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成果 >>> 志鉴研究

精心策划筹备 抓好四大环节 全面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

2013-01-30    

         编者按:全省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以后,全省各省辖市地方志办公室为贯彻省会议精神,积极筹备和组织召开各地的地方志工作会议。目前,全省已有淮安、宿迁、苏州、连云港四市召开了地方志工作会议。连云港市志办在召开该市第三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文件配套,措施有力,目标明确,会议之后很有成效。他们在会议的准备工作以及会议的开法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精心策划筹备 抓好四大环节

全面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

 

         全省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召开后,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围绕新一轮地方志编纂目标,将编修工作分解为启动、资料征集、撰写初稿、总纂、评审验收出版等五个阶段,并逐一分解量化,有计划、分步骤地扎实推进新一轮修志工作。在启动阶段,以召开全市第三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为重点,着力抓好四大环节,推动新一轮修志工作全面展开。

一、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将“一纳入、五到位”落到实处

        地方志工作“一纳入、五到位”,是确保本轮修志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为此,我们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推动工作开展。一是及时将省政府会议精神向分管地方志工作的常务副市长汇报。二是向市政府常务会议作汇报。10月11日,市政府召开第50次常务会议,将启动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题。我办丁心昂主任在会上汇报了贯彻落实省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和在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中亟需解决的机构、人员、经费等问题,请求市政府给予明确和解决。会议决定,把编纂地方志作为政府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纳入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加强对新一轮修志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实调整市地方志编委会,健全县级地方志机构及其领导班子,各区政府要明确一名办公室副主任分管地方志工作,并落实具体修志人员,保证修志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修志工作经费按照“保证必需”的原则,足额列入“十一五”期间年度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积极为修志工作提供便利;市地方志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在做好市志编修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县区和部门修志工作的指导,突出特色,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确保修志质量。上述内容以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形式分发到全市各部门和县区,为地方志工作“一纳入五到位”提供了组织保障。会议决定于2005年11月中旬召开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一轮地方志编修工作。同时决定,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做好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连云港市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方案》、《连云港市志(1984~2005)资料征集篇目的通知》、《连云港市地方志工作“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特别是在《关于做好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地方志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领导责任制,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及时协调、解决修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形成地方各级政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地方志办公室总纂完成的工作格局。市、县(区)新一轮地方志编纂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年拨付”,为“一纳入、五到位”进一步落实到位提供了保证。

二、精心编制资料征集篇目,着力解决好新一轮志书框架结构问题

        一个完善的志书资料征集篇目是资料收集工作的前提,也是少走弯路、修出精品良志的基础。我们在编制《〈连云港市志(1984~2005)〉资料征集篇目》时,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在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力求篇目既全面容纳各行各业情况,又富有时代特色和连云港地方特色。

        明确篇目设计的指导思想。在《连云港市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方案》中,我们提出要“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特色,明确三个重点”。“一条主线”即改革开放。我们不仅将体制改革、机制改革置于相关章节之首,而且将“开放型经济”、“开发园区”、“民营经济”、“信息产业”等富有这20年发展特点的事物单独设篇。当然,改革开放是一场全方位的革命,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应贯穿于志书字里行间。“两个特色”即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就是志书断限范围内时代发展的大势大局。1984年到2005年的20多年间,生产力的解放带来新兴产业大量兴起;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使各行业结构界碑被打破;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持续、健康发展,使社会逐步迈向现代文明的新阶梯。这些时代发展、变化的大势大局是续志记述时限内的时代特征,续志篇目要反映这些要事、新事和热点问题,实事求是地加以记述。地方特色就是地方的个性、特性,地方特色是否鲜明是评价志书质量的重要标志。连云港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港是江苏惟一的深水不冻良港,也是全国八大港口之一,承担着全国90%以上的过境箱运输任务;花果山不仅是江苏的最高峰,也是《西游记》中美猴王的老家,是全国知名的旅游风景区。基于这些特色,我们在篇目设计中单设了“大陆桥”、“花果山”、“港口 口岸”等篇,而且放在靠前位置,较好地突出了连云港的城市特色。“三个重点”即突出全面系统的要求,做到横不缺主项、纵不断主线;突出人文精神的反映,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突出客观记述的原则,做到既反映成绩,又反映问题和不足。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们拟定了资料征集篇目初稿。首先开展内部讨论。集中众人智慧,吸取有益意见,形成讨论稿。其次,召开市情专家和地方志专家两个研讨会。分别邀请原市级老领导、部门老领导和全市曾参加过第一轮修志的老同志、老专家参加,从框架结构到重点内容,从技术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从挖掘地方人文底蕴到反映时代特色,多角度、多层面展开广泛研讨。会后我们再次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三是广泛征求部门和单位意见,采取交换、邮寄等方式,将征求意见稿发送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和县区主要负责人。共发放征求意见稿135份,回收112份,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使篇目设计更具有针对性。11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第三次地方志工作会议时,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了该资料征集篇目。

         经过细致艰苦的工作,篇目设计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既继承传统又体现创新。在45个分志篇中,继承、保留前志篇目20个,占44?郾4%;增加新篇目9个,占20%;对前志篇目进行合并、重组、增新16个,占35?郾6%。内容既与前志相衔接,又能反映连云港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二是篇目归类和编排更趋合理。经过座谈讨论和征求意见,45个分志篇依照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顺序排列,同类事物中有特色的事物优先排列,做到既照顾人们认识、观察事物的习惯,又突出重点、彰显亮点。三是城市个性风格进一步明朗。在篇目设计中,我们经过反复斟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把“花果山”、“港口 口岸”、“新亚欧大陆桥”、“海洋经济”、“旅游业”等单独设篇,使读者看到目录就能确定此书非连云港莫属。在社会科学篇下,我们设置了“《西游记》文化研究”、“大陆桥研究”、“《镜花缘》研究”、“徐福研究”等节,也很好地体现了连云港市社科研究的特色。四是志书的资料性得到进一步重视。不仅设了“专记”篇,而且在各篇和相关章中增加“记事”,对各行各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予以专门记载。

三、开好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

        开好动员大会是新一轮地方志编修启动阶段的重头戏,对总结上一轮修志工作经验,在思想上真正全面启动新一轮修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会前,我们通过参阅相关资料、走访重点单位、外出学习取经、参加业务培训等方式,进行了精心准备。我们专程赴淮安学习他们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地方志续修的经验。我们还有针对性地订阅了《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文件及志书篇目汇篇》等材料,学习借鉴外省外地成功的做法,充实到文件拟定和篇目制定中。我们还开展了首轮修志以来全市志鉴获奖情况的调查,对全市志鉴总体情况有了初步掌握。在此基础上,我们拟制了一系列会议文件。11月18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第三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会上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连云港市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方案》、《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志(1984~2005)》资料征集篇目的通知》、《连云港市地方志工作“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文件。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在讲话中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增强对修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编史修志、读志用志,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以史为鉴,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更好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他要求将地方志办公室作为市、县(区)各级政府的常设机构,将地方志编修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新一轮修志工作开始后,财政要单独安排启动资金,并将每年修志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各级地方志办要进一步充实人员,培训骨干,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县(区)也要召开常务会议对续修志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做到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经费和人员。会议还决定,由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开展督查,对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进行检查。

四、加强动员会后续工作,为全面展开资料征集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继续完善资料征集篇目。在动员会上下发的《资料征集篇目》虽然八易其稿,但回过头来看,仍有许多不足。我们虽然广泛征求了意见,但仍不免挂一漏万,部分单位也未反馈意见。为此,动员会后,我们决定将市志资料征集篇目放到市政府网站上,动员广大网民及社会各界参与市志篇目讨论。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实施中。

        组建修志队伍。动员大会后,全市各单位相继成立了分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秘书处)及相关业务处室人员参加。我们及时了解收集各单位修志机构组建和人员落实情况,汇编成册,构建全市修志网络,形成了“帽”下有人、事有专人的修志工作格局。

        编辑出版《志鉴工作简报》。我们拟于近期起不定期编辑出版《志鉴工作简报》,根据修志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转述有关方针政策,介绍基本知识,宣传修志典型,推动工作开展。

        开展业务培训。目前我们已拟定了市和县区两级修志业务培训计划,列出“地方志的性质、任务和功能及续修志的源流、形式和特点”、“地方志的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志书行文规范和语言特色”、“志书资料的征集、整理与鉴别”、“如何写好资料长编”等5个培训专题,将于2006年上半年举办一次全市性的修志业务培训,邀请专家授课,以提高撰稿人员业务水平。全市性的业务培训结束后,我们将分批分片到各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指导,确保各单位于2006年年底前高质量地完成资料长编编写工作。

(责任编辑 吉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