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镇江 | 陈毅四上茅山乾元观拜访辛三仙
2025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值此之际,《江河记忠魂——镇江抗战往事》专栏正式开篇。80年前,作为长江下游重要港口和南京门户的镇江,在日军铁蹄下饱经磨难,却也见证了镇江人民英勇不屈的抗争,无数忠魂用热血书写了城市风骨与民族勇气,成为全民族抗战的生动缩影。本专栏将以“江河记忠魂”为主题,通过“城之痛”还原沦陷岁月的黑暗与暴行,借“民之抗”展现普通民众的英雄主义,凭“人之魂”缅怀英雄儿女的不朽精神,以此铭记英烈牺牲、传承不屈意志、警示和平珍贵。让我们循着江河涛声,重温那段镌刻在古城血脉中的抗战史诗,让历史记忆照亮前行之路。
1938年5月,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进入茅山地区之后,由于战事频繁和敌伪封锁,部队的医药问题难以解决。
一天,有人告诉陈毅,说茅山深处的乾元观有一个逃难来的名医,人称辛三仙。此人曾在镇江开私人医院,中西医术和草药样样精通。日本鬼子侵入镇江时,他家被抢劫一空,特逃来道观隐居,平素专心采集草药,为当地穷人免费治病。
陈毅心里大喜,那叫一个格外高兴呢。他琢磨着,要是能有幸得到辛三仙的相助,那可就太棒啦!如此一来,部队里医疗资源紧缺这让人头疼的状况,肯定就能得到大大的缓解,这可真是一件让人满怀期待的好事。
陈毅立即要派人去请他下山。那人说:“不行,他不会来的。”因此,陈毅就决定亲自上山拜访。他一刻都没耽搁,当下就带着两个警卫员风风火火地朝着茅山奔去,陈毅来到乾元观,说要拜访辛三仙医师。谁知接待他的老道人却装聋作哑,说:“这是出家之地,并无医师。”
一访未遇,陈毅并不灰心,第二次再访乾元观,进得门来,陈毅就针对老道人前次说的”这是出家之地,并无医师”,向老道人高声咏了一副对联:“出家非出国,传道当传义”。意思是说,出家人可以无家,但不可以无国;老道人既是传道,也应当传义。
老道人悟出了这副对联的含意,果然上前拱手道:“请问阁下,到野观有何见教?”陈毅以为他就是辛三仙,便试探地问道“想打听一位名叫辛三仙的名医”。老道人一听,毕恭毕敬地说:“辛医师一大早就进山采集草药去了。”接着,还咏起“只在山此中,云深不知处”的古诗,表示歉意。
原乾元观山门(1936年摄)
现茅山乾元观
过了几天,陈毅第三次拜访辛三仙,进入乾元观,老道人一见笑着取出一张纸条,说:“你又来晚了一步,辛医师早就进山采集草药去了,说是有事就写在这纸上,作为留言。”陈毅接过纸条一看,知道是辛三仙留下的,上面只写了两句话:“鸦啼鹊鸣,并立枝头报祸福”,显然是一副对子的上联,陈毅看后,随即在这张纸条上写出了下联:“燕来雁去,相遇路上传春秋”。运用借喻手法,表达各自的心意。
上联是辛三仙借用并立枝头的鸦啼鹊鸣的自然现象,隐喻他对当时当地日伪军、新四军的看法。在他的眼光里,日伪军像是乌鸦,带给人民的是祸害;新四军是喜鹊,带给人民的则是福利,以此来表明他是痛恨日伪军,热爱新四军的。这些心态就是辛三仙后来对陈毅所流露的愿意出山的思想基础。下联是陈毅借用相遇路上的燕来雁去的自然现象,隐喻他对新四军春秋传来胜利讯息的喜悦。一位军长,一位名医通过联语,水乳交融地交流着革命胜利的心声。说明随着季节的交替,时间的推移,革命总会成功。所有这些既表明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志向,又是对辛三仙的鼓励。
当天,辛三仙在山上采集药草归来,见了陈毅“燕来雁去,相遇路上传春秋”的下联,方知来人是文武双全的陈毅司令员,心中倍感高兴。第二天一大早,即派小道下山传话,说辛三仙立请陈将军到乾元观相见。陈毅闻讯,第四次拜访辛三仙,还没有到乾元观,远远望见老道人和辛三仙站在正门外迎候。陈毅一边快步上前施礼,一边高声咏“三顾道观,三拜三仙山心动。”辛三仙一听,也高兴地咏出下联:
“四咏雄文,四仰四军事理明。”
这副对联咏得很巧,真是儒将名医,所见略同,彼此肝胆共照,殊途而同归了。
再说陈毅第四次拜访辛三仙,与他品茶畅谈时,想到历史上的辛弃疾与眼前的辛三仙,既同姓,又有同样的遭遇,心里不免感慨。但看到辛三仙已逃出京口沦陷区,落户茅山根据地,继续为人治病,心里反而畅快起来,于是当着辛三仙的面,笑咏一副启示辛三仙的对联:
“稼轩当年哭京口,三仙今朝笑茅山。”
联文的意思是,宋代辛弃疾抗金受忌,出任镇江知府镇守京口,又被弹劾落职抑郁而死;今朝辛三仙逃出京口,到茅山落户,为人治病,正是笑迎胜利之时。
辛三仙听了这副对联后,一再点头称是,兴致大发。陈毅见桌上放着一副象棋,便指着它对辛三仙说:“我们就地来场酣战好吧。”辛三仙求之不得,于是对奕起来。陈毅故意让他三四着,辛三仙连连得手,吃子成堆,眼看胜券在握,不禁眉飞色舞。突然,陈毅拈一子对辛三仙说:“我有一事不明,为何象棋对奕,只准战士阵亡,而不让他们医治伤病,重返战场?”辛三仙正憧憬胜局的喜悦,忽听陈毅一问,一时茫然不知所对。这时陈毅放下棋子,感慨良深地咏出了一副对联:“棋盘对战,无残则亡,败势无挽救;神州交锋,有伤即治,胜局有指望。”这是一副用以启发辛三仙为新四军医治伤病员的对联。上联的意思是下棋是没有战伤的,只有战亡的,败了就没有挽救;下联的意思是被打伤的战士可以送医院医治,医好了可以重返战场,有望打个胜仗。辛三仙悟出其中的深刻含义,高兴地说;“原来陈将军邀我对奕,是要我去为战士医治伤病。”陈毅点头笑道:“正是此意。”辛三仙见陈将军如此用心,欣然承诺所有伤病员随到随治。
综观陈毅前后四次上山拜访名医辛三仙,都是为了请他为部队的伤病员及时医治,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毅的四上乾元观,比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情节更为感人。于是在1938年,陈毅借得茅山乾元观作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总医院,辛三仙也做到一颗红心紧跟党,竭诚为抗日的新四军服务。因此,陈毅又题乾元观一联:“深山隐高士,盛世出新民”,歌颂辛三仙再做深山隐士,乐于为革命部队作出贡献的不朽功绩。
原乾元观大罗宝殿(1936年摄)
抗战时被日寇烧毁的乾元观 “文化大革命”时期为茅东林厂工区宿舍(1984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