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溯源

江都撤市设区话建置

2017-12-11    

2011年11月10日,省政府发出《关于调整扬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以原江都市行政区域为江都区行政区域,区政府驻仙女镇江淮路388号。从此,江都结束了市的建置。

       江都建县于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这是从广陵县中分出的一部分地域建立起来的,距今已有2164年的历史。历史上,江都建置发生过两次废县、10次分县、9次并县、1次设市,1次设区。

       废 县 共有两次。三国时期(220-280)设在夹江小沙洲上(今扬州市西南)的江都县治所圮于江,县废。其地先属吴国后属魏国。“三国归于晋”后,西晋太康六年(285),江都县复建。此后,经历了34年,即东晋大兴二年(319),江都县并入舆县,县名消失。时隔26年,东晋穆帝即位后,复设江都县,此后,一直延续到1994年江都撤县设市。

       分 县 江都县析出一部分地域建其他县,一共发生过10次。汉元封五年(前106),江都县和广陵县各分一部分地域建舆县。齐永明元年(483),江都县析地置齐宁县。唐贞观十八年(644),分出江阳县。唐永淳元年(682)江都和江阳两县,析出扬子县。南宋建炎元年(1127),江都县分出广陵县。清雍正九年(1731)八月,江都县析西、北境,置甘泉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对敌斗争的需要,在共产党领导下,江都县3次分县:1942年9月至1943年4月,以通扬运河为界,河南称邗东县,河北称江都县;1945年12月至1946年4月,河南称江都县,河北称樊川县;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河南称邗东县,河北称江都县。新中国成立后,江都发生1次分县,即1956年3月,析出西境建邗江县。

       并 县 江都县发生过9次并县。并县后,江都县名称未变。南北朝时期,宋元嘉十三年(436),舆县并入江都县。齐中兴元年(501),齐宁县并入江都县。唐武德三年(620),江阳县并入江都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广陵县并入江都县(55年后,广陵县从江都县中分出)。元至元十三年(1276),广陵县两次并入江都县。1911年,扬州光复,甘泉县并入江都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共产党领导下,江都县三分三合,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撤县设市,再未并县。

       设 市 1994年4月,江都撤县设市,结束了县的历史。

       设 区 2011年11月10日,江都撤市设区,设立扬州市江都区。

       纵观江都建置沿革的历史,县存在时间约2056年(除去县名消失时间),市存在时间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