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美食

探寻苏韵乡情,解锁百味乡食密码——扬州篇

2025-07-23    

一席乡土佳肴,承载一方水土的美食文化和乡愁记忆,也深深吸引着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广大游客对乡村美食的追寻。2024年,我省开展了“苏韵乡情 百味乡食”推介活动,优选了238道饱含江苏韵味、独具家乡情结的“百味乡食”,为城乡居民到乡村品尝美食、追求康养、体验乡愁、乐活乡情、聚叙亲情等提供了服务指南。


扬州市(20个)


宝应县子婴河羊糕汤

——千年古法凝脂成糕,羊汤醇厚暖透心扉,一碗满足食客味蕾。


IMG_259


作为淮扬菜系中的经典代表,羊糕汤选用宝应子婴河黑山羊,经宰杀、风干、熬煮、拆骨、制糕等十余道工艺精制而成,羊肉软烂成糕,汤色如琥珀,入口鲜香浓郁,暖身更暖心。这道菜的制作技艺被列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子婴河畔千年农耕智慧与舌尖乡情。


高邮市珠湖红豆鸡汤

——湖光潋滟融于汤,红豆绵密裹鸡香,半篙苇色摇舟影,一灶柴烟暖岁长。


IMG_262


珠湖红豆鸡汤以散养土鸡与红豆为基,慢火熬煮数小时而成,汤色金黄透亮,鸡肉酥烂脱骨,红豆粉糯清甜。制作过程遵循“原材为本,匠心为魂”的理念,不加繁复调料,仅以盐提鲜,将湖乡的质朴与滋补之味凝于一盅。


仪征市岔镇全鹅宴

——秘制卤水浸鹅香,一席尝尽千味芳,老鹅宴上承载仪征百年食俗。


IMG_265


岔镇老鹅选用湖滩散养两到五年的老鹅,肉质紧实鲜香,经猛火攻熟、文火焖烂,成就盐水鹅的咸香、红烧鹅的浓香、清炖老鹅汤的醇厚。全鹅宴分鹅头、鹅掌、鹅肝、鹅胗、鹅肠等十余道菜,既是滋补佳品,也是仪征饮食文化的活态传承,其全鹅的独特造型和精致口感,吸引四方食客纷纷而至。


江都区邵伯焖鱼

——三进油锅酥香溢,一勺卤汁锁鲜魂,凝聚匠人智慧,演绎舌尖传奇。


IMG_268


邵伯焖鱼选用本地养殖的鲜活“虎头鲨”,此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有韧性。烹饪时先将“虎头鲨”除去骨架切成片,逐片抹上菱粉蛋清糊后,放入七成热的油锅中,三进三出,再以姜丝略炸,放清水3勺,加白糖、酱油、盐等调料,烧沸后以湿淀粉勾芡成卤,淋上少许香醋和芝麻油,起锅倒入另一碗中,最后立即将卤汁浇在鱼肉上,只听“吱溜”一声,腾起云烟一缕,即可上桌食用。邵伯焖鱼不仅口感丰富,外酥内嫩,还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广陵区红焖拆骨猪头

——文火慢炖化胶质,巧拆玲珑烩珍馐,拨开浓汁赤酱,尽品江淮烟火温情。


IMG_271


红焖拆骨猪头传承南宋古法,选用黑猪头劈骨拆肉,以绍酒、秘制卤料包文火焖煮四小时,肉质酥烂,胶质丰盈,肥而不腻,实现了滋补与美味的完美平衡。该菜品摆盘时将猪头皮朝上码入盘中,淋琥珀色浓汁,缀翠绿色香芹,形如“金玉满堂”,寓意吉祥如意。


邗江区裔家牛肉

——鲜咸卤香在齿间苏醒,盛唐烟火烹制味蕾盛宴,舌尖上书写传承千年的活态非遗。


IMG_274


相传裔家牛肉源自唐朝房玄龄府宴秘方,选取高山散养的水牛牛肉为主材,配二十余味香料卤制,肉质红润,筋道弹牙,卤香浓郁,以“味透五香、食而不腻”闻名扬州。该菜品恪守古法,兼具历史传统和现代创新,成为跨越千年的饮食文化活化石。


还有14道“百味乡食”,等您来品尝!


IMG_275

宝应县宝应湖甲鱼汤


IMG_276

高邮市红扒鲢鱼头


IMG_277

高邮市咸菜烧羊肉


IMG_278

仪征市生态鱼头汤


IMG_279

仪征市庙山果木土灶老鹅


IMG_280

仪征市黑莓金酥茄


IMG_281

江都区樊川小肚


IMG_282

江都区嘶马拉豆腐


IMG_283

广陵区芙蓉三鲜烩桂鱼


IMG_284

广陵区红焖羊肉


IMG_285

广陵区红烧青鱼尾豆腐


IMG_286

邗江区豆腐圆子


IMG_287

邗江区农家老鹅煲


IMG_288

邗江区清水鱼圆


素材来源:厅乡村产业发展处

省农业宣传教育与文化体育中心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