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民间绝艺:北京绒鸟

2017-12-11    

2006年入选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京绒花制作技艺,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虽然,南京市面上已难觅绒花的足迹,但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绒花工作室”,人们依然可以观赏到南京唯一在制作绒花的艺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树宪师傅的精湛技艺。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南京绒花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和艺术特色。而且,通过赵树宪的介绍,笔者辗转找到了北京绒鸟的传人蔡志伟先生,因而对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绒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北京人把绒花工艺品称为“北京绒鸟”,北京的丝绒工艺品行业统称为绒鸟行业。广义上的北京绒鸟包括绒制的花、鸟、兽、人物等,和南京绒花一样,北京绒鸟也是由头饰绒花发展而来的。北京绒鸟和南京绒鸟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北京绒鸟的历史

       北京绒制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格外繁盛,《旧京文物略》上说:“彼时旗汗妇女戴花成为风习,其中尤以梳旗头的妇女最喜欢彩色鲜艳、花样新奇的人造花。”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清代皇帝大婚时皇后、嫔妃所饰的绒花,这些绒花多取材于“吉庆有余”、“龙凤呈祥”等吉祥语意。由于“绒花”与“荣华”谐音,佩戴绒花寓示荣华富贵。贵戚中的妇女们佩戴绒花也特别盛行。随着清朝的衰亡,绒花即从宫中传到民间,从此普通的妇女们也开始佩戴绒花。

       从康熙十年(1671)起,北京花行的艺人们成立了自己的行会――“自制献花老会”。行会规定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四为花行全体艺人聚会的日子,这一天要素食,并且将自己做的花敬献神明,以祈求行业兴旺。

       每逢正月初一一大早,献花会就会敲锣打鼓,浩浩荡荡来到东岳庙,用各色鲜花将庙前的牌楼装扮一番,然后进庙烧香礼神,拜完后出庙,从牌楼上取下一朵花戴在头上。回家的路上遇到行人,便拱手作揖,道声“戴福还家”以示问候。献花会多由花市的商贩组成,他们到东岳庙,除了拜神,还挑着纸花、绒花在庙里支个摊儿,售予众香客。这样一来,其他人也能将“福”带回家了。所以逛庙的妇人,不论年龄大小,都喜欢买枝花戴在头上。北京的春节因为有了绒花摊子,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旧时京城一到年三十,从前门老爷庙烧香逛庙回来的人,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插戴着满头绒花。

       清末民初,当时在崇文门外花市大街制售绒花的花铺有东胜永、瑞和永、鸿兴德、春华庆等近十余家。绒花的销路主要是庙会,早年间花市就有三处庙会最为盛名,西边火神庙每月逢四有集市,东边灶君庙每年八月初一到初三有祀神庙会,而东北角的蟠桃宫最为热闹,每年三月初三赶庙会的人人山人海。

       还有其它庙会如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以及娘娘庙、妙峰山等处都有定期的庙会,每逢庙会敬香朝神的人群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他们在敬香完毕的归途中,路过庙会的花摊上一般要买几支绒花。有的只是随便看看,但卖家拿起绒花插在对方的头上,念一句吉祥话:戴福还家喽!或,吉庆有余喽!对方也不好意思摘下来,就买下了。这个时候一般销售最好的绒花有“大福字”、“红蝙蝠”、“吉庆有余”、“聚宝盆”等。男的把花插在帽檐上或帽缝间,女的则别在胸前或插在头上,显得喜气洋洋,充满了老北京的民间生活气息。所以老北京有句俗话说:“绒花,绒花,逢年过节,开满京华。”

       北京的东花市一带从北小市口两侧到虎伯劳口,南边从南小市口两侧直到元宝市,遍布花行、花庄,绒花作坊不计其数,做花成为花市居民的家庭活计。整条街的绒花行里,名声最大的要数郭长祯和张宝善,人称“郭家门儿”和“张家门儿”。

       “郭家门儿”主要做“大路货”,根据时令制作各种应时绒花,春节将至,就制作“年年有余”、“荣华富贵”、“聚宝盆”等绒花。端午到了,又做绒艾虎、五毒葫芦等,做工说不上精细,但买家多,影响大。

       “张家门儿”善做精品和各种大件绒制品,张家制绒花的每道工序都要求极严,因而,常有达官贵人前来订制用于婚嫁的大型头饰。据说,最讲究的“凤冠”上还缀有金银丝,镶嵌着翡翠、玛瑙,华贵异常。

       晚清至民国,北京民间普遍把绒花作为头饰,绒花作坊多集中于崇文区的花市大街,那里有“瑞和永”、“东胜永”、“鸿兴德”等十家销售绒花的铺子。

       北京绒鸟最早也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1953年,35家个体户组织了一个绒花生产小组。1954年公私合营,在花市成立了绒绢纸花供销合作社;成立了绒花鸟兽第一生产合作社,这样由各家各户的小作坊生产逐渐形成了集体合作的生产方式。1958年,几家合作社合并为北京绒鸟社,社员有260多人。1960年在花市大街110号成立了北京绒鸟厂,并以张宝善、夏文富、郭长祯等艺人为核心成员组成了绒鸟厂技术组。

       期间,张宝善等艺人开始将绒制品题材丰富发展到各种飞禽走兽,以及绒制卡通、壁挂、圣诞节礼品。绒制品走过了一个从“绒花”为主到“绒鸟”为主的沿革过程,这个过程折射出不同年代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据张宝善的徒弟李桂英回忆,1957年春天,张宝善应邀去扬州传艺,江南草地上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觅食的可爱画面激发了老艺人的创作灵感。回京后,他很快创作了一群可爱的“小雏鸡”。1959年,张宝善用生绒做了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顺应了当时国际上的“熊猫热”,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位于东花市的北京绒鸟厂的顶峰时期,当时厂里的职工加上外在加工点的职工,有2000多人,年产值达800万元。绒花产品主要是出口,卡通形象和圣诞树、圣诞小礼品等纷纷被纳入绒鸟题材。在国内也很受欢迎。据北京绒鸟厂副厂长邹俊英回忆,拍电视剧《西游记》时,导演杨洁还亲自到北京绒鸟厂为剧中人物订制头饰,剧中出现的那些女妖精和小姐头上戴的花,很多就是厂里设计组专门为《西游记》剧组设计制作的。北京京剧团也来北京绒鸟厂订过头饰。

       花行生产的旺季一般是农历7月到次年的农历5月,其间主要是赶中秋、九九重阳节、春节、端午节等几个大的传统节日。

       北京绒鸟的产品主要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绒头花,如福寿喜字、桃花、水仙、小团鹤、聚宝盆、小肥猪等;另一类是大小凤冠、双凤牡丹、吉庆谷穗、喜鹊梅花、事事如意等较细致的绒制品;第三类是少量供出口的产品,如绒制八仙人、绒盆景、戏出如《天女散花》、《四郎探母》之类,各种花篮、狮子以及盆花等。

二、南北技艺之异同

       以南京、扬州地区为代表的南方绒花和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北方绒花,从原材料,到实际的制作过程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南北方的绒花制作过程和产品依然有所区别。

       从外观上看,南方的绒花细腻、造型生动;北方的绒花造型夸张、粗犷。

       从工艺流程上看,南北方虽然都要经过煮丝、染色、勾条、打尖等工序,但南北方各自工序的名称和具体的细节不一样。

       北京绒鸟制作前,同样要对蚕丝加以处理,染色后的丝(绒)经过漂白,会弯曲不直,这时候就需要抨一下。“抨丝”是北京做绒条前的一道工序,就是把绒一头固定,一头用杠子先把水拧干,然后再使劲抻、拽,把它拉直即可。

       拴拍子时需要将铜丝用手捻上,但是铜丝有一定的刚性,这样就需要用火烧一下,给其退性,使得铜丝变软易捻。然而,烧丝时关键是防止过火,一旦过火,铜丝就失去韧性了,易断。

       南京称为“勾条”的工序,北京叫“搓条”,南京的绒花艺人勾条时将熟绒分劈后固定于一器物上,排匀,用一块半干毛巾压住熟绒,保证熟绒有点湿度,这样熟丝不容易毛糙。接着用猪鬃毛刷子将其刷通顺,将剪好的铜丝对折,按大小不同的行距将铜丝的中间合并捻成少许螺旋状分叉夹住排匀的熟绒,再将铜丝的另一端合并并捻成螺旋状,用剪刀把需要的部分熟绒剪断,左右手同时反方向捻转再用上下木板对铜丝进行搓赶,赶紧后便形成做绒花的最基本部件:绒条。

       北京的拴拍子就是把刷好的绒用所需型号的铜丝,用大拇指和食指按计划中的间距和根数一根根地捻在拍子上的过程。等铜丝在整块拍子上都排列好后,这块拍子就算栓好了。拴拍子时要求铜丝之间的距离均匀而且要平直。

       拍子拴好后,从架子上卸下来,平放在平整的地方进行修理,把没拴好或者碰弯了的铜丝调直,把铜丝间的距离调均匀,这叫做修拍子。

       修好后,把拍子托在掌心上,然后用绒花剪从每两根铜丝中间的地方一根根地剪在拍子板上就是剪拍子了。

       剪在拍子板上的是没有对好的绒条,下面要对条了。具体地讲,对条是把铜丝调到绒的中轴线上,然后捻成螺旋状,这样搓出来的条才整齐漂亮。对条关键是对手法的要求,不仅要把铜丝之间的绒在滚动中对齐,而且还要把散了的条给修补好,这就需要很熟练的手法和耐心。

       搓条就是把对好的绒条用搓板给搓紧,此工序要求搓条时候的松紧程度完全凭手感和经验掌握,搓紧了会断,搓松了容易掉绒。

       栓拍子和剪拍子、对条、搓条、刹活儿是绒制品制作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它们决定一件作品能否制作出来和是否有观赏性。一般光这几道工序至少要学习、练习一两年才能过关。

       南京称为“打尖”的工序,北京叫“刹条”。打尖是指对绒条的修整,具体的操作是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绒条的铜丝,匀速旋转绒条,右手拿住剪刀,与绒条成斜角,对绒条进行修剪加工,使圆柱体状的绒条变成所需钝角、锐角、圆角、球体、椭圆体等各种形状。

       北京艺人刹条前要对绒条进行修整,称之为“刀活儿”,这是绒制品制作过程中技术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它决定了以后制作出活儿的效果,到底像不像、好看不好看。

       刹条完毕,则要使用熨斗,把绒条进一步整理好,是为“烫活儿”。因为不同的活儿有不同的制作方法,不同的绒条有不同的用法,所以有些部位为了更真实,与现实中的更接近,在把绒条做成所需的形状后要电熨斗烫平整,如鸟的尾巴、膀子,动物的耳朵等。

       接下来就是南京人说的“传花”,北京则称之为组装、整形。

三、北京绒鸟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京绒鸟产量下降,1998年,北京绒鸟厂停产。虽然解体时厂里有职工二百多人,但绒鸟厂原来是采用流水作业,每人顶多会一、两道工序,一些技术难度大的工序如铜丝的处理、炼绒和染色等有单独的加工车间,归专人负责,所以真正会全套工艺的没有几个人。如今,绒鸟厂解体已经快二十年了,很多艺人已经不在人世或者上了年纪,做不了活了。绒鸟厂解体后绝大多数技术资料已损坏遗失,存世的精品寥寥无几。目前还坚持从事绒制品工作仅仅有一两个人,绒鸟工艺真正是面临失传的边缘了。

       年届不惑的蔡志伟先生是“绒鸟张”张宝善先生的第五代传人。他从2003年开始跟随高振兴先生学艺,是高唯一的弟子。他凭借对绒鸟的爱好和一定的美术功底,在制作方面进步很快。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五彩凤凰、双孔雀、全家福、凤冠等,作品曾被中央二套和北京电视台报道,其中,“双孔雀”是蔡先生耗时半年的经典之作,大约用了2000多根绒条,此作品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杯”银奖。

       在北京,绒鸟艺人也是屈指可数,据蔡先生说,绒鸟厂倒闭二十年了,艺人不知所踪,原来绒鸟厂有一个技术组,所以经常有好的作品出来,而现在只有他一个人,思路有限。

       2008年北京绒花(绒鸟)被评为北京市崇文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北京绒鸟入选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北京绒鸟将来的发展,蔡志伟先生希望这门手艺不要失传,并且想待条件成熟时,联合“南京绒花”,共同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希冀这门手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