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金陵中秋记忆

2017-12-11    

中秋佳节历来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唐代大诗人张九龄的千古绝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让无数炎黄子孙为中秋月夜的美好意境所慨叹、倾倒。圆圆的皓月高挂苍穹,不仅寄托了普天大众对未来前景的美好向往,也传递着对至爱亲朋的真诚祈福。金陵月文化悠久灿烂,经久不息。历史上的这天,南京百姓不仅要祀奉月神、赏玩圆月、品尝月饼等,往往还生发出强烈的思乡团聚情结……让我们一起遨游于悠久浩瀚的中华人文长河中,共同记忆沉淀在历史深处的中秋。

月到中秋分外明

在古代农历纪年规制中,全年十二个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度又分孟、仲、季三个月份。相对而言八月十五望月最为圆满,这天故名“仲秋”、“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诸《周礼》。古人素有将圆月视为美满、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敬月习俗源远流长。中秋节至少在唐代初期就已成为固定节日了,宋代以后逐渐兴盛,明清时期与农历新年元旦(1914年开始改称“春节)齐名,成为华夏大地继此之后第二大影响力的传统节日。

老南京中秋节期间,通常要吃月饼、葡萄、石榴、柿子、梨子、香藕、熟菱、芋头、栗子、桂花鸭,以及饮酒助兴,当晚阖家团聚宴饮。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如果家里哪位成员因故缺席的话,饭桌上就要为其添加一套碗筷,此举具有团圆形式的象征意义。晚宴之后,南京百姓便于自家庭院、露台或门前空地上设案,供奉月饼、鲜果,烧斗香(扎香如宝塔、楼阁形,“或剪彩作月宫状黏之”,上加纸斗)祭拜月神。也许是嫦娥害羞怕见男子,抑或传统观念认为月乃太阴,而女性素来属阴,故昔有“男不拜月”谚俗。南京女子祭拜月神时,虔诚地祈盼自己貌如嫦娥,生活宛若一轮皓月美满。月下团坐赏月(俗称“圆月”),品尝月饼果物,相互聊天,无疑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在传统食俗中月饼具有“团圆”意味,相传早先还与朱元璋组织起义军反对元朝统治者时,在饼中暗藏“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有关;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柿子蕴含着“柿(事)柿(事)如意”的口彩……

城南夫子庙泮池、玩月桥,门西(今中华门西)凤凰台,城中鸡鸣山,下关朝月楼,江宁东山等处,均为昔日百姓览月佳地。闻名遐迩的“凤台秋月”、“东山秋月”胜景,相继入列明代“金陵八景”和清代“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西多佳山,水木清华,环境幽寂迷人,清凉山也是一处赏月佳境。主讲惜阴书院的晚清文士薛时雨寓居龙蟠里“薛庐”,有年中秋夜晚沿着清凉山步月:“薄醉御凉颸,缓步入山麓。月出山蔽之,疏影动林木。须臾升中天,一色净如沐。清气通乾坤,好景豁心目……下山息吾庐,幽兴自然足。回头望翠微,似有孤云宿”,该诗充分地展现了薛时雨登高赏月的悠然心境。如此美好景色,令人咏叹不已。

古往今来,依山傍水乃金陵赏月胜地的重要地理特征,天上圆月,水中月光。也许人们只有在月色空明的山水之间,对月当歌的抒怀情致才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不少青年男女在莫愁湖、玄武湖畔,借机玩月抒情,卿卿我我,别有一番浪漫幽雅情致。也有的大户人家在自家房屋的望月楼上,不出户就可以尽情赏月了,直至月满西楼。赏月同时,听老人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更是孩童们最感兴味的难忘时光。城南月牙巷旁卧佛寺中所传说的“中秋月牙”奇观,早已遗留在了人们的美好遐想中。

中秋之际正值天高气爽,满城尽飘桂花香。当晚南京民众还有“走月”(即外出游逛)习俗,期盼身体健康,街头巷尾别有一番热闹情景。其中“小家妇女结伴外出,谓之‘走桥’”。聚宝门(今中华门)外窑湾街一带有座涧子桥(在今上码头53号处),祈盼生子的人家常常前往这里,站在桥头往下扔瓦罐,相传此举将来可以得子,该桥后来也被讹传为“见子桥”。民国《中华全国风俗志?南京采风记》还述:“是晚望子者,至夫子庙游后,过桥一行,谓可卜梦(得子)罢云”。由于过去人们还有阴阳生殖崇拜习尚,这天晚上还有“摸秋”风俗,有些妇女前去触摸一下门东(今中华门东)信府河旁玄帝庙门前的铁老鹳杆或钟山书院门前的铁锚,期盼早生贵子。也有的则前往茉莉园,“以得瓜、豆为宜男”。

中秋无月亦诗意

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等典籍记载:明成祖朱棣由南京迁都北京之前,有年中秋节夜晚邀请群臣“开宴赏月”。由于当晚“月为云掩”,无法尽情赏月,大家觉得有些乏味。有些无奈的朱棣见状,便令学士解缙赋诗助兴。解缙自幼颖敏绝伦、文采盖世,他受命当即灵机一动,脱口吟出一首《风落梅?中秋望月应制》应景词来:“嫦娥面,今夜圆,下云帘,不著臣看。拚今宵,倚阑不去眠,看谁过广寒宫殿?”让人们在无尽的神思猜想中,心生一丝浪漫缠绵情怀。朱棣“览之大喜”,举杯与解缙同饮,又令其按照词意即兴创作一首应景长诗:“吾闻广寒八万三千修月斧,暗处生明缺处补……但期岁岁奉宸游,来看霓裳羽衣舞。”解缙的吟咏诗意盎然,其中更有“吾欲斩蜍蛙,磔玉兔,坐令天宇绝纤尘”等佳句,情境幽深悠远。

时过夜半,天穹逐渐云散月朗,君臣们在流水倾泻般的月色下高酌酒樽,个个十分开心。朱棣更是大笑赞叹:解缙的非凡才华真可谓巧夺天工也!众人最后尽兴而散。

相忆最是秦淮月

相传东晋时某年中秋夜晚,名士谢尚、袁宏在牛渚(今采石矶一带,汉时即属秣陵)江面上泛舟揽月,留下了“牛渚玩月”的风流佳话。唐代诗仙李白数下金陵,也吟有《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等玩月诗篇。

南唐以后,不少骚人雅士纷纷醉游秦淮,或放舟荡漾,或临轩玩月,用饱含深情的诗文咏叹中秋佳节,用双手托起心中的一轮明月。“内桥南走是长干,十里平铺白玉寒。踏尽马蹄尘不动,半窗明月此中看”,这是明代书画名家周天球《中秋长干曲(三首)》之一,他还在第二、三首诗中激情咏叹:“花灯百队走儿童,尽道仙娥降月中。纵是霓裳看不见,白毫光里度香风”、“玉笙低引紫箫长,不许商音断客肠。听到月斜才入破,飞来七十二鸳鸯”,周天球将写实叙事与浪漫抒情手法相结合,描绘出金陵中秋佳节的欢悦情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秋日,海内名士于秦淮河畔开大社,名流歌姬咸来相庆,“缉文墨、理弦歌,修容拂拭”……风流雅韵至今为人称道。  

“江南月,第一在秦淮。河影直从天上泻,歌声浑似碧空来。随处好擎杯”,清初文人张荣在《望江南?秦淮月》词中,深情地勾画出一幅天上月光与人间灯火、歌酒欢乐交相辉映的金陵民俗风情画卷;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经多次巡幸秦淮河畔,所作《题宋院本金陵图》意味深长而富有沧桑之感:“几经富庶几离乱,富庶欢娱离乱愁。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无意照千秋”,意象中的秦淮明月更让人充满了无限遐想。

明代文人潘之恒在金陵赏月后,特地写下了传世名篇《秦淮看月记》。他以“中秋赏月”为引线逐步深入,兼及秦淮艺姬乐技等。当时青溪、秦淮两岸“竞传吴音”,河房河厅中的歌姬,以真情胜者“则元女之珠献彩女之箫,随其孤调皆缘云之音”……笙箫韵动秦淮月,令人赏玩情趣大增。潘之恒最后不禁纵情歌唱:“我之思兮云隐,月中生兮风中殒,忽如梦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龙街光兮凤舒彩,忽以游兮以嬉,愿千秋兮无改。”清代文学大家曹雪芹在《咏月》诗中抒怀感叹:“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相忆最是秦淮月,今宵有酒醉今宵。适逢良宵美景,古今名流俊彦莅临游赏,赋文放歌不尽,曾有诗家纵情联云:“箫声笛声梦呓声,声声应月;明月空月秦淮月,月月关情”……

注 释:

①参见民国潘宗鼎《金陵岁时记》“中秋斗香、月饼”条目,夏仁虎《岁华忆语》“中秋、祀月”条目,王焕镳《首都志》卷十三“礼俗”部分等。

②参见晚清民初陈作霖《炳株里谈》卷中“金陵年节旧俗”条目。

③参见民国潘宗鼎《金陵岁时记》“摸秋”条目。

④参见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九“中秋不见月”条目,清代褚人获《坚瓠集》坚瓠乙集卷之三“中秋不见月”条目。

根据《明太宗实录》、《明史》等典籍可知:明成祖朱棣由南京正式迁都北京的时间为永乐十七年(1420)。因此“中秋不见月”逸闻轶事,应当发生在解缙(1369—1415)去世于永乐十二年之前。

⑤参见明末清初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齐王孙承彩”条目。

(本文主要参考了南京历代地方志书、秦淮香艳丛书等明清以来笔记小品,在此不一一详列了。所有参考典籍均来源于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

(责任编辑 顾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