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方志苏州 | 虎丘故事

2025-11-12    

虎丘在苏州城西北七里处,向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原名海涌山,相传远古时为海中小岛,历经沧桑,现为平畴山丘。传说吴王阖闾葬在这里的第三天,有白虎踞其上,故易其名。又说,山形如蹲虎,故名。


IMG_256

◈ 虎丘头山门前市井人物。摄于清同治九年(1870),图载《1860-1930: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


IMG_257

◈ 虎丘向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图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虎丘全景


IMG_258

◈ 虎丘正门,摄于1930年


东晋司徒王珣与弟司空王珉于剑池两侧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寺。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始建虎丘塔,后周显德六年(959)重建,北宋建隆二年(961)落成。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战争,虎丘除古塔与二山门外,山寺建筑俱毁。清末民国时期士绅发起整理虎丘名胜。1953年苏州市园林修整委员会初予修葺,6月开放游览。1954年园林管理处接管,翌年疏浚剑池,新建放鹤亭、涌泉亭、东丘亭等,并在二山门向西一带平地开河。1956—1957年挖通环山河,建海涌桥,疏通第三泉,建悟石轩、花雨亭,修整百步趋,砌筑石驳岸。1959年重建后山主要建筑。1962—1963年修葺十八折、小吴轩、千手观音殿等。改革开放以后对虎丘进行全面整修,恢复摩崖石刻及景点。


IMG_259

◈ 战前虎丘塔:太平军占领苏州之前的虎丘塔,塔上砖仿斗拱、檐下平座等各种构造齐全,塔檐尤为醒目;塔下右侧屋顶是大佛殿;大佛殿南侧的飞檐则是为迎接清康熙帝南巡在山巅建立的万岁楼。法国丹尼斯·路易·李阁郎摄于咸丰七年(1857)。三年之后,虎丘被毁


IMG_260

◈ 战后虎丘塔:清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二年(1863),虎丘地区全部毁于兵火,时宝塔塔檐全无,周围殿宇台榭荡然无存。图中孤零零的柱子是大佛殿遗迹;大佛殿遗迹南侧、二仙亭之上则是万岁楼遗址。英国约翰·汤姆逊摄于同治八年(1869)


IMG_261

◈ 山寺被毁:虎丘二仙亭以上建筑毁于兵燹,摄于1920年


IMG_262

◈ 山寺重建:清同治、光绪年间,虎丘云岩寺陆续重建。图中可见月洞门和二仙亭以上建筑已经恢复,摄于19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