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细节·个性:年鉴质量三题
提 要:作者通过对全国地方志系统首届年鉴评奖的亲身体验,就年鉴质量的规范、细节、个性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年鉴 质量
2004年12月,笔者有幸作为全国地方志系统首届年鉴评奖委员会县区组的评奖委员,亲身体验了全国地方志系统年鉴质量的大检阅,体验了一次“跳出江苏看年鉴”。这次评奖,江苏省的年鉴获得大面积“丰收”。尽管如此,按照国家图书出版的要求和年鉴自身的属性要求,江苏的地方年鉴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对照特别突出的优秀年鉴,江苏的年鉴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需要引起各年鉴编纂单位的注意。
一、年鉴首先必须符合正式出版物的基本要求
年鉴由于时效性较强,在以往的出版过程中,往往采取了变相的协作出版方式,由于年鉴后期的装帧印刷都在地方进行,出版社的编辑实际上没有做到全流程的质量把关,尤其是在装帧设计环节,出版社往往对年鉴的装帧印刷环节的质量失去控制。最容易被遗漏的质量环节主要是年鉴封面和书名页、版权页等方面的图书出版规范。
在这次给年鉴评委的审读要点中,年鉴封面、书名页(扉页)、版权页的注意要点有:1.封面、书名页的书名、字体必须统一;2.封面、书名页的下方必须有出版单位全称;3.作者项一般放在书名下方1厘米左右的位置,绝对不能与出版单位名称并排写在一起;4.封面、书名页、版权页出版单位必须一致;5.书脊的字体、字号可以与封面不同,但是书名必须相同,书脊可以不载作者项,但是必须有出版单位的名称(放在书名单位下方,可竖排,也可横排);6.版权页应当在书名页(扉页)的背面。
此外,正式出版的年鉴必须要有条形码,一般在封四的左下方。
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年鉴在上述方面都存在问题。如封面有编纂单位而无出版社或有出版社而无编纂单位,有的则以年鉴的主办或主管单位代替编纂单位。封面与书脊上关于年鉴年份的标识,有的在封面上年份在书前而书脊上年份放在书名下,而有的则相反。封面与书名页不统一的情况比较普遍。还有的年鉴扉页(书名页)混杂在卷首若干彩页之中,很难查找。有的年鉴没有条形码,有的则画蛇添足出现多处条形码。
除了封面、书名页、版权页方面的问题之外,对正规图书出版规范做得不够的还有版式问题。一是眉题不规范,按照正规图书的要求,双页应该是上位标题,单页是下位标题,如双页是书页,单页则应是类目名;如果双页是类目名,单页应是下一层的分目名;如果同页有两个标题,应用最后一个。年鉴眉题书名不能只写作××年鉴,还应加上年份,这才是完整的年鉴书名,这和杂志一样,除了刊名还要有具体的刊期。二是表格格式的规范,统计表不能有左右封闭墙线,过页表应该写明“续表”,并且要加表栏,表格在书中的位置应紧随相应的文字内容。三是图的规范,所有的图应当有图释,和表一样,正文中的插图应当与相应的分目、条目紧随。《杭州年鉴》对封面、封底的图释均在目录的最后标出。对某些领导人视察的照片,在图释中应当要括注是图中哪一位。此外,有不少年鉴在卷首彩页的反映大事的图片中缺少具体的时间。四是目录的规范,目录中的页码必须与正文一致,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一致。在这次评奖中,有的年鉴目录中有条目,正文中未见;有的目录中的条目与正文的文字不一样,像上海地区的一些年鉴在目录中只列到分目,条目没有列出;有的年鉴书末有索引,但在目录中却未见显示;目录中同一层次的标题字体、字号必须统一。
校对质量是衡量一部图书质量的重要方面。从这次年鉴评奖来看,出现较多的编校质量问题,主要有:
(一)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或不规范。
1.顿号的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序号时,应当用下脚圆点,而不是顿号。如“1.”“2.”,不能写作“1、”“2、”。
2.间隔号的误用。“3.15”应当写作“3·15”。“三·八”中间的间隔号应当去掉。
3.冒号与比号的混用。如ISO9001∶2000,应当写作ISO9001∶2000。
4.书名号的误用。书名号的使用仅限于精神文化产品,证书等不能使用书名号。如“安全责任书”不能写作《安全责任书》。
5.连接号一字线与半字线的混淆。在连接地名或方位名词,表示起止或走向时,使用一字线“—”,而不应当使用破折号“——”或半字线“-”。
6.连接号半字线“-”与浪纹“~”的混淆。常用的连接线有一字线“—”、半字线“-”、浪纹“~”三种。一些年鉴在同一部书中,在表示数值范围时有的用“—”,有的用“~”。在这三种连接号中,在用于连接相关的阿拉伯数字或代表数量的字母,表示数值范围时只能用“~”,而不能用半字线或一字线。
7.引号的漏用。如110、120均应加引号,写作“110”、“120”。
(二)数字书写的不规范。值得注意的有几种情况:数字不能断行书写,“二三个月”不能写成“二、三个月”;汉字书写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要区分开,如“二00二年”应当写为“二○○二年”。
(三)版式的不规范。如目录中标题过长,转行时应当以词组断开。
(四)量值单位使用的不规范。表示物理量如长度、质量等(米、厘米、千克、吨)的数值范围时,在连接线前后都应当加单位,如200~1000克应当写为200克~1000克,以万元表示数值的单位更不能省,如“50万元~100万元”不能写成“50~100万元”。1~2%应当写作1%~2%。涉及农业土地面积单位,按照规范应当使用“公顷”而不是“亩”;如果完全改为公制不习惯,出版部门建议在“亩”后加公制括注。量值的称呼应当规范,如立方米不能简称“立米”,平方米不能称作“平米”。组合单位中有两种符号并用的也是不规范的,如m3/秒应当写成立方米/秒或m3/s。
(五)时间和人称的不规范。在年鉴的正文中不应当以第一人称写作,如“我市”、“本区”、“本年”、“本次”。以第一人称进行表述的“来常开展计生工作调研”应当改为“到常开展……”。有些时间的表述同样如此,“现”、“目前”、“以来”、“正在”都被视为不合年鉴体例的时间词汇。“截止年末”应当写作“截至年末”。
(六)英文书写的不规范。一些年鉴在封面上将年鉴的英译断成两个词,将YEARBOOK写成YEAR BOOK。
二、合格年鉴要符合年鉴自身的属性要求
什么是年鉴,怎么把书编得像年鉴,过去的理论探讨已经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些年鉴离年鉴的属性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年鉴应当是年度性连续出版物。一些将多年内容揉合在一起的年鉴受到普遍的批评,有的年鉴甚至将8年、10年的内容整在一起称年鉴,年鉴界对这种情况一般都不予认可。但是对于有些受经济制约,或与上一轮志书下限衔接的年鉴,在内容上按年度分别编辑加工汇集的多年合卷本年鉴,年鉴界依然视为连续出版。
年鉴应当体现时效性。一些跨年出版、出版不及时的年鉴,在这次年鉴评奖中都有一定的减分。
年鉴要体现信息性。高密度的信息主要体现在经过编辑者加工的三次文献条目上,一次文献篇幅过大、而条目偏少的本末倒置的状况受到批评。条目的信息应当开门见山,要减少水分,尽量压缩那些空话、套话,条目的标题应少用华而不实的修饰语。在此次评奖的打分规则中,对于条目的要求主要包括:1.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独立主题和完整的信息资料或知识;2.具备时间、地点、条件(人物)、原因、结果等要素;3.标题标引正确,简明醒目;4.文体文风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符合年鉴的写作体例;5.数词、量词、标点符号等符合国家出版物标准。
年鉴具有资料工具书性质,要有完善的检索手段。这次评奖要求参评的年鉴必须中英文目录齐全。在评奖中,评委们发现部分年鉴有的没有英文目录,有的没有索引。
年鉴的信息密集性较强,要求版面信息容量大,留白少。有些年鉴空白页较多,且留白超过了版面的三分之二,评奖中都失分较多。对于留白的处理办法,有些年鉴采用了文字或图片补白的方式加以补救,但是在补白中,有些年鉴将与本地无关的知识性内容补入,显得很勉强。而好的年鉴则采取了地方专题性特色内容作补白。当然,信息密集要建立在版式上各级标题区别明显的基础上,而有些年鉴目录排得过于密集,以致不同层次的字体字号很难区别。
三、优秀年鉴应当要体现特色
优秀的年鉴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这些过人之处一般表现为鲜明的个性,反映时代特色、年度特色、地方特色比较充分,框架结构和版式富有创意,或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手段。
优秀的年鉴在框架结构上大多能体现时代特色,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业态,与时俱进地用新的视野反映社会结构的变化。如广东《番禺年鉴》,在“社会 民生”类目中设“外来工”分目,所设条目有“外来人口带来的问题”、“加强出租屋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温州年鉴》也设有“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分目。北京《崇文年鉴》在“工商贸易”类目中专设“行业协会”分目;大连《金州年鉴》设有“交通 物流”、“通信 传媒”类目,在“通信 传媒”中涵盖了信息化建设、通信业、广播电视、广告业等分目。上海《宝山年鉴》所设“通信与传媒”类目中包括信息化管理、政府门户网站、广播电视、报刊、电信等分目。上海《静安年鉴》设“现代服务业”类目,下设广告业、服装及时尚设计、审计会计、金融投资保险业、律师业、计算机开发应用、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分目。上海《杨浦年鉴》设置“家政服务”类目。《厦门年鉴》、《大连年鉴》、《杭州年鉴》均设“会展业”,《青岛年鉴》设“节庆 会展”类目。《武汉年鉴》设“知识产权”类目,包括专利管理、商标管理、版权管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分目。《温州年鉴》将国内外贸易统称“商务”。部分年鉴将水利改为“水务”,并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启东年鉴》将“企业·学校·医疗卫生机构选介”和“农村现代化试验村和部分农业产业化先进村”作为类目,在类目下分别以实体设分目,实体下再设条目,反映了特定地域社会转型后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社会单元的变化,这种做法不同于其它年鉴中一般意义上的单位选介。
能较好地反映年度特色。南京《建邺年鉴》专设“抗非典专辑”,全方位反映该区全社会抗非典情况。《大连年鉴》设置“要闻”类目,下设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大连、重大活动(包括会、节、比赛)、要事(如大连发生“5·7”空难、大连实德足球队获甲A冠军等)。《高邮年鉴》设“第二届中国邮文化节”类目,所设“特载”类目中除工作报告外,还包括领导视察、上级授誉、2003年项目建设、2004年重要事项等分目。《江阴年鉴》设置了“江阴现象”专辑。不少的年 鉴设置了“专记”类目以反映年度重大主题或重大事件。
在框架结构上反映地方特色。此次评奖中,对优秀年鉴总体设计上的一个要求是必须有两到三个具有特色的类目。以地方特色的类目为例,《南京年鉴》设有“南京都市圈”类目;《江阴年鉴》设沿江开发、资本经营、现代物流业等类目;云南《红塔年鉴》设置了“烟草产业”类目;《泰兴年鉴》设置了“三乡”专辑、沿江开发论坛;南京《秦淮年鉴》设“大明路汽车街”类目;上海《卢湾年鉴》设“主要街市”类目,下设淮海中路商业街、上海新天地、泰康路艺术街、东台路古玩市场、雁荡路休闲街、上海精文花卉交易市场、上海香山钢材交易市场、赛博数码广场等分目。
年鉴的封面和彩页给人以最直观的第一印象,这也是个年鉴展示特色的第一窗口。此次评奖中特别强调封面要有地方特色,不要有广告色彩。在这次评奖的年鉴中,有一些封面设计具有美感和艺术性,富有创意,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像南京的《秦淮年鉴》就以秦淮河两岸的河房作艺术处理,显得非常素雅,有艺术气息。浙江的《永嘉年鉴》封面同样也用秀丽的楠溪江风光作虚化处理,宛然一幅水墨山水画,非常清新秀美。《涟水年鉴》以木纹作封面底色,以反映该县林木产业化的县情特色。除了封面外,好的年鉴彩版主题突出,系列化,设计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如《靖江年鉴》彩页分靖江建设10周年成就展示图、亲切关怀、主要会议、十大要闻、实事工程、十佳新人新事、庆祝靖江建市10周年、沿江开发新貌、城市建设新景、绿色家园、靖江风情、靖江一日游、建设10周年辉煌路等系列。
在版面最显著的位置用最简洁的方式凸现地情,这种做法受到了好评。如《温州年鉴》在卷首设“温州便览”,分人口、区域、气象、经济综情等项,用表格形式列于总目前。《高邮年鉴》在总目前以一页的篇幅设“2003年数字高邮”。《镇江年鉴》在环衬设置“镇江名片”,用最简练的语言条列出城市坐标、城市荣誉、城市数字、风景名胜等方面的内容。《江阴年鉴》也在封首环衬内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了江阴的市情:
区域面积占全国万分之一,人口占全国千分之一
国内生产总值超全国二百五十分之一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
全国县域上市公司拥有量第一
江苏省县(市)财政收入连续四年第一
有新的表现手段。一是增加分析调查资料。《温州年鉴》在特辑中收录了不少调查分析类的资料;上海《闵行年鉴》也设置了“区情调查”栏目,全部是社会调查的鲜活资料。二是上海的一些年鉴以及江苏的江阴、栖霞年鉴,在年鉴相关的内容中已经采用了“相关链接”和“相关资料”等新的表现手段。杭州、绍兴、西安等地的一些年鉴还用富有变化的示意图展示本地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在全国的地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机械呆板的单一的示意图。三是在版式上的创新,除了一些年鉴实现全彩外,《杭州年鉴》等在全书中通过不同的彩色色差区别类目和分目,南京《栖霞年鉴》通过双色将条目、相关链接与正文相区别;部分年鉴的页眉的设计富有创意。年鉴界对县级年鉴是否全部要设英文目录存有分歧,广东的《黄埔年鉴》等则不单设英文目录,而在中文目录的类目和分目前同时排出英文。
客观。一些年鉴在相关类目或分目中列了“存在问题”的条目。《涟水年鉴》设置“警示录”,包括社会治安、反腐倡廉、安全生产、软环境等分目。《温州年鉴》在人物类目中设“耻辱柱”分目,收入了外逃的贪官杨秀珠等2名社会影响极大的负面人物。
(联系地址: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 邮编:210008)
(责任编辑 徐瑞君)
- 上一篇:努力开拓修志工作新领域
- 下一篇:果断决策 高效运作《乡镇工业志》送审稿即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