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连云港这条河和港,为何同名不同缘?
“浦”是水边或是水流入海的地方。在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带有“浦”字的地名不少,其中,叫“大浦”还特别多。比如大浦河、大浦港、大浦社区等等。
说起大浦河与大浦港,一般人会认为一条叫大浦河的河道上,有一座叫大浦港的码头。但是,实际它们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并不交集,尽管名字相近。如果说它们有所关联,都是依水而生,共用地名的“大浦”二字。
大浦河风光带
大浦河,是连云港市主城区通向北郊的一条主要排水河道,上接西盐河,城中另一条排水河道龙尾河中途汇入,主河道折向城北进入临洪河口滩地,与新沭河并行入海,一支经引河进入临洪水利枢纽,下游建有两座抽水站,在雨季强行抽排大浦河流域涝水入新沭河。大浦河从西盐河老新浦闸算起,全长7.5千米,汇水面积122平方千米。
大浦河重要节点工程新浦闸
历史上,大浦河或许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汊,或者就是一条无名河。因为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史料上并无大浦河的记载,说明大浦河前身就是一条与“浦”同时形成的无名河汊。
张传藻先生在他的《连云港地理与经济》一书中记述,大浦河是上世纪50年代中叶新开挖的河道,全长5千米。《连云港市水利志》也记载,1955年12月,接上游沈圩东一段自然河道,新开挖大浦引河,排泄新浦城区(现连云港市主城区)涝水。河道底宽3米,全长5.12千米。河道长度与《连云港地理与经济》中记述的非常接近,也相互印证了大浦河是1955年新开挖的一条排水通道。并在大浦建大浦闸控制河道水位,最大流量134.8立方米每秒。1966年11月,连云港市成立水利工程指挥部,分别对大浦河、东盐河、玉带河进行扩疏。那时的大浦河,尽管得到了扩疏,但它同时又担负着城区排污的不光彩使命,“河水黑如墨,臭味无风传三里”,是当年大浦河的真实写照,被市民戏称为“港城的龙须沟”。
大浦河成为盐河省级水利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
城区排水流域图
2000年“8•30”大水后,连云港市投资1106万元,对大浦河进行疏浚扩建。工程于2002年5月初开工,同年12月底竣工,主要对大浦河干河进行疏浚及沿线建筑物改造。完成土方开挖68万立方米,两岸局部砌石挡土墙和护坡、护栏共1.3万立方米。整治后的大浦河河底宽30米,是原来河道底宽的10倍,河口宽近70米,汇水面积扩大到122平方千米,河道行洪能力提高到168立方米每秒。
2002年12月,拆除1955年兴建的原大浦闸,南移100米重建。同年,开挖大浦副河,将大浦河与东盐河、排淡河连通,形成主城区与中东部城区水系相互连通、互调共济的新局面。2007年,连云港市投资3.08亿元,结合河道污染治理,又一次对大浦河、大浦副河进行综合整治,让大浦河旧貌换新颜。
2017年,连云港市再次综合治理大浦河排水片区,使大浦河成为连云港市主城区重要的排涝片区,排涝流域包括东西盐河、玉带河、龙尾河等河道,排涝面积扩大到128.4平方千米。2023年2月,大浦河上游重要控制工程新浦闸迁址新建,老新浦闸于2024年3月底拆除。
2017年改造中的大浦河排水片区综合治理工程现场
为解决新沭河高水位行洪时大浦河流域排水问题,连云港市分别于2000年、2008年在大浦河下游左岸,兴建了大浦抽水站和大浦第二抽水站,大浦抽水站安装抽水机组6台套,大浦第二抽水站安装抽水机组4台套,两站抽排水能力皆为40立方米每秒。两座抽水站的建成投用,彻底解决了新沭河高水位行洪时,大浦河两岸及其上游的西盐河、龙尾河等河道周边主城区低洼片区的涝水外排。
近年来,随着水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和河长制的全面实施,大浦河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现在的大浦河,如玉龙般蜿蜒盘卧在港城北郊,水清岸洁。两岸绿堤之上,市民三五成群或健身或散步,恰似一幅人水和谐的水墨画。
相对年轻的大浦河来说,大浦港却有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但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
大浦港,位于临洪河入海口处右侧,因地处大浦而得名,大约位置在今天的临洪水利枢纽大浦抽水站附近。连云港市地处上海与山东胶州之间,海上航道的必经之处,也是海上航运中途货物中转、航船生活物资补给的重要口岸。
加之连云港本地大量的盐、棉花、牛皮、生油、蛋类、豆饼等物资,急需通过海、河等通道外运,海上中转的铁器、木材、煤、油、棉布及其他日用品等货物,也希望通过连云港地区的口岸上岸销售。历史上连云港地区的河运通道主要以盐河为主,连接蔷薇河、柴米河,善后河、灌河等,南接京杭大运河,内河运输相对发达。
大浦港
鉴于连云港地区处在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最下游,1128年,黄河首次南侵及后来的“夺淮入海”后,挟带大量泥沙,对连云港境海岸线变迁带来重大影响。在1128~1578年的450年间,连云港海岸平均每年向东延伸10~20米。
1578~1855年间,连云港市海岸完全处于黄河尾闾直接控制之下,海滩淤长,每年平均达100米以上。至1711年,云台山与大陆相连,增加了大约1000多平方千米的新生土地。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出海口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之中,老的出海口不断被淤积,新的出海口不断涌现。同时,随着新兴城镇东移,以及新浦商业的发展,通江达海运输需求不断增加,为大浦港兴起积蓄了外部条件。
新浦因临洪口东迁,河流环绕,便于河运。于是,就出现了众多集散原盐、小麦和杂粮等货物的商家,新浦先由盐运码头又成商贸重镇,北方土货商船纷至沓来,大运河流域舟载南方之物资汇集于此,再经临洪河出海,北上青岛、烟台,南达上海。原新浦地区的码头无法满足通江达海等水运海运需求,大浦港凭借着地处临洪河口右岸、临海近以及附近盐坨众多等优势,自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闪亮登场。光绪初年,乡绅沈云沛呈文两江总督周馥请筹大浦为海州自开商埠,光绪三十一年(1905),准奏海州自开商埠获光绪朱批。临洪河口的大浦,以大浦港的名义自行开放。大浦港的开放,突破新浦的市场界限,围绕临洪口形成苏北鲁南的经济区,以大宗农副产品交易,促进商品市场的形成。
大浦码头
据《连云港口岸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清廷应允,海州境大浦港辟为商埠。胶海关所属海州厘金所设大浦。连云港市新浦区新志也有记载,民国十四年(1925年)7月,陇海铁路徐州至新浦段竣工通车,次年(既1926年)陇海铁路从新浦旗站延伸至大浦码头,全长2.82千米。《连云港口岸志》大事记也记述,车通大浦后,陇海局在大浦修建木栈桥码头3座,此后,航运、盐业以及商界纷纷兴筑,至1930年,大浦港计有简易木码头9座。
陇海铁路路线图
民国十年(1921),经过多年的筹备,大浦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就绪,大浦港正式以胶海关海州分关名义对外开放。大浦成立了海关报关行、招商局,设立了电报局、警察局,办起了劳工学校。当时,大浦有铁路轨道5路,码头5座,杂货泊位4个,南小堰灯鼓码头有专运矿石码头,出口日本。进口货物除由铁路转运外,还由平车、汽车、木船运往新浦盐河,通过内河转往各地。大浦码头各大公司有大正、裕兴永、陇海、中兴、公益、大陆、福康、九大、自兴等,还有72家各类专业公司。
陇海线东段线路图
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这6年间是大浦港的鼎盛时期。民国《调查新浦镇各项商务报告》中指出,“自陇海铁路成立后,市面日益发达,此路长达10余里,刻下至大浦终止。所通之车以运货为大宗,陕甘之水烟、药材,河南之棉花、烟叶、红枣,均多数由陇海转运至大浦,然后由轮船分运上海、青岛、大连等处。”
大浦站
据《盐政实录》记载,1926 年自新公司、公益公司在大浦建坨,年销量达4392000担。比民国10-14年的平均销量提高了143%。又有福泰公司、聚兴公司、大陆公司在大浦建立,徐州、蚌埠、潼关的商人在此设立各种土产专运公司。大宗的花生、黄豆、豆饼、豆油、芝麻、粮食和“帮猪”在此装运转海路北上青岛、南下上海等地。1932 年春,大浦火车站设立港务处,专门负责大浦码头管理,使用及组织疏浚。大浦一时商业繁荣,人烟稠集。《盐政实录》记载,大浦固定住户曾达到千户,有饮食业20 户,百货、商店20 家。1930 年以后,由于蒋阎内战激烈,交通梗塞,陇海铁路西不能逾归德,津浦路北不能达济南。浦口至徐州间,火车又忙碌于军运,致使中兴煤矿(枣庄煤矿)日产的3000 吨煤已无法运销各地,只有经陇海铁路转输大浦港装船,出临洪口抵运上海,更促进了大浦港运输的繁荣。
大浦站场
至此,大浦港已成为苏北鲁南地区甚至在更加广阔区域内少有的集铁运、河运与海运于一体的综合型口岸,繁盛数十载,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大浦港因淤而废,港迁老窑(今连云港港)。
大浦河、大浦港,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虽然都是从无到有,从小而大,一个盛极而衰,犹如昙花一现;一个如凤凰涅槃,从小河流到污水河,再到水清岸绿,实现了华丽转身,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中小河流幸福河道建设示范工程名单,并成为连云港市盐河省级水利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连云港市水利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2.《连云港口岸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年出版;
3.《连云港地理与经济》,张传藻,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
4.《港口、城市关系的演进与连云港的对外开放》,古璇、古龙高,《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5期。
- 上一篇:明后期南通地区的城墙建设
- 下一篇:罗志:淮安古城中轴线,成就东南第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