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芹:唱“活”淮海戏
在江苏宿迁,说到淮海戏,周雪芹是一个始终绕不开的名字。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淮海戏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周雪芹,目前任泗阳县淮海剧团团长。49岁的她,坚守舞台32年,深深诠释着什么是“爱戏如痴”。
周雪芹生于泗阳县爱园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的一台录音机便是她儿时的“启蒙老师”。
1990年,年仅17岁的周雪芹进入原淮阴戏剧学校学习,就此开启专业学习淮海戏之旅。在校四年期间,周雪芹刻苦练功,并有幸拜淮海戏著名表演艺术家杨秀英为师,跟着她长期学戏。
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杨秀英的很多弟子都放弃了淮海戏,在收周雪芹为徒之前,杨秀英要求她写一封保证书。保证书的内容,周雪芹至今记得:“保证专心跟师父学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离开淮海戏的舞台。”
后来,周雪芹和丈夫相识。“谈恋爱之前我就表明,作为我的另一半,一定要支持我唱淮海戏。”拜师时写下的承诺,周雪芹用一生践行。
1993年,周雪芹来到泗阳县淮海剧团。此时受大环境影响,戏曲演员生存艰难,只能演出歌舞节目。和许多师哥师姐一样,为了维持生计,周雪芹在剧团没有演出的时候就到外面摆摊。许多人在那时选择了改行,但即便再难,周雪芹始终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
2003年以后,随着政府对戏曲的重视,戏曲大环境逐渐变好。凭借着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敬业精神,经过岁月的不断磨砺,唱功越来越精湛的周雪芹开始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近年来,她参加了江苏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江苏戏剧奖·红梅奖”大赛,分别获表演奖、优秀表演奖、铜奖。并荣获“宿迁市金鼎文艺英才”“宿迁市乡土人才”“宿迁十佳乡贤”等荣誉称号。
行走在基层,牵挂在基层。连续当选宿迁市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周雪芹倍感肩上责任之重,她将自己的目光投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年来,她坚持带领剧团下基层,一年演出300余场,有送戏下乡、周末大舞台、淮海戏专场演出……进乡镇、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
现在,除了日常演出之外,周雪芹依然坚持每天练功。周雪芹说,作为一名淮海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将踏踏实实演好每一场戏,让更多的人了解淮海戏,为淮海戏的发展和传承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宿迁日报社
- 上一篇:从地方粮票到全国粮票 方寸之间记录时代变迁
- 下一篇:保护世界遗产 共享“园林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