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溯源

溯源南京“徽州滩”

2017-12-11    

徽州滩,位于南京河西下圩村西侧,因地处江边,旧时居民多以经营木材的徽州商人为主,故称“徽州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徽州滩乃是上新河一带安徽人做木材买卖的经营地,这里大多数居民讲皖南话,他们将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及安徽的木材买来,水运至南京,堆积于徽州滩,再批发或零售给南京城的房产商或家具商。那时,城里人到徽州滩买木材喜欢兼看另一个特有景观“水上流动人家”。徽州滩江边的江面上有铺天盖地的木排,由竹编着麻绳捆着,面积大的木排上竟还有简易篷房,有畦畦小菜地,有鸡鸭狗,这是徽州人“靠木排吃木排”想出的“水上漂流住房”。如今徽州滩的木材市场已消失,因此,徽州滩地名也随之消失,原址已改建为绿博园。

徽州滩之名起源于何时,史无明确的文字记载。溯源“徽州滩”的由来得从徽州木商说起。

徽州习惯上把富可敌国的盐商与木商联起来看,俗谓:“盐商木客,财大气粗”。徽郡商业,盐、木、茶、质铺四者为大宗。木材贸易是徽商经营的四个主要行业之一。徽商从事木材贸易时间早,人数多,资本雄厚,活动范围广阔,在徽商商业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说到木商,不能不提及婺源西冲的俞氏家族,西冲俞氏是显赫一时的徽州木商世家。其家族在明末刻本《新安名族志》中的排名,仅次于程、鲍、方、柯之后,名列第五,其在徽州的分布之广、人数之众。据称,俞姓源自姬姓,为周文王后代。

《西冲俞氏宗谱》卷十四《传文》收入第33世子孙共22人次,可以确认为木商身份者竟达20人次之多,他们多经营“吴头楚尾”,将安徽、贵州、湖南等地生产的木材,捆扎成簰,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抵达金陵上新河发售江南各地。第34世本字辈共15人次,均为木商,他们大都“侍父服贾金陵”、“从伯叔昆季服贾金陵”。即随父或叔伯辈在南京从事木材生意。

直至民国时期的第38世,依然有俞氏子弟经营木业,旅沪的俞仁耀(1896~1989)就是一位成功的徽州末代木商。他属希滃公房文誴公支士荣公次子俊礼公下的世系,33世俊礼子营父业,接管金陵木业,为显赫一时的金陵大木商。在金陵经商地取得以诚信,获得了广泛的声誉。

木材贸易作为徽州商帮的四大支柱行业之一,发展最早,衰落却最迟。清朝末年,徽州盐商、典商相继衰落,徽州商帮也随之逐渐解体,但徽州木商仍然活跃于木材贸易领域,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

明清时期,徽州木商涉足深山老林,漂浮江河湖海,不畏艰险,从事大规模的木材贩运,江南的各个重要城镇就成了徽州木商的据点及其木材的集散地。其中原因何在呢?首先,江南地区森林不多,“惟沿村有树,其河港之在野者罕植,间有之,必取作器,小则伐为薪”。其次,明清时期,江南城镇的发展以及造船业的发达迫切需要大量的木材,每年要耗费大量的木材。据元代规定,造一艘“一百料”的内河船,要用各种尺寸的板木203条片,而船上槔、橛、棹头板等设备所需用木材还不包括在内。明初规定,造一艘“四百料”的河运漕船,每船用新杉篙木62根,株、樟、榆、槐各二十余段。造海船所用木料更多,明初规定造一艘“一千料”的中型海船,需杉木302根,杂木149根,株木20根,榆木柁杆2根,栗木2根,橹木38根等。共513根。造船不仅耗费木材,而且对木材的尺寸、种类都有讲究。到了顺治年间,造船特别是造较大的船只的木材,本地难以寻觅,因而对外地木材的需求就更为迫切了。同时,明清以后,城镇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也导致了建筑业的兴盛,多为竹木结构的江南房舍,进一步加大了江南地区对木材的需求。这些为徽商木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

徽州是个众山环抱的地区,林木生产是徽州地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在长期与森林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采伐、利用、栽培、管理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丰富经验。徽州的各种地方志中多有记述,张雪慧的《徽州历史上的林木经营初探》一文中就有详细的记载。

木材的采伐,特别是优质木材,大多在深山老林,采伐极其困难,如西南地区的木材,在“深山穷谷之内,寻求甚苦,伐运甚难,木非难而采难,伐非难而出难。上下山阪,大涧深坑,根株既长,转动不易,遇坑坎处,必假它木搭鹰架,使与山平,然后可出。一木下山,常陨数命”。可见,徽州木商的艰辛与不易。

在木材长途水上贩运的过程中,徽州木商又不断总结经验,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以竹制缆捆扎木排的新方法。如婺源商人程文昂,“业木造排,以竹制缆,创自巧思。牢固异常,人利赖之”。这些有关木材砍伐、保管、运输的丰富经验,为明清徽州木商走向国内木材大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

南京地处南北交通的中枢,是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木材运往江南各地的最大中转站。这里的徽州木商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资本十分雄厚。据前文提及的婺源西冲木商世家俞氏的第38世孙俞仁耀回忆,家族先后有近十代人,时间跨度约300年余,均子承父业在金陵从事木材生意,其资产过百万者不乏其人。当时的财富以银两计,按现今的财富计当在千万至亿万之列。再如婺源商人洪大诗,“营金陵木业,囊渐充裕,因居白下”;程肇基,“业木金陵,资饶裕”;金照“业木金陵,尝捐资置义冢一区,以安旅榇。又修上江考棚、府嘉兴坛,婺邑城垣,共捐一千数百金。”另据《歙事闲谭》载:“徽多木商,贩自川广,集于江宁之上河,资本非巨万不可,因有移家上河,服食华奢,仿佛淮阳,居然巨室”。文前提到的“水上流动人家”“水上漂流住房”的特有景观尚是当年木商移家上新河的历史景观的残存。当年,上新河一带还建有徽商会馆,清代婺源木商施德栾就曾“客金陵,督理会馆,以诚著称,守江宁者屡举总商,务多有成。”

《歙事闲谭》中提及的“集于江宁之上河、因有移家上河”,即南京上新河徽州滩所在地。自从明、清以来的600多年间,上新河地处南京近郊,又位于长江之滨,水深滩阔,极利于木材物资水运集散,所以在寓居于此的徽州商人的努力下,这里出现了国内著名的木材市场。

位于上新河西南江边的徽州滩乃徽州木商聚集之地。徽州山区盛产杉木,早在南宋时,徽州人就从事木材贸易了。他们冬季入山伐木,待到梅雨季节,河水上涨时,便利用水力运载木材出山。

明清时,由于苏浙地区经济发展,徽州所产木材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营木材贸易的微商便远赴江西、湖广、四川,开拓货源,扩大木材贩运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以徽州婺源人最为活跃,他们以上新河作为经营贸易中心,利用长江水运之便,把上游的木材运送到此,在此改成木排,然后分销苏浙或北方各地。

明代,金陵上新河大胜关至龙江关“数里之间,木商辐辏”。新河口专设了“皇木场”,所储存木材专供皇家使用。清代的上新河仍为“木商所萃”,建有徽商会馆。那时,上新河木商定期举办徽州灯会,其“旗帜、人物、花卉,五光十色,备极奇巧”。之后,湘、鄂、赣等省木材商人也纷纷效法徽商,到上新河“抢滩”,为木材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太平天国时期,清军围城,百业萧条,上新河木材市场随之消失。同治初年,曾国藩坐镇金陵,号召商贾复业,上新河木市渐发生机,至民国年间,北伐定都南京,木业再度兴起,但实际上已远不如往昔的生机。随着铁路交通兴起,运输便捷,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历史上徽州滩木商时代鼎盛辉煌的演绎戛然而止。

徽州滩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时空感的地方,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终于积淀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镜像。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改造,如今,徽州滩已成绿博园一部分,但那一段曲折的经济社会发展史,那一个远去的木商时代,总还是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历史深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