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藏书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的藏书楼、藏书家层出不穷,尤以江浙一带为多。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概述》一文收录了从古代至近现代的藏书家共4715人,其中江苏有967人。他们为保存古代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姑苏藏书天下闻,江南一向是人文渊薮,藏书家荟萃之地,而苏州素有“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唐代,苏州就出现了刻书业,伴随着刻书业的发展,苏州的藏书事业日益兴盛,逐渐成为一种特有的风俗,丰富的藏书为苏州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有“姑苏藏书天下闻”之说。据记载:“吴门旧家,每多经史子集四部之储藏,虽寒俭之家,亦往往有数拾百册;至于富裕之家,更是连屋充栋,琳琅满目。故大江以南,藏书之富,当首推苏州。溯自元明以迄清季末叶,藏书之家,指不胜屈。拥有数千百卷之图籍者,多不胜举。居民中藏有一二十箱线装书的,并不为奇”(《苏州文史资料》第二辑)。
据《苏州史话》记载,历史上苏州出现不少著名的藏书家及他们的藏书楼,如明代正德年间长洲顾元庆的“大石山房”和崇祯年间常熟毛晋的“汲古阁”最负盛名;清代以常熟钱谦益的“绛云楼”、钱曾的“述古堂”、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长洲黄丕烈的“士礼居”、昆山徐乾学的“传是楼”藏书最多。丰富的藏书量和众多的藏书家在当时的中国是首屈一指,其丰富的藏书显示出古代藏书家深厚的文化情结。
古代私人藏书家大多学有专长,以苏州潘氏藏书家为例,他们有的以刊刻流播为主,在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上有杰出的成就。如潘祖荫,仕途通达,官资显赫,于从政之余,归老退隐之时,广置图籍,潜心于聚书研究著述。民国时期,由于近代图书馆之兴起,私家藏书已非主流,一些学者把藏书同治学密切结合,或曾任职于近代图书馆,成为近代图书馆事业之先驱者,如近现代著名的目录学家潘景郑等。
潘氏藏书楼可追溯到乾隆时代,与他们祖上读书科名的发达同时而起。吴县潘氏家族是清代苏州四大家族之一,潘氏有贵潘、富潘之分,贵潘为官,以潘祖荫为代表,曾官至工部尚书。潘氏中的贵潘有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为中国的私家藏书作出了突出贡献,从潘奕隽的藏书楼“三松堂”算起,到第六代潘博山、潘景郑兄弟的藏书处“宝山楼”,共藏典籍30万卷书,将潘氏藏书推向了顶峰。
潘奕隽(1740~1830),字守愚,号榕皋,又号水云漫士,晚号三松老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藏书家。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举,一洗其祖父连续十三科不中的悒郁,接着于三十七年成为进士,首开潘家金榜题名的记录。历任内阁中书,文渊阁检讨、户部主事。但是,没有几年便又乞归故里。他的藏书处名“三松堂”,藏书甚丰,以书法名画为多。他常与同时代的几位大藏书家,如目录学家、校勘家黄丕烈、袁寿阶等人“酒逢知己千杯少”、“高山流水遇知音”,畅谈人生,赏书品画。他编的《三松堂书目》中,仅黄丕烈校跋的,就有100种以上。他还著有《说文蠡测》、《三松堂诗文集》、《水云词》。
潘世璜(1764~1830),字黼堂,是潘奕隽之子。他出生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父辈的良好教育熏陶,博览群书,研习经史。清乾隆六十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官至编修,嘉庆年间改任主事,后因父年老,母病逝,遂弃官归里。他帮助父亲从事藏书活动,家有三松堂,所藏经籍甚富,尤以名抄名校为多,编有《须静斋云烟过眼录》,后因早卒于其父,三松堂藏书传给其子潘遵祁。
潘世恩是潘奕隽幼弟奕基的儿子,为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元老。潘世恩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曾沂(1793~1853),又名念祖,号小浮山人,清嘉庆举人,官至内阁中书,积藏有图书数栋。次子曾莹(1808~1878),字申甫,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有藏书楼名“小鸥波馆”,以收藏书画著名。
在潘氏藏书楼中,以第三代潘祖荫的“滂喜斋”、潘祖同的“竹山堂”及第六代潘承厚、潘景郑兄弟的“宝山楼”藏书等最有成就。
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号郑庵,是状元宰辅潘世恩之孙、潘曾绶的长子,清代著名藏书家。清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等。潘祖荫“学问渊通,才猷练达”,“叠索文衡,洊升升卿贰”(《清史列传》卷五十八)。他自幼涉猎百家,精通经史。“文藻艳发,兼工诗词”、“夙治《说文》,耽嗜汉学”。
潘祖荫在政治上才识高卓,办事干练,敢于直谏,不计祸福。在政事之余,涉猎百家,精通经史。“文藻艳发,兼工诗词”、“夙治《说文》,耽嗜汉学”。工书法,其作品被人视为珍贵而收藏。他喜金石,凡闻有彝器出土,他则“倾囊购之,至罄衣物不恤”,所得有史颂鼎、盂鼎、克鼎等,都是稀世无价之宝。他曾辑有《攀古楼金石款识》二卷。潘祖荫还是一位刻书家,曾刻书近百种,所收藏的金石图书,曾甲于吴下,闻名南北。他的藏书室名有“滂喜斋”、“八求精舍”、“攀古楼”、“澄怀堂”、“金石录十卷人家”等。
光绪十年(1884),潘祖荫和当时著名学者、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叶昌炽就苏寓故居的最珍本135部,编成了《滂喜斋书目》,尤以宋元善本书最多,达58部,其中宋代赵明诚与李清照的《金石录》10卷最为珍贵,因而刻有“金石录十卷人家”藏书印,以资纪念;此外,在他的收藏中还有宋刻《白氏文集》残本、《后村先生集》残本、秦观的《淮海居士长短句》、杨守敬从日本带回的北宋刊本《广韵》、南宋刊本《竹友集》以及《葛归愚集》、北宋本《公羊春秋何氏注》、《儒林外史》手写本等。他每得一部书,必加评释,著成《滂喜斋读书记》2卷、《滂喜斋宋元本书目》1卷,还刊有《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
潘祖同,字桐生,号谱琴,又号岁可老人,是清藏书家潘曾莹的长子。清咸丰六年(1856)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八年因涉及顺天乡试舞弊案,被免官归里。他承家父藏书甚富,所藏至4万卷,后传给嗣孙潘承厚、潘承弼兄弟俩,藏书处“竹山堂”。
潘博山(1904~1943),原名承厚,字温甫,号少卿,又号博山,是近代著名藏书家、画家。他与其弟潘景郑均为潘祖荫的侄孙。潘博山精通鉴赏,曾任故宫博物院顾问,善画山水、花卉。嗜古成癖,搜罗典籍,访求书画,虽捐衣食,也在所不惜。他与潘景郑一起以其祖辈潘祖荫、其父潘祖同“竹山堂”的万卷藏书为基础,共同致力于藏书事业。潘博山又收集了30万卷书,藏于“宝山楼”,藏书以金石书画、逸典名校、历代尺牍、明末史料、乡邦文献为主,另有石刻2万余件。抗战前后,藏书流散不少。他编有《明清藏书家尺牍》、《明清两朝画苑尺牍》等。潘博山虽出身于诗书人家,但却很有经商才能。中年时,他不仅振兴了潘家已有200年历史之久的酱园店生意,并在吴县倡组电气公司、垦业银行,抗战初又在上海创设通惠银行。1943年,潘博山病逝。
潘景郑(1907~),原名承弼,字良甫,号景郑,是近现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潘景郑与其兄潘博山不同,他专研国学,早年受业于章太炎、吴梅等大师,学习文学词曲。抗日战争时,他应顾廷龙之约至上海合众图书馆任职,后入上海图书馆工作。潘景郑精通版本、目录及考证学,喜好藏书,他在其祖辈藏书的基础上,增加收藏古籍善本、金石墨拓、名砚古物。收藏的金石拓本万余种,石砚50余方。其藏书处名为“著砚楼”,以明末史料、地方文献为特色。
潘博山、潘景郑兄弟继承了“竹山堂”全部藏书4万卷外,还非常留意“三松堂”失散的版本书,曾经收回十分之二三,其他如曹元忠的“笔经室”、莫棠的“铜进文房”、孙毓修的“小绿天”等旧家藏书,也尽为潘氏兄弟所得。后因购得宋蜀刻大字本《陈后山集》,于1919年将“竹山堂”藏书处改名“宝山楼”,已藏书30万卷,为潘氏藏书之最。
1919年秋,吴县书市曾出现一部宋蜀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20卷,由于纸色晦暗,大家以为是明代翻刻本而不屑一顾。潘氏兄弟两人却慧眼独具,毅然以200元收下。此集字大如钱,字体古朴浑厚,用黄麻纸印刷,钤有“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等印记。由此他们将藏书处取名“宝山楼”,并将这部《后山居士文集》作为镇库之宝,以示珍重。之后,他们又陆续购得《明弘治本后山集》、《蒋子遵手校弘治陈后山集》及《残宋本后村居士集》,潘氏兄弟对此三种书均各有跋语。此外,还收藏有《江郑堂校明钞本后村集》。
在“宝山楼”的收藏中,以明末史料为主。光绪末叶以后,明末史料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收藏和研究均颇成风气,如当时的谢国桢、朱希祖都是其中的翘楚。潘博山、潘景郑兄弟对此也有一番罗致。对于明代史料,潘景郑多有评述,对于晚清爱国人士的爱国情绪,潘景郑是极力赞颂。1938年,日本侵略的魔火波及苏州,丁初园的遗藏也箧衍狼籍,其手辑的《河东君轶事》也流落市廛。此时的潘景郑经战乱之后,虽衣食因迫,然“斥饼金得之”,并在书后作跋。陈寅恪先生所作《柳如是别传》时,多得益于这部丁初园手辑的《河东君轶事》。此外,潘景郑还藏有柳如是尺牍及诗集《湖上草》。
“宝山楼”藏书中乡贤文献也占据了重要位置,这是“宝山楼”藏书的最大特色。凡是乡贤的稿本、校跋,甚至只有片纸只字、数语题记的书,他们都见无不收。《著砚楼书跋》中几近半是乡邦资料,尤其于集部中更大半都是。他们收集的范围不限于吴县当地,而是包括旧日苏州府辖的常熟、昆山各县。他们不仅仅是收藏,更常常就零散碎烂的稿本加以整理装裱。潘氏兄弟勤于乡贤文献,先河后海,其实也是为了中华典籍留根的事业。他们这种收藏宗旨,是含有很大的抱负和志向,即要编订类似苏州艺文志的著述,但终未能实现。
潘氏兄弟在“宝山楼”共同藏书之外,又各有所好。潘景郑嗜好石拓及砚,而潘博山喜好收藏历代尺牍。潘博山积二十年所得名人手迹1000余家,上起元代,下迄清末,而以获自无锡沈梧“古华山馆”及陈骥德“吉云居”所藏的明末忠贤书翰最多,抗战中全部携带至上海整理,准备会印流传人间,分为忠贤、儒林、文苑、金石、藏书、画苑、方外、闺秀、吴郡先贤9类。由于潘博山不幸逝世,潘景郑花费9个月的时间,始告完成,并作《明清画苑尺牍跋》。为了不负博山的垂远之遗意,潘景郑又“发箧陈册,取先泽之未刊,及师友遗著有待名山著,与其他罕传秘帙有资考索者”,编成若干集传诸墨版,集名曰《陟冈楼丛书》,并为之作序。
抗日战争开始,“宝山楼”连遭炮火和盗窃,藏书损失约十分之三四。后来兄弟俩移居上海,收书之兴稍减,接着潘博山病逝,潘家失去了主要经济支柱。景郑只好陆续出售一些藏书以养家糊口。如明代文 俶(文徵明的重孙女)彩绘的1300多幅《金石昆虫木状》,便为中央图书馆收购,现藏于台湾,这部具有中药研究及艺术欣赏双重价值的图籍,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风雨雨的潘氏六代藏书楼到了潘景郑手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宝山楼的藏书,现大部分已入图书馆或博物馆。1949年解放后,潘景郑将余藏善本佳椠,以及清代缙绅录朱卷等献给了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的前身)。后又将所存六朝、隋、唐墓志、六朝造像、宋辽金元经幢、汉砖汉瓦百余种,以及唐代井栏的拓片等统统捐赠苏南文管会。而“字大如钱”的《后山居士文集》则归北京图书馆收藏。特别是潘氏祖传镇家之宝“周盂鼎”、“大克鼎”,在历经抗日战争时期腥风血雨后,潘家主持家务的潘祖荫孙媳潘达于老人,于1951年将宝鼎献给了国家收藏。现在“周盂鼎”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大克鼎”藏于上海博物馆。
抗战时期,潘景郑与张元济、叶景葵、顾廷龙诸先生共同创办合众图书馆。这时,正值目录版本学家顾廷龙先生发起,潘先生便与之共编《明代版刻图录初编》。此书网罗明代所刻书籍,分蓝本、藩府本、家刻本、活字本等12类,书影后加说明,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介绍明代版刻的书籍,资料价值与学术价值都很高。
上海历史文献馆成立后,潘景郑致力古籍版本的鉴定,还编了许多专题目录,有《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农艺史料目录》、《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台湾史料目录》等等,有些是他人未涉及的。如《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石刻分类目录》,潘景郑首创将石刻分为16类,既合理又明晰。他自己撰写的《日知录补校(附版本考略)》,全面周到,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本子。
潘景郑一生可谓著作等身。1957年,潘景郑在幼子家武的帮助下,搜辑丛残,编成《著砚楼书跋》,书跋403篇,多为1940年之前所作,为古籍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的专著,其中有许多题跋,对各书传世版本作了总结性论述。自著书有:《著砚楼读书记》、《校文古本再考》、《日知录补校》、《词律校异》、《词选笺注》、《图书金石题跋》、《寄沤剩稿》等等。
我国自古就有“读书传家久”之说,把藏书和读书的传统当作是为后代立身做人、立业成家的传家宝。家有藏书和读书人的“书香门第”也历来受到人们的尊崇和仰慕。
(责任编辑 尤 岩)
- 上一篇:苏中地区饮食方言拾零
- 下一篇: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