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辑角度谈年鉴审稿中的几个问题
年鉴的出版工作一直是笔者所在的方志出版社的主要业务之一,多年来,我在审读年鉴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现归纳总结如下,希望对地方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的提高能有所帮助。
一 内容方面的问题
1.注意不可把侨务与港澳台事务混为一谈。港澳台同胞不是旅居国外的侨胞。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写入党章,应表述完整。
3.注意信访工作以及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表述方式。应与中央的口径一致,强调正面引导,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4.计划生育方面,应当记述当地计划生育的总体成效,把成果展示给读者。
5.简称方面,年鉴要求信息高度密集,文字简洁,但专有名词及各行业的术语的简称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以括注的方式加以说明,让人看得懂。若是不加注解,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从而影响年鉴的使用价值。另外,机构、会议、文件名称,在一级目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并在括号内加注简称。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淮安市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政协)。
6.外视信息与内视信息。年鉴撰稿应站在一地全境的高度,选那些面向全社会的外视信息,不收录面向本单位的内视信息,如内部处室调整、人事变动、考核评奖、规章制度、文体活动、捐献扶贫等。
7.应肯定年鉴中对挫折和教训的记载。在年鉴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发展方向,是年鉴做到“资治、鉴史”的重要途径,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但要注意记载的立场角度和方式方法。
8.保密问题:要注意军事方面的保密内容。部队代号是作为部队对外公开联系的方式,可出现,如“83446部队”。新的科技发明、特殊产品的工艺及生产流程不得详细记载。
9.用语。①正式出版物应使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报纸语言。如:“建国后”应准确地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或“1949年10月1日以后”、“新中国成立后”;②志鉴类图书应注意其叙述体的体裁,尽量避免使用指代不明确的词语和含单数第一人称意味的词语,如:“我党、我国、我市、我县”等等,“来XX市视察”应改为“到XX市视察”。③行文中涉及到我国的法律、法规应用全称。
10、其他:①大事记应按时间排序,同一月份已知具体日期的排在前,具体日期不明的排在后。②要注意核对前后文数字、文中数字和表中数字是否一致。合计数是否与分项之和一致,百分比要尽可能验算。③要注意一些明显的错别字,如其它(他)、帐(账)号、撤消(销)、期间(其间)、唯(惟)一等,括号内为正确宇。另外截止用于X年X月截止,截至用于截至X年X月。
二、规范和形式方面的问题
1.书稿的结构。年鉴的组成结构按照“扉页(主书名页)、版权页(也可根据印张配比需要放在正文之后)、编纂委员会、序言(可缺项)、编辑说明、目录、正文、后记(可缺项)”的编排顺序排序。以上各项均单独编排页码,其中扉页、版权页、编纂委员会、编辑说明以暗码的形式排序。
封面、扉页上应三要素俱全,缺一不可,即应载有完整的书名、编者名、出版社名。需要注意的是编者名不能由主办单位名替代,即不能用“XXX人民政府主办”而应用“XXX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另外,书脊上必须载明书名和出版社名,无出版社名视为内部出版物。
条形码摆放的位置:图书上的条形码印制优选位置为封4(或护封)的左下角。非纸封面的精装书的条形码印刷在图书封2的左上角或图书的其他显著位置,距两边各10毫米+4毫米。
要避免标题沉底(位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出现背题会导致题目下当页无正文的问题。
2.目录的编排。目录所提示的标题和附缀页码应与正文的标题和页码完全一致。目录中的各级标题与附缀页码之间的连接点线不得少于一组(6个点);目录中的标题因过长需要转行时,应以词汇或词组为单位转行,虚词不得转入下一行,转行后应与上行缩进一格,若上行题目前面有序号,转行时与标题第一个字排齐即可。如来稿目录未标页码,只需在每个类目上标页码即可,以提醒编者在最后修改完成、页码排定后加上。
3.书眉的编排。书眉是为方便读者阅读检索而设,在一定程度上还起着美化版面的设计意义。原则上书眉上的文字和页码应排在切口一侧,若为了从整体设计的角度出发,书眉文字也可居中排。一般情况,类目名(一级标题)排在单页码,书名排在双页码(书名必须与封面书名完全一致,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XX年鉴+年份。如《无锡年鉴(2004)》)。也可用分目名排在单页码,类目名排在双页码。书眉文字不可转行或充满整个书眉位置。如书眉文字有误,只须在首页作典型示例修改,并写在审稿意见中,不用每页均作改动。
4.表格的编排。①行文中的图、表较多时,应按照各自所在的章(篇)序号将图表排序,如:“图2-1、表3-2等”(连接号前面的数字是篇章序号;连接号后面的数字是图表序号;连接号占半字空):②行文中图、表较少时,或无章节序号时也可全书顺序编排图、表序号,如:“表1、表2……,图1、图2……”;③插图的编号和图题应排放在各图下方居中位置,编号与图题之间空一格,表格的序号应排放在各表的上框线的左方并前空一格;④表格内的数据未作计量单位表述的应在各表的上框线的右方并后空一格说明计量单位,如:“单位:元”;⑤行文中的(以文字为主流表述的图书)附图、表文字的大小,一般要求,图题、表题的字号应比正文的字号缩小一级并使用黑体,图内、表内文字应比图题和表题再缩小一级并使用宋体,如:“正文使用小4号宋体,表题应使用5号黑体,表内文字应使用小5号宋体”;⑥表格的篇幅过大而需要转页时,转页后的内容应作为续表排版,可不排表题,但续表号、表头(栏目项)不可漏缺。
5.标点符号的使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①引用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文件,应用文件的全称。引用的若是早期文档,其格式应保持原有文献的形式,除了对明显错误可括注以外,其余均不要修改。②连接号的使用。连接号的形式为“一”、“—”、“-”、“——”。为区别于破折号的使用,一般不使用二字连接线“——”;在实际应用时,“一”和“—”往往两可,编辑审稿工作中,只要求全书的使用方式统一即可,但数值范围必须用“~”连接。③间隔号的使用。汉语书面语中的间隔号的形式为“.”(中圆点),并无其他形式,如:外国人姓名内部的分界“列奥纳多·达·芬奇”,但是外国人姓名中使用了缩写字母,字母和已翻译成中文的名称之间应随西文字母使用“.”(下角点)来间隔,如:“M·海德格尔”、“A.莱·蒙”。④书名号的使用。书名号是表示文化精神产品的专名号,包括书报刊,以及其他精神文化产品(如:电影、戏曲、舞蹈、摄影、绘画、雕塑、邮票),⑤注释号的使用。注释的序号应紧随在所注释的词或句之后的右上角,标点符号之前。⑥引号的使用。常见错误:上下引号不配套、单双引号混用;直接引语的末尾句号应置于引号里,间接引语末尾句号应置于引号外。⑦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年月日之间使用半宇线,当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如1994年9月30日可写作1994-09-30。也可使用下脚圆点,但要求全书统一,如1994.9.30。⑧比例号与冒号不可混用。
6.数字的用珐,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要注意掌握此标准的精髓:
一、要得体,不能见了数字就改成阿拉伯数字。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十滴水、二十挂零、二○九师、党的十六大、第三季度、二倍体……”。关于年代的表述应全面并应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60年代”。代号、代码和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1/22次特别快车、59120部队、93号汽油、HP-3000型计算机”。
二、局部体例要统一。其他问题:①1~10,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以求得局部体例上的协调,如:“四个人、三本书、读了十遍、五个百分点、七条建议”。
②关于阿拉伯数字多位整数分节的问题,年鉴属于非专业性科技出版物,不要求实行多位整数分节。在审稿过程中,应尊重原稿的表述方式,多位数字采用千分撇、千分空的方式,或不分节均可,不应作硬性修改,但要求全书统一。
③一个用阿拉伯数字的数不能断开移行。
④要正确地表示概数:“几”不允许与阿拉伯数字连用。如“开发范围跨津冀鲁三省市的二十几个区县”。
⑤尾数有多个“0”的数值,可以改写为用万、亿表示的数。但不得改写为用十、百、千、十万、百万等数词表示的数。
⑥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可用中文。如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如“一二·九”运动。年鉴中反映当代的事件也可用阿拉伯数字,如“3·15”,其中的间隔号不可省略。但全书的表示方法应统一。
⑦ISO与后面的数字之间应有半个字母空或四分之一的汉字空。
7、量和单位的使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3102—1993)的规定。
①不可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和已废除了的单位名称,如:亩、丈、尺、寸,石(担)、斗、斤、两、钱等。在年鉴中,若引用原始文献中涉及到非法定计量单位的,可建议作者在其后括注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量和·单位。亩因在全书中出现频率较高,在审稿中可改几处作为典型示例,并在审稿意见中写明亩与公顷及平方米的换算方式,要求编者统一换算。②行文中使用计量单位,应尽量保持全书或局部一致,如:公里和千米、公斤和千克,以及中英文等量词不要混用。
总之,年鉴的出版内容和规范化方面的问题十分普遍,应引起编者的重视。
(责任编辑 徐瑞君)
- 上一篇:江苏修志立法迫在眉睫
- 下一篇:从《江苏省志》的纂修实际看地方志立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