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志”载烽火 · 抗战记忆专题 >>> 影像重现

⑱ 汤团行动

2025-09-01    


在苏中四分区反“清乡”的艰苦岁月里,有一场惊心动魄的特殊战斗——汤团行动。它宛如一部谍战大片,在敌营深处上演着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IMG_256

汤景延


汤景延,如皋陆庄人,曾任职国民党,后投身新四军,担任通海人民抗日自卫团团长,为中共特别党员。1943年春,面对日伪“清乡”威胁,中共中央华中局、苏中区党委决定,利用汤景延与伪方的“旧交”,派他率部打入伪军内部。


3月底,汤景延开始与日伪接触谈判。4月16日清晨,海门桃源、震蒙两乡交界处枪声骤响,汤景延宣布“脱离”新四军,率全团6个连、630人(含38名共产党员),打入了日伪内部,获得“外勤警卫团”番号,分驻多地。


IMG_256

汤团团部旧址


汤团进入伪军后,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潜伏”大戏。伪江苏省政府主席李士群授予汤景延少将军衔,汤景延顺势利用这份特殊礼遇,在敌营站稳脚跟。他在茅镇开办协记公行,以此为掩护,帮助根据地干部进出据点,运输军需物资,还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


然而,日伪一直对汤团心存疑虑,不断试探、打压。先是命令“点编”“整训”,后又将汤团分散驻防,试图削弱汤景延对部队的掌控。但汤景延凭借智慧和果敢,巧妙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一次次化险为夷。


1943年9月,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胜利在望,苏中区党委下令汤团暴动。汤景延提前将家眷转移。29日晚,战斗打响。汤团战士们在团部一举击毙金沙特工组组长翟光耀等人,冲入碉堡俘虏特工,捣毁伪行动大队部和伪区公所。其他据点的汤团部队也同时发动暴动。在南通警卫团接应下,汤团全员安全返回根据地。


这场行动中,汤团600多人在敌营潜伏5个多月,在200里战线上成功破局。他们用热血和智慧,谱写了抗战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


来源: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通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