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与东坡先生泛舟毗陵,体味“常乐之州”

2025-10-10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一首《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

牵出了苏东坡与常州的不解之缘。


苏轼,这位大文豪曾十多次到常州,青年时期即定下在此养老之愿,最终选择在常州这座运河城市终老、离去,与这个他魂牵梦绕之地生死相依几十载。


沿着苏东坡的诗章,让我们走近这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体味绵延千年的运河文脉。


IMG_256


漫溯东坡公园,开启怀苏之旅

Tips:东坡公园→东坡洗砚池→御碑亭


东坡公园又名舣舟亭,是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市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


舣舟亭上刻有苏东坡“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的诗句。遥想当年,苏轼自杭州赴密州,见此城万家灯火,却叹“乡音无伴苦思归”,如今亭畔孩童嬉戏、老者舞剑,倒比当年更添生气。


IMG_257


步入公园,园内有一处东坡洗砚池,以青石凿成,是苏东坡晚年洗涤笔砚之处,原在东坡故居藤花旧馆内,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移至舣舟亭。


拾级而上,深入公园内部,园中心还有一水池,池边有龙亭,造型奇特,是亭榭结合的建筑,顶部有二龙。乾隆皇帝曾在此赏景,并招试地方文人。龙亭南有御碑亭,亭内保存乾隆皇帝南巡时所写的六首诗的碑刻,这些诗表达了他对苏东坡的崇敬以及他对地方官员的教诲。其中便有诗云:“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千秋称古迹,如是率堪省。往来八州牧,留题成妙景。立朝乃刚直,正合进善猛……”这些赞叹,正是对东坡这位风流人物在这里停过船、上过岸、留下过许多文采蜚然的诗词的纪念。


如今,隐于闹市的东坡公园,仍在诉说着苏轼的抱负、遗憾和情感。


IMG_258


寻踪常州街巷,感受文人风骨

Tips:藤花旧馆→青果巷→天宁禅寺


如果说东坡公园可以让人感受苏东坡一生的沉浮,两公里外的藤花旧馆,则能让人体会苏东坡晚年的心境。


苏东坡病逝于今常州市的藤花旧馆,这座院子原来叫孙氏馆,是东坡的挚友钱世雄为其安排的一座宅院。院内有苏东坡亲手栽种的一株紫藤,一直很茂盛,故得名“藤花旧馆”。


藤花旧馆不远处的青果巷,是常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被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这里是常州明清古建筑群的活态博物馆,也是中国近现代名人辈出的文化摇篮。唐荆川以文臣之躯抗倭,实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赵元任谱就“教我如何不想她”,弦歌婉转,真挚温暖。街区内不仅有多处历史建筑,还有连片的江南民居,堪称常州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沿着青果巷持续向前,游人能领略“东南第一丛林”天宁禅寺的魅力。作为全国重点保护寺院,天宁禅寺始建于唐朝贞观、永徽年间,距今已有1370多年的历史,是常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刹,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为中国禅宗四大丛林。如今的天宁禅寺香火鼎盛,游客如云,每年接待各地游客数不胜数。


IMG_259


泛舟天目湖畔,邂逅生态秘境

Tips:天目湖→南山竹海→御水温泉


常州有风骨,亦有柔情。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动在此完美交融,赋予旅途无限诗意与遐想。


从市区自驾百余公里,便到达了三省通衢处的溧阳。李太白当年游溧阳,便写下“溧阳酒楼三月春”的名句,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如天目湖的湖水一般,看着淡,回味却厚。


天目湖集生态与茶香于一体,是“江南明珠”,也是长三角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在天目湖度假旅游,春季踏青赏花、登山徒步,夏季水上游乐、林中避暑,秋季瓜果飘香、农家采摘,冬季竹海赏雪、体验温泉,一年四季都可解锁不同玩法。


沿着天目湖向深处去,南山竹海景区便映入眼帘。这里峰峦起伏,万亩翠竹一望无垠。在竹海中,两山夹峙之间,山涧水和天然雨水汇集成了小小的“静湖”,湖水终年清冽。


另外,溧阳还是“世界长寿之乡”,南山竹海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周边村落有着许多长寿老人,长寿文化成为南山竹海的文化内涵。从分布在竹海深处的“寿”字,到南山寿翁,这个中国第一老寿星,再到万寿堂,寿文化无处不在。在南山竹海历史文化区,有民风味十足的舞狮表演。随后再去竹文园,品味竹之品格,在“竹之品”“竹之用”“竹之境”三大展馆中穿梭,感受竹文化的盛宴,浸染源远流长的竹寿文化的熏陶。


御水温泉,也是天目湖景区的游览精华所在。其地热井位于戴埠火山岩盆地西南边缘,露天泡池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凭借着其自身的自然优势,取旧赋新,气韵天然。该温泉也是华东唯一的竹海森林里的温泉。


如今的天目湖,时常能看到壮观的云海景观。当地以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让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探索出了一条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图片来源:常州发布、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