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变迁,无锡那些运河桥上的历史印记
延绵曲折、浩浩荡荡,大运河蜿蜒3000多公里,从古至今滋养着无数人。运河是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的母亲河,生命河。这里因为有了运河,就成为傍水而生,因水而美的一个集镇。千百年来,这里的先民们聚居运河两岸,繁衍生息,开拓发展。
在惠山高新区(洛社镇)天授村的李金镛故居内,静静躺着一块刻有“皋桥”字样的桥石和两根石柱,粗粝的纹路似乎在诉说岁月的故事。这些物品被李金镛的曾侄孙李重九先生珍藏了几十年。
李金镛,洛社天授村戴李巷人,是实业家、清官和外交家。1883年,李金镛回乡探亲,发现原有的洛社大桥已毁,运河上仅有狭窄的木桥,过往行人拥挤不堪,常有落水事故发生。于是他将自己历年官俸积蓄和多次因功所受的巨额赏赐共计7万多两白银毅然捐出,独资修建洛社大桥。
相传造桥时工程浩大,光桥桩用的木头就放了几排,全桥用金山石砌成,于1886年完工。高约5米,宽4米多,石阶74级,且设有栏杆,桥洞宽约10米,造福京杭运河两岸百姓。
收藏的两根石柱便是当时洛社大桥的扶手,高约1米。作为李金镛的后代,李重九一直留存着这两根扶手,将之视作传家宝。摸着冰冷的石块,仿佛能感受祖先的温度。
后来,随着京杭大运河拓宽,桥梁经过多次拓宽改建,2010年—2012年,京杭大运河实施“四改三”工程,洛社大桥再次拆除新建,成为双跨(跨大运河、沪宁铁路)立交桥。李重九说道:“这两根扶手见证了洛社大桥的变迁,也见证了李金镛的善举。我希望李家后代能传承这份爱心,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同样被李重九收藏的还有来自皋桥的桥石,长2.8米。20世纪60年代前,皋桥是一座古石拱桥;20世纪60年代后,距皋桥不过百米处又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便是如今的高桥。皋桥是地处石塘湾与山北交界、跨越京杭大运河沿岸的老桥,是北面进入无锡的门户,属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三次战争。皋桥,这座曾经矗立在运河之上的历史见证,经历了风雨变迁,见证了一方水土上的人事代谢。
1971年,皋桥被拆除,整个桥的石构件都散乱难寻,这块刻有“皋桥”桥名的石块在河中被挖出。李重九得知此事后,费尽周折,终于将石块安置到了李金镛故居。如今石块躺在李金镛故居的庭院内,沐浴在阳光雨露中,诉说着往日的风雨变迁。
作者单位:惠山区洛社融媒体中心
- 上一篇:淮河复海通道规划及建设历程
- 下一篇:西汉楚王“地宫”这样开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