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胡瑗与安定书院

2023-11-30    严勇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7c9decbb6206437fbcb0f5e49809cde7.jpg

江苏泰州泰山公园南麓,泰州中学校园内,一株千年古银杏树下,掩映了古朴而厚重的安定书院。安定书院背靠小西湖,清幽的居处使得它成了宋代理学先驱胡瑗(安定先生)选择它作为私塾的首选条件。胡瑗曾在这里亲自授课,培养了一大批泰州的优秀学子,也从此打开了泰州文化教育之门。

相传那株古银杏为胡瑗亲手所植,至今已有一千多岁,仍然枝繁叶茂,葱绿盎然,仿佛是一位成仙的护法使者,守护着一方书院的平安。往事越千年,那时的胡瑗在何方,正做些什么呢?993年,胡瑗出生在泰州,1011年,胡瑗18岁,据史料记载,这时他仍然在乡梓读书。胡瑗聪慧好学,7岁能文,13岁通五经。18岁的胡瑗应该是一位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了。然而他并不满足,为了进一步深造,拓宽视野,5年后,胡瑗毅然离开泰州,远赴泰山,开始了他一生漫长的求学之路。

其间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胡瑗到了泰山栖真观后,据说为了不让心志受到干扰,每当拆开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涧不再展读。十年不归,潜心研习圣贤经典,这一刻苦的求学故事,常常被后学津津乐道,以此自勉。

三十几岁的胡瑗返回家乡泰州后,决定参加科举考试,走父辈们定下的仕进之路。然而不知何故,竟7次“屡试不第”。40岁时,他无奈放弃了科举之路,在家乡选了一块地方,办起了私塾,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并用祖籍安定名之。

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在《宋元学案·安定学案》中说:“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安定沉潜,泰山高明,安定笃实,泰山刚健,各得其性禀之所近,要其斯道之传,则一也。安定似较泰山为更醇。小程子入太学,安定方居师席,一见异之。讲堂之所得,不已盛哉。”

大胆改革,首创分斋教学。胡瑗对教学制度作了大胆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这是胡瑗教育实践活动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与独特贡献。

胡瑗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敦尚行实,能经致用。二是因材施教,发挥专长。三是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四是严立规章,言传身教。

胡瑗还是直观教学法的首创者。据《吴兴郡学重绘三礼图记略》记载:胡瑗在教学中,将“三礼”中所记载的,而在当时已不易见到的礼仪、器物,绘制成图表悬挂在讲堂上,“于是从得窥三代文物之鳃,朝夕对之,皆苦素习”。

胡瑗也是体育、音乐教育的提倡者。要求他们练习射箭、投壶,或从事其他游乐活动。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他自己常在各种考试以后,与诸生会于肯善堂,歌诗奏乐,至夜始散。

皇祐四年(1052),胡瑗被摺升为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仍在太学教授,直到病不能朝,以太常博士致仕,告老居杭。

同年六月六日,胡瑗病逝于杭州,享年67岁。次年十月五日,葬于浙江湖州何山墓地。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宁宗赵扩赐胡瑗谥号“文诏”。

在胡瑗从教家乡二百年后,泰州知州陈垓在安定私塾的基础上建安定书院。“安定书院”自此得名。然而使得安定书院名满神州,成为江淮第一书院的人物,除了胡瑗,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便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

王艮在嘉靖年间曾两次主讲安定书院,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徐樾、颜钧、王栋、王襞、罗汝芳、何心隐便是从安定书院走出来的。更有再传弟子李贽,使得泰州学派生生不息,影响深远。安定书院可谓盛极一时。王艮在这里阐述他的“百姓日用即道”,掀起一股“民主”的风气,成为最早的“民主”思想发起者。

安定书院成为他向圣人之道进攻的阵地,为他的思想的发展、延续承载了巨大的贡献。至今,走进安定书院,依然能感受到书院融于平民之中的建筑思想,融入乡里,接近平民也成了安定书院最大的特点。

如今的安定书院,简朴肃穆,静静地立在老泰州中学的一隅,满身的平民气息,却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它不似岳麓书院的霸气,白鹿洞书院的庄严,嵩阳书院的浑厚,应天府书院的恢宏,它集一身精华,回归于民。

院旁一隅的那一棵千年古银杏,宛如它的拄拐一样,指点江山,岿然屹立于风雨之中,为平民子弟教授圣人之学,让更多的平民开始了思想启蒙。这些思想,撒入人间,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浩浩汤汤,向前奔赴。

作者单位:泰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