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审稿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们射阳县志办公室,经过三年多的宣传发动,广征博采,鉴别筛选,辛勤笔耕,到1989年底,全志32卷(包括卷首卷尾),已形成初稿的26卷,打印18卷。今年4月以来,我们登门请省志邮电志、教育志、文化志、体育志、农业志、交通志、军事志、民政志编辑室先后为射阳县志初稿进行了对口审阅。
我们深深感到请省志部分专业志编辑室对口审稿,确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可使专业志纲目更趋于科学、合理。省志各专业志的编辑室人员,大都是本系统德高望重、业务娴熟的老同志,他们是这条战线上的专家,对专业志的纲目,都作过深究。如省邮电局史办公室对我县《邮电志》的纲目设计上提出改进意见,他们说,可将机构或机构沿革列为有关章的第一节;网络、设备为第二节,业务(包括邮政、电信)为第三节;同时,在写机构时,可不分建国前和建国后两大段。《江苏省志·体育志》主编姚品荣同志对我县《体育志》的纲目作了一些调整,如第一章体育运动他建议改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下设二节,第一节学校体育,第二节群众体育改为社会体育;第二章第三节体校,升格为第三章人材培养,下设三节:第一节,普通学校的业余训练;第二节,体育学校的业余训练;第三节,县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具体内容除在原稿上移迁、调度外,再作一些补充。作了这样的变动,县志《体育志》的纲目就更趋于科学。
二、易于发现专业志稿中的问题。如省教育志编辑室主任穆嘉昆同志对我县《教育志》提的意见抓住了要害,他说无题小序里只注意突出建国后四十年来考上大学、中专的数字,却没有突出为社会培养出多少合格劳动者的数字;普通教育的各个章节里,只写到各类学校的发展,没有写出教育内涵的发展等等。这些意见非常中肯。
三、能使专业志稿的文字记述更趋规范化。我县《邮电志》中有“党报党刊”字样,省邮电局史办公室的同志指出应直接写明“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红旗”等。几份专业志中有些时限不够明确,通常用“到置县止”“建国前夕”“置县后至建国时”来表明时间,他们提出应书明具体年限;其它,诸如错用数字、错别字、病句等等都一一给以改正。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使我们深受感动。
四、有利于加强上下联系、互通情报。请省志专业志编辑室进行对口审稿活动,使上级业务部门了解基层情况,便于省志专业志捕捉资料,吸取营养;同时,县志的编修直接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行业的宏观发展以及重大史实的记述,不致于出现大的偏差。
根据省志各专业志行家们的合理建议,我们对已成的专业志稿将作认真修改,尽量减少缺项、断线和错漏失检之 处,努力使我们《射阳县志》成为一部合格的志书。
- 上一篇:《连云港年鉴》开拓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 下一篇:坚持创新 不断改进 追求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