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乘专车从上海来到南京。夜色下的南京,原两江总督署大门前的广场上,华灯高照,如同白昼。晚11时整,在原两江总督署大厅里,隆重地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孙中山就任后就在原督署西花园西侧的一座西式平房里办公。
孙中山先生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是典型的仿法国文艺复兴式样。20世纪初叶,国门已被西方的炮舰轰开,西方的文化早已经开始渗透中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朝两江总督端方、载泽等五大臣曾出国考察政治。光绪三十二年,端方再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思想上受欧风美雨的影响,很崇尚西式建筑。端方因督署中旧有房宅不够用,因此在他的任上(1909年),即开工兴建了一座东西走向的西式平房,作为待客理事的花厅。工程尚未完工,他就被调任,后任总督张人骏继续建筑,建成于1910年初。该厅因位于总督署西花园的西侧,故又称“西花厅”。
这幢花厅与西方建筑不同的是,当时的西式建筑多用红砖砌外墙,而该建筑的墙体却用青砖和城砖砌筑,黄色石灰粉面。内部却是砖木结构。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一层七开间,三间屋内有壁炉。朝南是外走廊,有12座拱形落地窗,上部中央嵌拱心石,下为铸铁空花栏杆。房屋基座有1米多高,抱厦向南凸出2米多,顶部饰有山花,东南西各有一拱型门。整个建筑鸟瞰呈T型状,覆盖红洋瓦。
孙中山办公室中间为穿堂,两边各有3间。穿堂一般作为衣帽间。穿堂东边第一间是小会议室,兼做会客室。隔壁办公室有1张转椅,1个文件柜,1只小书橱和两张沙发。办公桌上,放着台灯、电话机、小闹钟等。墙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墨迹“奋斗”。在这间极其普通的房间里,孙中山先生签发了许多重要的民主政令。
最东边一间是孙中山先生临时休息室,是中山先生工作之余小憩的地方。
穿堂西边的一大间是总长会议室。西面墙上有一幅照片,记录了临时政府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孙中山与内阁成员围坐在一起共商国事的情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具有民主性质的国家体制,在这张照片中充分体现出来。1912年1月21日下午1时,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召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第一次内阁会议。出席者几乎为清一色的革命党人。这次会议决议了三件重大事项:一、议行政方针,主张中央集权;二、筹措军饷,拟将招商局抵押1000万。以招商局盛宣怀股居多,理当没收……三、和议大定,优待清室条件,已由伍廷芳开出,俟清帝退位后,请袁世凯来南京就任……第一次内阁会议的决定,也决定了临时政府的命运。
孙中山在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之后,陆续在这里颁布了30多条具体的政策法令,以革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恶习,其影响十分深远。一次,一位80多岁的扬州盐商来到总统府,要求拜见大总统。卫队长不准。孙中山知道后,立即让卫队长将老人请进来。老人看见在走廊上迎候他的孙中山,赶紧行三跪九叩大礼。孙中山赶忙把他扶起,说:“三跪九叩是满清的旧礼陋俗,如今民国建立了,人人都是平等的。老人家来此有何事啊?”老人说:“我姓萧,专门来看看民国的大总统是什么模样。”孙中山笑着说:“你看,我不是和大家一样吗?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国民服务的。”老者又问:“总统离职后呢?”孙中山说:“总统离职后和老百姓一样。”老者兴奋地说:“今天我算见到民主了。”
总长会议室东面墙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巨幅标准像,两边悬挂着临时政府“五色旗”。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曾有官员几次向他提出建议,目前的办公条件太差,是否建一幢办公楼。孙中山再三考虑,最终还是没采纳这一建议。其中原因,主要是经费紧张。其时,清帝在北京尚未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正在筹划北伐大计,国家百废待举,到处要用钱。孙中山甚至向国外银行贷款,哪来的钱建造办公楼呢?再加上孙中山本人廉洁奉公,对自己和家属要求极严,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根本不可能拿出钱来建楼。另外,孙中山深知南京有一个迷信的传言,叫“在官不建衙”。所以,这也许是孙中山不建造办公楼的又一个原因吧。
孙中山离开南京后,这幢房子又成为黄兴的南京留守府。一天,黄兴在留守府办公室召集蒋作宾、何成浚、徐少秋等官员议事。谈到激动时,黄兴突然离座站起,两只手打起手势挥舞起来。时正值热天,办公室的电风扇正开着,黄兴不慎将右手伸入电扇中,右手食指被当场削去一截,顿时血流如注,黄兴当场晕倒在地。卫士长急召军医紧急救治。夫人徐宗汉与随从也纷纷赶来。后来,南京曾流传有一段民谣:“黄留守,留不住自己的一个手指头”。寓意黄兴的留守府实在是太短命了。
1913年“二次革命”中,此建筑曾为黄兴等人的“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部”,以及北洋军阀时期的江苏都督府、督军署、副总统府等。
冯国璋刚一上任,立刻把督军署改为副总统府,办事机构就设在原军署内,仍是原班人马。从此,冯国璋经常以“国家元首”的姿态在这里公开接见外国客人和记者,大谈治国方略,一时在中国政坛上极为活跃。
1917年4月2日下午5时,副总统府发生了一场火灾,震动了南京城。冯国璋不由分说,立即下令全城戒严。火灾是这样引起的:副总统府西花园冯国璋居室的西屋,因电线漏电起火,火势蔓延很快,一时难以扑灭,10多分钟就烧毁内宅及办公用房60多间。幸亏调大批军警前来抢救,大火才没有危及府内其他古建筑。至晚8时才把火扑灭。耐人寻味的是,冯国璋检查被烧毁的物件时,唯独对20万元的8厘公债化为灰烬懊恼不已。火灾后,冯国璋无处居住,只好携眷移住府外的李相府。5月5日,冯即委派军需科长高某找工入府,在失火场地重建平房40多间。
1927年北伐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和北伐军总司令部又在此合署办公。这里也曾作为蒋介石的军委会主席办公室,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等机关的办公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先后曾作为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江苏省政府、省人大以及省政协的办公地点。
目前这里已作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的一部分对外开放,并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 尤 岩)
- 上一篇:“黄鹄”轮与金陵军械所的创办
- 下一篇:我省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