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年鉴表格的基本特点
表格,已被地方综合年鉴普遍采用,并成为承载年度资料的一种不可缺的表现形式。在地方综合年鉴中,文字虽是记述的主体,表格却可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研究和掌握表格在年鉴中使用的基本特点,规范而恰当地使用表格,即可起简明、直观的作用,又能起到调整、活跃版面的效果。这对提高年鉴品位和方便读者利用均大有裨益。
笔者在阅读部分年鉴,及长期编审地方综合年鉴的来稿中,发现大多数作者和编者在表格使用上掌握得比较好,为年鉴增色不少,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年鉴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因此,重视和研究年鉴表格的规律与特点,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应当是我们年鉴工作者的共同课题。笔者从实践中,初步总结出表格在地方综合年鉴中使用的一些基本特点。
一、规范性。年鉴表格应符合年鉴编纂规定和质量要求。它包括表格设计应科学合理、美观大方、符合年鉴体例,表题、表项、表序、表注等要素完备、齐全、明确,表中使用的文字、标点、符号与版式合乎规范,等等。在年鉴表格中最常见的不规范问题有:一是表题使用较随便。如有的对表题的时间、单位(事主)、主题、表类等不是表述欠完整就是表述不准确,有的干脆无表题。二是表项设置较随便。如有的未能紧扣表题设置表项,发生大题小表、小题大表、题项不一的现象。三是表式设计随便。如有的表格存在项目摆放错乱、转行转栏随意性较大、表线(单线、双线、粗细线、上线、底线、关栏线等)使用不当等问题。年鉴表格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整部年鉴的规范与质量。我们应予高度重视,下工夫、花力气解决不规范的问题。
二、资料性。年鉴表格中承载的项目内容,应是具有咨政、鉴戒、存史、教化、宣传等作用,它应同文字条目一样,必须具备实用、咨询、可考、查阅等资料性信息源的特征。应防止出现三种倾向:一是防止片面追求年鉴表格的艺术化,纯粹为活跃、美化版面,人为设计无资料意义和存史价值的艺术化表格。二是防止出现表格的商业广告化,以商业性宣传和炒作为目的,将非资料性的广告表格夹入年鉴内容之中。三是防止使用无资料价值的表格作为年鉴内页补白。
三、年度性。年鉴表格记载的内容,应是本年度内发生的或存在的。同时,应与文字条目遵循同一入鉴标准,符合年度“大、新、要、特”特点的要求。一些年鉴对表格的年度性缺乏严格把握。主要表现在:其一,将上年或前几年的数据列表载入。笔者认为,无论出于何种指导思想,这种做法都与年鉴规定的记述年度时限要求是不相吻合的,应避免。其二,重复刊载往年年鉴的表格。主要以单位或系统简况表、概况表重复刊载的居多。这些单位或系统虽然在年鉴记述年度内仍然存在,但表中项目内容多年无变化。笔者觉得,这样的表格不必再重复记载,如必须提及,仅需注一下“详见某年年鉴”即可。
四、互补性。地方综合年鉴的表格与文字内容应起到互补作用。设计得好的表格可以把较为复杂、重复、冗长、琐碎或用文字不易表述的内容,通过表格形式,简洁、明快、清楚、直观地表达出来,起到辅佐文字条目内容的作用。同时,对版面亦起到积极的变化和改善作用。通常出现的问题有三:一是文表重复。有的年鉴对同一主题的内容在文字条目中已说得很清楚了,但又将这些内容通过表格形式刊载出来,造成文表的重复。二是文表相左。有的年鉴文表的项目和数据不一致,甚至矛盾重重。三是重复累赘。有的年鉴把本来可以通过文字就能简要说明的内容,却列成表格,形成累赘。在处理同一主题的文字条目和表格时,应坚持互补性,或作适当分工,可采取“文粗表细”或二者选择其一的办法,对累赘的表格应坚决舍去。
五、辅属性。年鉴中表格应作为文字记述的补充,而不应作为记述的主要形式。表格应从属于某个篇目或分目,而不宜单独设置为条目或分目。表格占用的版面应是有限的。据部分年鉴统计,表格量少的仅占1%左右,多的也只占5%不到。
六、统一性。同一本年鉴中,表格的版式、字体、字号、项目名称、文字和数字的排列、间距、转行、序号等,都必须统一。表格缺乏统一性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同一类表格的式样不统一。如某年鉴的国税局一览表设计为单栏,而地税局一览表则为通栏。二是表格的字体、字号不统一。条目表格的表题的字体、字号应与文字条目标题相一致;表项即内容可统一选用五号或六号正楷体字。三是同一种表格的文字排列与间距不统一。如有的表项用词横排,有的却为竖排;还有的虽属同一表项但字的间距、转行格式不尽相同;还有的续表竟与原表不相一致。笔者认为,同一种表格,特别是续表,应做到完全统一。四是同一表项的用词不统一。如表示时间的,前表用“年份”,后表却用“年度”、“时间”;对单位名称,前表用“名称”,后表却用“单位”、“机构”等等。又如计量单位的不统一,前表用“千米”、“千克”等汉字量词,后表却用“km”、“kg”等字母符号,等等。五是表序号编排不统一。年鉴应当统一编表格序号,不宜按篇、目编序,更不应不编序号。
七、可比性。具有统计意义、反映重要经济社会变化数据的表格,在表项设计、内容选载上,应着眼其可比性、连续性和衔接性。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上年乃至前几年均有刊载的表格,在中途或后来的年鉴中消失了,这就使年鉴的利用价值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有的是作者或单位未能提供;也有的是版面受限让编审者“枪毙”了。笔者建议,对具有重要统计意义、能够反映重要经济社会变化数据的表格,在制定年鉴编纂方案时,应明确为常规表格条目,纳入必撰、必供、必编、必载稿件之中,以提高年鉴的利用价值。
八、合理性。年鉴表格设计的表项即内容应合理、实用。少数年鉴对此重视不够,主要问题有:一是表项内容过分单薄,有的仅列两三项。对并无列表价值的内容,应尽可能用文字表述。二是表项虚设。如出现毫无资料价值和无需设项的“序号”、“年份”、“其他”等表项;出现无内容可填写的表项,造成表内空白、断项较多。这些虚设或不应设置的表项应当删去。三是表项内容陈置过松、过紧、偏移、占线,与文字版面既不协调,影响整体视觉效果。
九、便览性。年鉴表格应向读者提供方便、明晰、直观资料性服务。这就要求:一是表格主题应专一。一张表格一般只能拥有一个主题,而不应兼容其他主题。二是表项应精当。所列表项应精炼、恰当,准确表达主题内涵,而不能庞杂。三是结构应简洁。表项所列层次应尽可能简而少,表格结构应干练,承载内容应简明,表项及内容应直切主题,使人一看就明白。为便于读者查阅和了解表格出处与变化,应在统一编排序号的基础上,将表题和表格主题词分别列入目录与索引之中,并在表下注明作者、提供单位,必要时还应加注数据的来源、表项变化的原因和数据计算口径等。
(责任编辑 缪小咏)
- 上一篇:不断培育各类典型 有序推进二轮修志
- 下一篇:严把质量速度关 修好志书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