夏小马、绍素珍组成的课题组,研制“金山翠芽”,在下蜀茶场、五州山茶场、市林特产研究所等单位反复试验,于1985年4月形成较为完整的采制工艺,同年6月经省推荐参加由国家农牧渔业部、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名茶展评会”,一举跻身“全国十大名茶”。此后,“金山翠芽”在众多名优茶评比中斩获大奖,《中国名茶》《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志》等涉茶图书、期刊中均有专门介绍,1996年还被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江苏名茶代表选征收藏展示,成为镇江名茶的代表。另外,镇江茶叶科技工作者还先后创制出茅山长青、南山滴翠、三山香茗、墅山翠萝、夙美剑毫、吟春碧芽等10余个地产名茶品牌,镇江地产茶品质已经实现质的提升和飞跃。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
- 上一篇:为什么中国人从古至今都爱种菜?
- 下一篇:吃河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