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宋代江南民间的“潮玩手办”

2024-01-09    张剑 马彦如

与当下机器生产的玩偶相比,宋代十分风行的泥孩儿纯手工制作,论吸睛指数、人气指数,丝毫不亚于现代风靡的潮玩手办。

宋代泥孩儿,又名磨喝乐、摩睺罗。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两宋时期,每年的七夕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喜欢用“磨喝乐”供奉牛郎、织女,借此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

宋代镇江泥塑艺术品的制作和销售已颇具规模,主要产品为民俗活动中的吉祥物。1980年,在镇江城区骆驼岭地下,发现一处经火圮变成废墟的宋代泥塑商店遗迹,出土有陶瓶、杯、球、瓷碗、铜钱以及各式陶制人像。同时出土的还有5个基本完整的嬉戏捏像泥孩儿,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儿童天真活泼的气息,在我国宋代考古中尚属罕见。

 

捏塑群童全部为男娃,光头,着开襟薄衣,神态、造型、动作各异,活灵活现:一娃作被摔倒地之状,仰面,张开双手,两脚上蹬,却满不在乎,仍有不服之意;一娃趴在地上,双手一前一后,屁股撅起,双腿弯曲欲匍匐前进,表现出傲慢逞强的姿态;一娃双手抄袖而立,面无表情,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一娃冷静沉着地站着,左手攥拳,右手在下,貌似裁判;还有一个坐在地上,头歪向一边,手舞足蹈,像在发表演说。每个娃娃都独一无二,就像邻居家的熊孩儿,仿佛还留有匠人的温度,完全可媲美当下流行的潮玩手办。

5个泥孩儿肢体肌肉动感表达、透视比例关系准确,衣纹线条简练真实,神态形象逼真生动,技艺之精湛,手法之高超,令人叫绝。泥孩儿的背后下侧戳印有“吴郡包仁祖”“平江包仁祖”“平江孙荣”的楷书阴文标志,物勒工名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了作者的姓名,印证了泥孩儿的时代。吴郡是苏州的旧称,苏州泥人,素负盛名。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今行在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

记录宋代人文化生活的《东京梦华录》中追述汴梁风土情况:“七月七夕,(在今河南开封)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意思是当时一到七夕节那天,街市上就有许多“磨喝乐”售卖,可见在宋代“磨喝乐”的流行程度非同一般。

苏州包成祖及孙荣等匠师应是当时的名工,其作品从苏州运至镇江销售。从骆驼岭宋代泥塑店遗址中出土的一些陶瓶里残存的颜料,以及不少泥塑的素身或半彩的迹象分析,这里可能就是泥塑的后期加工作坊,也即是所谓典型的“前店后作”的商店模式。

镇江除了代销或加工苏州等地的泥塑商品之外,考古中还发现宋代本地制作的泥塑的模具及作品。比较典型的是在镇江市区解放路四牌楼段,经考古发掘的宋代的地层里,出有圆饼内凹状的“迷宫图”“牧童骑牛”等用来翻制儿童玩物的阴文泥质红陶模具。此外,大市口宋井壁龛里出土的井神像,更是大件泥塑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这些出土文物表明,宋时镇江的泥塑业生产、加工和销售都十分活跃,其表现题材已超越泥孩儿的范围,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

磨喝乐是梵语的音译,典出印度佛经中的神“摩睺罗迦”,为佛教“天龙八部”之一,在传入中国后演化为天真童子的形象。在民间礼俗中,泥孩儿具有“宜男”的寓意,因此,民间流行供奉“泥孩儿”求子的习俗。宋许棐《泥孩儿》诗中写道:“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少妇初尝酸,一玩一欢喜。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记载了少妇怀孕时,玩赏泥孩儿,希望生个像泥孩儿一样活泼可爱、相貌富贵的儿子的心情。

泥孩儿虽在宋代形成一定的制作规模,但因其原料是泥土,难以存世。镇江出土的捏塑群童在目前全国几处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中数量、质量、种类均处于前列,并且科学发掘于当时的作坊遗址,实属难能可贵,是一批反映镇江地区其时社会生产、生活情况的重要实物。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