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低调城市镇江,藏着10个江苏乃至全国“第一”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争雄竞先,是镇江的城市“基因”!在中国实业发展史上,镇江曾创造过耀眼的辉煌,做了很多筚路蓝缕的开山之作,涌现出不少“中国第一”“江苏第一”的企业和企业家!
为助力产业强市,小编狂翻历史,挖出了镇江人办实业的十个“第一”!从1949年前开始,镇江人就在实业界“开挂”了!
一、我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
二、我国第一架国产水上飞机
三、我国第一批飞机制造专业工程师和机械师
这“三个第一”是巴玉藻创造的。
巴玉藻 飞机
巴玉藻(1892-1929),字蕴华,又字问华,蒙古族,镇江人。他毕业于镇江八旗中学,后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清宣统三年(1911年),因成绩优异,被选调去英国纽卡斯尔阿母斯庄学院学习机械工程。民国四年(1915年),又赴美国留学,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航空工程,获硕士学位。后被美国通用等两家飞机厂分别聘为设计工程师、总工程师。民国六年(1917年)回国,在海军部福建马尾船政局内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主持飞机工程处工作。当时北洋政府仅允拨款5万元,但他团结有志之士,发奋图强,白手起家,终于自己设计并选用本国材料,于民国八年(1919年)造出我国第一架国产水上飞机——甲式一号双翼双桴教练机。他一生为我国制造了6种型式的14架飞机。并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去德国柏林参加万国飞机展览,以制造精湛、性能优良而获奖。他还兼任海军飞潜学校甲班少监,亲自授课,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飞机制造专业工程师和机械师,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四、江苏省第一家公用电厂大照电灯公司
这个江苏省第一家公用电厂,是当时镇江家喻户晓的人物、民族资本家郭礼征创办的。
大照电灯公司模型
郭礼征(1875-1953),安徽亳县人,名鸿诒,字礼征;清末秀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又就读于张謇创办的南京文正书院,深受张謇器重。他受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决意走创办实业的道路,先与友人在镇江创办了一小型肥皂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听到镇江英租界工部局有开设电厂之意,为“华商固权力计”,积极倡议由华人创办电灯公司,并得到张謇与常镇道郭道直支持,招得股银10万两。但实收不足3万两,经多方筹集资金,还将妻子韩氏陪嫁的金银首饰全部变卖。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成江苏省第一家公用电厂——大照电灯公司,他担任总经理,第二年10月正式发电。这是江苏省第一家公用电厂,也是全国民营电业的先驱。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取得清政府农工商部执照,被誉为开民营之先河。他惨淡经营30年,资金增加到商股38万余元,发电能力达到6720千瓦。他是镇江现代工业的开拓者。
五、“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上
“恒顺”香醋和酱获得金牌奖证书
这张沉甸甸的金牌奖证书,是恒顺的朱兆怀获得的。
朱兆怀(1801-?),字万隆,丹徒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镇江西门外开设“朱恒顺糟坊”酿造出闻名遐迩的百花酒;道光三十年(1850年),配制出香气扑鼻四溢的香醋,后恒顺进入酒醋同制时代。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堪称世界级的博览会——“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上,农工商部颁发给“恒顺”香醋和酱金牌奖证书;民国四年(1915年),百花酒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牌奖章。清朝光绪年间(1893-1911年),最兴旺的时期年产百花酒约210吨、醋110吨、酱220吨。正是这悠久的历史和厚实的基础,才有了今天“中华老字号”企业——恒顺醋业。
六、中国第一台电扇
七、中国第一台三相交流变压器和直流发电机
这“两个第一”是“中国的爱迪生”杨济川创造的。
杨济川(1881-1952),字济川,镇江人,著名民族工业家。民国三年(1914年),他与叶有才、袁宗耀共同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电扇,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创办华生电器制造厂。民国六年(1917年),又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台三相交流变压器和直流发电机。民国十三年(1924年)电风扇正式投产。当时经营奇异牌电风扇的美商慎昌洋行,先以50万美元收购华生招牌未成,又以削价来竞争,杨济川则宁可减产,一不降低产品质量,二不削价,以巩固华生信誉。同时另制狮牌电风扇,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用与奇异牌相等的价格。在与美商激烈竞争中,华生电扇不仅夺回市场,而且远销南洋、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后来,产品种类发展到变压器、发电机、配电盘及电灯厂所需全套配电设备。杨济川研制的产品质量可比洋货,但价格仅为洋货的一半。民国十一年(1922年),部分产品在上海总商会举办商品陈列所第一次展览上获得优等金质奖章。民国十三年(1924年),生产出1000余台华生牌电风扇,风靡海内外。参加民国十五年(1926年)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并荣获银奖,被称为“中国的爱迪生”。
民国十八年(1929年),华生电扇产量达万台,与华能开关、华德灯泡并称上海电器“三华”。对此,邹韬奋曾在《生活周刊》上发表题为《制造中国电风扇之杨济川君》表彰杨济川自励奋发的事迹。民国十九年(1930年),经国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杨济川获得电气工程师证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杨济川在南翔购地扩建工厂,承接铁道部各种火车用电机、电器,厂内建有大型电机试验室和20万伏高压试验台,并从国外引进部分精密仪器,成为当时国内电机业首屈一指的大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华生发展为股份有限公司,下设10 个分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年产电扇3万余台。
八、新中国成立前建造的唯一一艘民用机动钢质船舶
这个唯一是李锡纯创造的。
李锡纯(?-1950),字耆卿,祖籍丹徒。历任交通银行清河等分行行长、江苏省财政厅厅长等职。民国十二年(1923年),李锡纯等发起募捐白银约3万两,建造用于长江南北义渡的普济号钢质蒸汽机客轮。普济号总吨位188.07吨,净重78.83吨,总长31.39米,总宽6.41米,型深1.95米,载客416座,时速15.4公里。这是镇江造船史上第一艘,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建造的唯一一艘民用机动钢质船舶。
九、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
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旅行社是哪家?可能你知道;但创办这个旅行社的是谁?可能你不知道。这个旅行社就是中国旅行社,创办人是镇江人陈光甫。
陈光甫
陈光甫(1881-1976),字光甫,又名辉德,民国四年(1915年)他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从资本10万元发展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拥有资金500万元、公债金760万元、存款总额3亿余元,成为首屈一指的民办银行。鼎盛时期,本外地分支行有119处。他也是中国旅游事业的创始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创立了中国首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业务从最初的代买火车、轮船票到办理行李托运、接送旅客、开办宾馆,发展到国际联运业务,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旅行服务企业。曾在镇江东坞街长康钱庄内设立中国旅行社镇江分社。
十、长江下游各埠第一个机器榨油厂
大源油饼厂
创办第一个机器榨油厂的是于树深。
于树深(1883-1950),字小川,镇江人。清末就读于江阴南菁书院,后承袭其父于学源的遗产甡记钱庄,经营近30年。投资商业最著的有沅记糖栈,尤其是民国二年(1913年)5月,他与朱朗轩等创设的大源油饼厂,成为长江下游各埠第一个机器榨油厂。大源油饼厂具有一定规模,出口豆饼远销南洋、日本等地,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
看完这些“第一”,是不是感觉热血沸腾,忍不住想为镇江人疯狂打call?
争雄竞先、创新创业,这些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们一直烙刻在镇江人的DNA里,深入在镇江人的骨髓里、流淌在镇江人的血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