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战志略
烽火留声
影像重现
抗战印记
智能问答服务
抗战志略
24
2025-08
抗战志略|⑳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1944年底,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毛泽东向解放区军民提出了1945年的斗争任务,号召各地军民向日伪守备薄弱的地方进攻,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并充满信心地指出:“这种进攻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中共中央华中局和...
23
2025-08
抗战志略|⑲ 华中地区的局部反攻作战
经过1942年和1943年度的反“扫荡”、反“清乡”和反磨擦斗争,江苏抗日军民逐步恢复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到1943年底,盐阜根据地的基本区,已由前一年的17000平方公里扩大至26000平方公里;淮海区也恢复到1942年冬季大“扫荡”前的状态...
22
2025-08
⑱ 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1
2025-08
⑰ 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
20
2025-08
⑯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
2025-08
⑮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点击查看更多 >>
烽火留声
⑳见证日军向新四军大规模投降——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
今天,我们的脚步落在江苏高邮,一座运河畔的古城。在高邮熙和巷70号,矗立着一座意义非凡的建筑——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它无声诉说着一段鲜为人知...
2025-09-03
⑲华中抗日反攻的揭幕战——“车桥战役”的发生地车桥
这里是苏中平原,1944年初春的深夜。寒气未散,淮安、阜宁、宝应三地交界的车桥镇,被日伪军的碉堡和深壕紧紧箍住。53座碉堡、两丈高墙、一丈五宽的壕沟…
2025-09-02
点击查看更多 >>
影像重现
⑳ 爱民区长白桐本
在江海大地上,爱民区长白桐本的故事广为流传。白桐本1938年参加八路军,不久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随部队南下,后参加新四军第一师战地服务团...
2025-09-03
⑲ 火烧竹篱笆
1943年,日伪对苏中地区实行“清乡”,日伪为了割断“清乡”区内外的交通联系,围歼抗日武装,构筑起长达100多公里的篱笆封锁线,妄图困死抗日军民。这条从天生港蜿蜒至黄海鲍家坝的“死亡防线”...
2025-09-02
⑱ 汤团行动
在苏中四分区反“清乡”的艰苦岁月里,有一场惊心动魄的特殊战斗——汤团行动。它宛如一部谍战大片,在敌营深处上演着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2025-09-01
⑰ 谢家渡战斗
1942年9月,日军南浦旅团52大队大队长保田兼一,率队直扑三余镇,妄图突袭新四军主力与党政机关。此时,正在休整、准备欢度中秋的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接到情报后迅速集结,一场精心筹划的伏击战即将在谢家渡上演...
2025-08-31
点击查看更多 >>
抗战印记
抗战印记|⑳ 淞沪会战中牺牲的常州籍将领——路景荣
1931年9月18日,日军对中国东北军发动突袭,并快速占领了东北三省,中国抗战由此开始。1937年7月7日,日军又以人员失踪为由,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正式爆发。1937年8月13日,日军海军陆战队越过租界...
2025-09-13
抗战印记|⑲ 东坝战役
1945年夏,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已然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当时,我军为了扫清障碍,打通苏南、皖南根据地之间的交通,由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率领指挥的所属三个支队...
2025-09-12
点击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