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鼓车:南船北马之地出土的奇迹
江苏淮安,历史上南船北马和辕楫交替之地,亦有可能是古代马车分布的南缘地区,但在这边缘地区却出土了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代马车——木雕鼓车。
幸运留存的稀世珍宝
2004年7月—9月,淮安市博物馆在清浦区(今清江浦区)运河村发掘了一座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是迄今江苏地区出土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的战国贵族墓葬。此墓早期被盗,主椁室与外藏椁随葬的青铜礼乐器、容器等珍贵器物被洗劫一空,尚余各类器物130多件,可定为国家珍贵文物的有26件。其中以一辆实用木质马车为国内考古罕见,弥足珍贵。
该车大多数木质构件纹饰清晰,轮、轴、辀、衡、轮、岭、厢板、建鼓等主要部件保存较好,且有一定数量的青铜饰件、骨雕饰件、漆绘饰件,大部分车厢板都雕刻着精美的蟠螭纹与云纹图案。从整体形制看,此车装饰华丽,制作精良,表明了墓主人显赫的地位,是战国时期贵族阶层身份的象征。考古专家根据车舆木雕装饰板与建鼓组合的特征,将这辆木质马车命名为“木雕鼓车”。马车引起了国内考古界的广泛关注,专家们对木雕鼓车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艰难漫长的修复过程
面对着这辆罕见的古代马车遗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心中充满喜悦,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这辆木雕鼓车埋藏于地下2000多年,木质纤维结构已变得十分脆弱,因遭遇盗掘和挤压,大部分构件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与断裂。如何将这批构件脱水加固?如何修补成形?又如何组装复原?诸多难题摆在了面前。
为了使这辆破散的马车得到保护与修复,淮安市博物馆随即成立了以孙玉军馆长为组长的科研小组。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及淮安市文物局的全力支持下,科研小组先将马车复原研究申报列入2005—2006年度江苏省文物科研课题,随后又将该车的保护与修复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并得到了专项经费的资助。
马车保护与修复的首要工作就是尽快对出土木质构件进行脱水处理,否则,饱水的古木器会收缩变形。在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漆木器保护专家的精心操作下,木雕鼓车所有的木质构件奇迹般地“存活”下来,成功地解决了脱水、加固、定型等技术问题,木质变得坚硬,可以长期保存。在木质构件送交南京博物院脱水加固的同时,淮安市博物馆组织业务精锐,艰苦细致地开展木雕鼓车的复原研究工作,为该车的模拟复制、构件修复、组装复原寻找理论依据。2007年,该车的复原研究课题通过验收,得到了国内著名古车研究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的认可。历时三年,淮安市博物馆先后完成了木雕鼓车的模拟复制、构件修复、组装复原三项任务。最终使这辆古老的木雕鼓车成功地组装起来。它以古朴雅致的历史风貌展示在观众面前,彰显出淮安在战国时代的强盛与辉煌。
意义非凡的“镇馆之宝”
从现有资料来看,车舆文物多出土于我国北方,由于北方气候干旱等地理环境原因,这些地区出土的车舆往往保存较差,难以得到保存较好的车舆实物资料,故而缺少可借鉴和对比的车舆实物资料。而淮安运河村战国墓虽只出土马车一辆,但由于其独特的密闭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车马坑保存较好。马车的轮、轴、轮、辀、转等木质构件相对齐全,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好的车舆文物。尤其是榫卯结构俱在,是研究古车的学者梦寐以求的实物资料。
该车不仅在研究古代车制上具有重要意义,亦是研究古代美术史和雕塑史的重要资料。如该车骨雕是装饰于车转的骨质饰件。这些骨质饰件皆呈条形管状,截面为“口”形,器表浮雕变形云纹。有的还雕成兽面纹,上有耳、鼻、眼、角等器官。一般说来,考古出土的骨雕器相当稀少,雕刻如此精美的车器就更少见了。
此外,该车填补了先秦鼓车出土的空白。车舆配置建鼓在考古发掘中出土很少,仅在秦始皇陵一号俑坑中发现两处。但这两处都是立鼓而不是建鼓,而且保存较差,仅有木灰和三个鼓环而已。而该车建鼓不仅有鼓身,而且还有与之配套的鼓柱、鼓座,这些木质构件俱在,只是皮革鼓面因朽烂而不存。
作者单位:淮安日报社
- 上一篇:那些遗留在岁月里的粮仓
- 下一篇:淮安清江浦:那些与交通有关的道路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