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苏韵乡情,解锁百味乡食密码——无锡篇
一席乡土佳肴,承载一方水土的美食文化和乡愁记忆,也深深吸引着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广大游客对乡村美食的追寻。2024年,我省开展了“苏韵乡情 百味乡食”推介活动,优选了238道饱含江苏韵味、独具家乡情结的“百味乡食”,为城乡居民到乡村品尝美食、追求康养、体验乡愁、乐活乡情、聚叙亲情等提供了服务指南。
无锡市(18个)
江阴市双泾螺蛳宴
——一口螺肉跃动齿间,是水乡风情凝萃的珍馐盛宴,是对传统饮食的深情礼赞。
在江阴,螺蛳是当地居民餐桌上的常客,每到螺蛳肥美的时节,家家户户烹制螺蛳,邻里相聚共享美味,形成独特的饮食习俗。双泾螺蛳个头大,螺壳薄脆、螺色青亮、螺肉鲜洁,每一颗螺蛳都新鲜肥美。当地厨师们施展精湛厨艺,以多种烹饪方式,将螺蛳的鲜美发挥到极致。麻辣螺蛳热辣过瘾,吮指留香;酱香螺蛳浓郁醇厚,风味独特。品尝时,轻轻一吸,鲜嫩的螺肉滑入口中,丰富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这不仅是一场美食之约,更是江阴人对家乡味道的坚守与传承。
宜兴市干焗宜兴百合
——让洁白百合在焗烤中邂逅焦香,清甜在馥郁中缱绻交融,软糯中藏着山野的清润和生活的暖香。
秋季栽培、春季发芽、初夏开花,宜兴百合生长于太湖“夜潮土”中,使用纯天然肥料,采取人工养护,品质上乘。砂锅焗百合是当地的特色菜品,百合焗制成熟后咸甜干香,香糯可口,虽保留了百合的一丝苦味,却细品回甘,让人难以忘却。
无锡市锡山区甘露青鱼宴
——悠悠时光里,甘露青鱼宴如同一首鲜美的水乡诗篇,以鲜嫩青鱼为韵脚,以多元烹饪作格律,在舌尖上吟唱出岁月沉淀的江南食味。
自古无鱼不成宴,鹅湖镇“甘露青鱼宴”更是远近闻名。“甘露青鱼”的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年前,当地渔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采用传统养殖方式,精心培育出这一独特的品种。他们遵循自然规律,用螺蛳、蚬子等天然水产品投喂青鱼,使得鱼肉肉质紧实、口感鲜香。逢年过节或重要场合,无锡人都会准备一桌丰富的青鱼宴来招待亲朋好友,青鱼丸子、糟香青鱼块、鱼头汤、青鱼尾、青鱼饼……这些菜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在无形中传递着吴文化中的饮食理念和审美追求。
无锡市惠山区汉三福蹄
——携着卤香四溢的醇厚,似岁月馈赠的温暖慰藉,酥软的口感在齿间轻舞,每一口都是对生活热忱的鲜活注脚。
蹄髈是江南地域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菜肴之一,因其形状丰满似元宝,色泽红润,口味香醇软糯老少皆宜,深受当地人喜爱。汉三福蹄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制作工艺,运用大铁锅,柴火灶,武火(猛火)烧,文火(小火)收,一锅蹄髈经过清水泡,钉锤敲,开水沸,凉水冲,香料爆,入锅烧,大概需5个小时方才出锅,其中每道工序都有独特的技术难度,成品出锅香气四溢,口齿留香,加上最独特的“锅气”味,给当地老百姓呈现了华夏传统美食的魅力。
无锡市滨湖区酱汁烤肉骨
——滋滋作响间,肉香与酱香交织弥漫,是炭火与酱汁谱就的热辣乐章。
酱汁烤肉骨,作为一道深具乡土情怀的佳肴,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食材的地道与烹饪技艺的传承。肉骨选用当地农户散养土猪,肉质紧实、风味独特。历经精心设计的卤制过程,充分渗透调料的精华,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又融入了新的创意与元素,让每一块骨头都浸满了浓郁的香气。细致的烤制工艺,将无锡偏甜的特色酱汁逐渐渗透到猪腿骨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与肉质完美融合,外皮烤得酥脆,内里肉质却依然鲜嫩多汁,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味觉享受。
还有13道“百味乡食”,等您来品尝!
江阴市顾山八大碗
江阴市红烧河豚鱼
宜兴市腌笃鲜
宜兴市一品全家福
宜兴市泉水养生鸡(火磊焐鸡)
宜兴市芳桥冷斩扶风羊肉
无锡市锡山区粱溪脆鳝
无锡市锡山区山联村神仙鸡
无锡市惠山区桃胶肘子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吊鸡露
无锡市惠山区桃胶蟹糊
无锡市滨湖区农家虎皮红烧肉
无锡市滨湖区红烧筒肠
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省农业宣传教育与文化体育中心 制
- 上一篇:探寻苏韵乡情,解锁百味乡食密码——南京篇
-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